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医科大学 > 新闻公告 >

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完成国际首例机器人辅助下脊柱侧凸微创矫形手术

2018-09-06 0 新闻公告 来源:中国医科大学新闻网

近日,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骨科主任朱悦教授团队完成了国际首例机器人辅助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微创矫形手术。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是一种发生于青少年的原因不明的脊柱弯曲,当弯曲角度大于45°~50°时,常需手术矫形治疗。该例病人脊柱弯曲呈“S”型,主胸弯达60°,胸椎前凸达25°,按国际分型为Lenke2A-型。传统脊柱侧凸矫形手术切口长,需广泛剥离椎旁肌,创伤大,出血多,无法实现术后快速康复。此外,徒手置钉准确性差,安全性低。朱悦教授团队曾应用首创的机器人辅助下皮下经肌间置钉技术(RA-SIPST)成功完成了胸椎骨折及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但此例侧凸矫形需长节段固定融合(胸2节段-腰1节段),大大增加了应用该技术的难度。术前朱悦教授针对该病例精心设计了手术方案,手术采用胸背部正中三段小切口,RA-SIPST技术置钉,小切口内旋棒矫形,小关节植骨融合。手术完成后没有放置引流管,术后主胸弯矫正率达70%,前凸矫正,身高增加4厘米,术后第三天离床活动,该手术完全实现了精准、微创的侧凸矫形目的。


机器人的精准性为实现手术微创化创造了条件。骨科机器人辅助下脊柱侧凸的微创矫形治疗实现了术式的创新和技术的突破,一改传统手术需依靠充分显露解剖结构标识及术者经验完成置钉的操作。机器人辅助下的微创矫形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治疗开创了新方法,拓展和提高了骨科机器人辅助手术的应用领域。

 

图1.朱悦教授进行手术规划

图2.椎弓根钉置入规

图3.病人术前及术后脊柱全长DR正侧位片

信息来源:第一临床学院    编辑:党委宣传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完成国际首例机器人辅助下脊柱侧凸微创矫形手术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