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完成国际首例机器人辅助下脊柱侧凸微创矫形手术
近日,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骨科主任朱悦教授团队完成了国际首例机器人辅助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微创矫形手术。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是一种发生于青少年的原因不明的脊柱弯曲,当弯曲角度大于45°~50°时,常需手术矫形治疗。该例病人脊柱弯曲呈“S”型,主胸弯达60°,胸椎前凸达25°,按国际分型为Lenke2A-型。传统脊柱侧凸矫形手术切口长,需广泛剥离椎旁肌,创伤大,出血多,无法实现术后快速康复。此外,徒手置钉准确性差,安全性低。朱悦教授团队曾应用首创的机器人辅助下皮下经肌间置钉技术(RA-SIPST)成功完成了胸椎骨折及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但此例侧凸矫形需长节段固定融合(胸2节段-腰1节段),大大增加了应用该技术的难度。术前朱悦教授针对该病例精心设计了手术方案,手术采用胸背部正中三段小切口,RA-SIPST技术置钉,小切口内旋棒矫形,小关节植骨融合。手术完成后没有放置引流管,术后主胸弯矫正率达70%,前凸矫正,身高增加4厘米,术后第三天离床活动,该手术完全实现了精准、微创的侧凸矫形目的。
机器人的精准性为实现手术微创化创造了条件。骨科机器人辅助下脊柱侧凸的微创矫形治疗实现了术式的创新和技术的突破,一改传统手术需依靠充分显露解剖结构标识及术者经验完成置钉的操作。机器人辅助下的微创矫形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治疗开创了新方法,拓展和提高了骨科机器人辅助手术的应用领域。
图1.朱悦教授进行手术规划
图2.椎弓根钉置入规
图3.病人术前及术后脊柱全长DR正侧位片
信息来源:第一临床学院 编辑:党委宣传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完成国际首例机器人辅助下脊柱侧凸微创矫形手术
相关推荐
- 我校召开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成立大会
- 关于组织开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十四五”重大研发需求征集工作的通知
- 中国医科大学召开本科学生工作会议
- 公共卫生学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普宣传作品系列展(十七)
- 国际教育学院成功举办“校友面对面”系列活动之Let me talk about USMLE
- 关于组织参加“抗击疫情,众志成城,为中国加油!”全国校园抗击疫情主题公益歌曲MV征集活动的通知
- 关于2021年中国医科大学教学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拟表彰对象的公示
- 我校本科学生成功注册第一家自主创业公司
- 我校游泳馆浴室开始试营业
- 党委书记朱京海、副校长刘莹一行参加第四届中英地方领导人会议
- 校长闻德亮率队赴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调研交流
- “战胜卒中,再立人生”
-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届红医高峰论坛隆重举行
- 共青团中国医科大学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中国医科大学第十八次学生代表大会预备会议召开
- 《分级诊疗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课题专家论证会在我校召开
- 我校ESI排名现状及分析研讨会(第四场)在第二临床学院举行
- 拟增补推荐2020年辽宁省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集体和个人候选对象公示
- 关于开展2020度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推荐选拔工作的通知
- 学校召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
- 党委副书记、校长闻德亮应邀出席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科技创新发展论坛暨项目签约仪式
新闻公告
- 学校首日全面线上授课顺利开展 03-15
- 党委书记宫福清带队检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情况 03-15
- 扎实落实疫情防控工作 全力守护师生健康安全 03-15
- 抗疫安心 | 面对反复的疫情,心理中心与你相伴! 03-15
- 致中国医科大学全体同学的一封信 03-15
高考招生
- 中国医科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本专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本专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