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第一医院多学科接力成功救治沙门氏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
近日,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辛世杰和张健教授团队,在麻醉科的密切配合下,冒着极高的风险,急诊进行腹主动脉瘤切除、Y型人工血管移植手术,全力奋战10小时,成功救治沙门氏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王先生。
王先生平安度过了高难度的手术关,但因为年龄大、基础疾病多、感染严重,术后出现了感染性休克、心绞痛、心功能不全、肾功能衰竭、截瘫等严重并发症,转入ICU继续治疗。在ICU的持续救治、精心护理下,王先生从昏迷中渐渐清醒,病情趋于稳定。然而,还没来得及高兴,王先生就不得不去面对双下肢截瘫、尿便障碍的严重后果。
手术1个半月后,患者转入康复科一病区进行治疗,刚开始康复训练的王先生精神萎靡、体质虚弱,双下肢基本不能活动,完全不能翻身、坐起。双下肢进行肌电图检查,结果提示为双侧腓总神经完全性损害、双侧胫神经完全性损害。并且,王先生因为刚经历了重大手术、重症感染,一直处于重度贫血、低蛋白血症等营养不良状态,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反复感冒、发热、泌尿系统感染,根本无法脱离抗感染药物。
康复科综合采取多种治疗措施,在全面增强患者体质的同时,积极治疗多种并发症,促进尿便功能、双下肢功能尽快恢复。在转入康复科后第21天,患者即恢复自主排尿,第23天即可独自坐轮椅活动,第27天停用所有抗生素,此后患者体质明显增强,各项指标恢复到正常范围内,未再出现感染表现。2个月后,王先生已能够独自站立,再次复查双下肢肌电图结果示:双侧腓总神经部分损害、双侧胫神经部分损害。
目前,经过了7个月的康复治疗,王先生已可以在助行器辅助下步行了。
“沙门氏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是临床上少见的危重病例,如果患者没有及时就诊并手术,随时可能猝死,全国也仅有几家大型医院可以开展此类手术。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在紧急关头表现出色,抢救了王先生的生命。之后,多个学科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最大限度地恢复了王先生的身体功能。康复科马跃文主任分析了造成多种功能障碍的原因以及总体康复的进程,充满信心地表示,患者继续坚持一段康复训练,恢复独立自由的行走、肌电图检查正常是完全可能的。
信息来源:第一临床学院 编辑:党委宣传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附属第一医院多学科接力成功救治沙门氏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
相关推荐
- 中国医科大学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议
- 校长闻德亮教授代表学校参加2016首届全国部委省共建高校改革与发展高峰论坛
- 一封来自临床二系学生的感谢信▏感谢您伴我成长
- 我校开展2019年机关青年干部培训
- 中村佑辅教授受聘为我校荣誉教授
- 校长闻德亮会见日本顺天堂大学小川秀興理事长
- 我校举办2017级(103期)“青春喜迎十九大·唱响红医主旋律”校歌、红歌大型合唱比赛
- 关于组织我校职工开展2020年沈阳“引博”工程资助人选申报工作的通知
- 习近平总书记贺信在中国医科大学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三)
- 马克思主义学院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理论 研讨系列(三)
- 副校长刘莹接见校友刘大为
- 我校成功获批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
- 深化实验教学改革,促进医学教育创新发展
- 学校召开“中国医科大学ESI提升报告会”
- 关于进一步规范使用学校标识的通知
- 我校工会喜获辽宁省总工会直属高校 工会工作创新创优成果
- 公安处、临床一系联合开展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 学校党委组织部举办2019年度党内统计年报培训会
- 我校聘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Alexej Verkhratsky教授为荣誉教授
- 中国医科大学举行庆祝建校90周年大会
新闻公告
- 学校首日全面线上授课顺利开展 03-15
- 党委书记宫福清带队检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情况 03-15
- 扎实落实疫情防控工作 全力守护师生健康安全 03-15
- 抗疫安心 | 面对反复的疫情,心理中心与你相伴! 03-15
- 致中国医科大学全体同学的一封信 03-15
高考招生
- 中国医科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本专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本专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