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医科大学 > 新闻公告 >

我校艾滋病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在国家卫生计生委重点科研基地“十二五”评估中结果为优秀

2017-12-11 0 新闻公告 来源:中国医科大学新闻网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了国家卫生计生委重点科研基地“十二五”评估结果。我校艾滋病免疫学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为优秀,免疫皮肤病学重点实验室、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小儿先天畸形重点实验、生殖健康与遗传医学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为良好。


依据委级重点实验室有关管理规定和评估规则,国家卫生计生委委托中华医学会对92家委级重点科研基地开展了“十二五”阶段评估工作。19家科研基地评估结果为优秀,65家科研基地评估结果为良好,5家科研基地评估结果为待整改,其他科研基地未通过评估。


国家卫生计生委将对相关管理规定进行重新修订,制订下阶段发展规划,并据此和评估整改情况开展委级重点科研基地的重新认定与新增建设工作。对评估结果为优秀的科研基地将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并探索给予相关经费支持。


小链接:

“十二五”期间,国家卫生计生委艾滋病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在我校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在疾病防治技术与策略等方面积极开展创新研究。承担了 “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10项课题,其重要研究成果包括:发现男男同性恋(男同)人群已成为我国大中城市HIV新发感染的主体,建议将其作为我国艾滋病防控的重点人群;发现男同人群献血比例高,男同人群新发感染率高,建议在我国血站开展核酸筛查以进一步保证临床用血安全,该结果已转化为相关国家政策,保障了我国的血液安全;在国际上发现了2个新型HIV重组株,获得国际统一命名,成为国际监测HIV传播的新靶标;构建了国际标准的假病毒中和抗体评价体系,已被美国、德国、南非等21家国外及7家国内科研机构应用,推动了全球广谱中和抗体和疫苗研发;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一组microRNA,早期预测HIV疾病进展的效力达94%,为判断HIV疾病预后、及早干预提供了创新标志物;发现我国HIV合并HBV、HCV三重感染者死亡率高、抗病毒治疗的病毒抑制率低,提出将肝炎治疗整合至艾滋病治疗和管理的新策略。在“Nature”、“Lancet Infect Dis”、“Clin Chem”、“J Biol Chem”、“J Virol”、“JAIDS”等国内外杂志发表艾滋病相关论文30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项,研究成果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


信息来源:第一临床学院   党委宣传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艾滋病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在国家卫生计生委重点科研基地“十二五”评估中结果为优秀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