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医科大学 > 新闻公告 >

我校1975级(61期)校友返校

2018-06-06 0 新闻公告 来源:中国医科大学新闻网

6月2日,1975级(61期)校友时隔40年再次回到母校的怀抱。全体61期校友在我校科学艺术中心青年厅,举办了“中国医科大学1975级(61期)毕业四十周年校友纪念会”。党委书记朱京海、副校长王平、校友办公室主任马凤毛出席了此次会议,参会的还有原61期辅导员迟焕荣、刘国军、孙贵范及牟永和。





朱京海书记代表学校发言。他向校友们总结了中国医科大学的历史——播种在井冈山,诞生在瑞金城,锤炼在长征路,成长在延河畔,驰骋在东北疆场,腾飞在辽沈大地。朱京海书记说,讲历史,我们增强自信心;讲现实,我们增强紧迫感;讲未来,要我们增强上进心。过去一年来,我们也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在世界ESI排行榜、国内大学排行榜医院排行都有了大幅度的前进,是历年来前进速度最快的一年,也是历年来我们排名最好的一年。中国医科大学在党政领导班子的团结带领下正在阔步向前。


朱京海书记还向校友介绍了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八句话”战略 :一是提升完善沈北校区,与沈阳市政府一起共同建立沈阳医学城,二是启动建设和平校区,打造“中国沈阳东北健康城”,三是规划建设南湖智慧医疗街区,四是在大沈阳地区建设中国医科大学大健康的“四个基地”,即本溪中国医科大学产学研一体基地、浑南中国医科大学新技术应用与肿瘤诊治基地、沈北中国医科大学康复基地、棋盘山中国医科大学医养基地,五是省内实施强强联合,推动四校强强联合,校企强强联合,六是省外坚持“抢打携”三手硬,“抢”占北京高地,努力建成中国医科大学北京附属医院,形成北京校区;“打”开东南沿海改革开放窗口,积极建设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厦门医院;“携”手老少边族地区共同发展,七是国际上实施“Y”字形发展,吸收英美营养,吸收东亚营养,按照习主席指示的“一带一路”输出中国文化,八是内涵发展,实现“教研医产”一体化协同发展。学校未来的发展和建设还需要广大校友们的支持和关注,相信我们的未来会更好,希望校友们再次回到母校共庆我们的胜利。



原61期辅导员孙贵范代表发言。他表示对参加此次大会表示非常高兴,好像又回到了40年前在学校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的时光。感慨毕业40周年大家能再聚到十分不易,特别感谢校领导的莅临,感谢所有筹备组成员的付出,感谢同学们从四面八方归来,并希望61期的同学能够每年都举办聚会,时常保持联络。



纪念会由61期校友、沈阳市卫计委原局级巡视员刘喜成主持。



会议结束后,副校长王平,校友办公室主任马凤毛出席了在留园举办的捐赠揭幕仪式。随着红绸徐徐落下,刻有“博爱奉献、感恩母校”的景观石赫然出现在人们面前,石头高3.8米,宽2.4米,材质为湖北产五彩石。寓意61期全体同学团结一心,用实际行动为母校争光、为健康事业奋斗终生。


1975级(61期)校友参观了校史馆并在图书馆楼下合影。

信息来源:校友会    编辑:党委宣传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1975级(61期)校友返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