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学院开展新一届红医班 本科学业导师遴选配备工作
为加强红医班学生早期科研能力、科研思维的培养,强化未来临床医学领军人才的基础科研能力,为红医班学生在博士阶段临床与基础双导师制的实行打下坚实的基础,按照《创新学院红医班本科阶段学业导师配备工作方案》要求,创新学院于2021年12月如期开展了2020级(106期)红医班学生本科学业导师遴选配备工作。
12月初,按照红医班本科阶段学业导师双选程序,创新学院面向校部地区各学院开展红医班本科学业导师自愿申报工作,共有65名符合条件研究生导师加入红医班本科学业导师团队。
12月14日,学院面向2020级(106期)红医班学生进行了本科学业导师配备工作方案宣讲。学院官网开设了导师风采栏目,学生可了解全部学业导师情况简介,并根据本人兴趣方向选择导师。
12月20日,创新学院举行红医班学生本科学业导师双选会。创新学院党总支书记张轶欧、学院相关老师及2020级(106期)红医班学生参加了双选会。
会上,张轶欧强调了早期进行科研培养的意义:一是为日后博士研究生阶段培养奠定基础,从而更高效、更深入地开展博士课题研究;二是提前了解、熟悉并掌握实验、科研相关制度、流程、方法及技术,锻炼学生的基本科研思维和科研技能,提高沟通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刻苦、坚韧的科研精神;三是促进课程理论教学与科研实践的有机结合,既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又大大提高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自主学习。他希望同学们在学业导师的指导下,亲近科研、了解科研、掌握科研,最终可以成就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在双选环节,同学们按照学业综合排名由高到低依次选择导师,整个过程秉承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平稳、有序进行,全体学生均完成了本科阶段学业导师选择流程。
截至12月24日,所有学生均已通过了所选导师的面试,双选工作顺利结束。
学院将持续跟进红医班学生及本科学业导师的反馈,及时调整相关工作方案,进一步完善《红医班本科阶段学业导师配备工作方案》,并出台《关于红医班本科阶段科研训练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政策,增强学生对本科阶段进行科研训练的重视程度,强化未来临床医学领军人才的基础科研能力。
信息来源:创新学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创新学院开展新一届红医班 本科学业导师遴选配备工作
相关推荐
- 我校ESI排名现状及分析研讨会(第五场)在沈阳军区总医院举行
- 我校在2016年全国高校(医学类)微课教学比赛中再创佳绩
-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红医人在行动(八十二)
- 我校举办“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暨第四期大学生骨干、团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
- 我校召开2016年寒假前中层干部会议
- 我校2017级(103期)学生开展早晨体育锻炼活动
- 我校举办第八届学位评定委员会聘任仪式并召开第一次会议
- 学校召开2020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
- 关于申报2021-2022年度瑞士互换奖学金项目的通知
- 中英联合学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之“学党史悟思想,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主题讲座
- 我校开展暑期新疆专线家访活动
- 关于辽宁省教育厅2021年度高等学校基本科研项目(面上项目)立项申报的通知
- 关于开展2020年第三批博士后入站考核及出站考核的通知
- 关于暖气系统上水试压的通知
- 国家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司司长许树强一行来我校附属第一医院调研高质量发展工作
- “精鼎”医药临床研发统计分析与实践技能培训班第一期圆满结束
- 创新学院成功举办红医讲堂系列之创新精神培养讲座
- 学校召开基础数据收集与分析系统建设论证会
- 第一临床学院被授予“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定点医疗机构”
- 我校图书馆举办阅读推广月系列活动
新闻公告
- 学校首日全面线上授课顺利开展 03-15
- 党委书记宫福清带队检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情况 03-15
- 扎实落实疫情防控工作 全力守护师生健康安全 03-15
- 抗疫安心 | 面对反复的疫情,心理中心与你相伴! 03-15
- 致中国医科大学全体同学的一封信 03-15
高考招生
- 中国医科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本专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本专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