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红医人在行动(五十)
附属第一医院篇:责任就是使命
——曹轶
我是曹轶,来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现为主管护师。在医院要组建援汉医疗队时,我在第一时间写了申请,并有幸随院里的医疗队来到了抗疫的第一线---武汉。
到达武汉的第二天我们就正式上岗了,足以可见此次任务是多么紧急,武汉的疫情是多么严重。作为第一班次的成员,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坐上了去往医院的大巴。这时应是早高峰的时段,曾经热闹喧嚣的武汉,街头却空无一人。看着这座被按了暂停键的城市,我的心中充满了感伤。到了医院,在电梯间,我看到了一张特殊的指示表,三楼—-北京一队,四楼—-黑龙江二队,五楼—-湘雅等等。看着这张表,我的内心瞬间无比激动。这就是我的大中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中国,还有什么是我们战胜不了的呢!
到了病区,护士长和主任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对我们表示万分感谢,而他们已经在工作岗位上连续奋斗了几十个小时。经过严密的穿戴准备后,我们终于踏入了这无烟的战场到达病区,看着那一位位躺在病榻上咳嗽不止、痛苦呻吟的患者,看着那一张张戴着口罩的脸庞,我的使命感悄然而生。我们护理组负责危重症的患者,现已护理了四名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三名需高流量吸氧的患者。对于这些重症患者,我们不仅要做好日常的生活护理,还要求我们用精湛的技术、万分的细心做好气道管理、皮肤护理等等,这也加大了我们感染的风险,但大家都没有退缩,只是在完成护理工作的同时做好自己的防护,完成自己的使命。
虽然患者们都孤独地躺在病床上身边无一亲人,但他们没有焦躁不安,只有对我们医务人员的信任和感激。一位中年患者知道我们来自辽宁后不住地说着“谢谢,谢谢……没有你们武汉就完了”;一位老年患者有着浓重的口音,想向我反映一个问题,复述了三遍,我只是简单地猜到可能是与血压有关,但他没有一点怨气,在我说要去帮他找一位当地的工作人员时,连忙说了谢谢;一位老阿姨病情较重,上着高流量呼吸治疗仪,在我和李护士长协助她排尿后,即使很虚弱也说了声谢谢!
这一声声谢谢,让我看到了努力的武汉、努力的中国和千万个努力的我们,我们必将战胜病魔,重启武汉的播放键!
附属盛京医院篇: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综合急诊主管护师白雪
白雪,女,满族,1987年出生,本科毕业。现任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综合急诊护士、主管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1年,于2月12日作为第一批援襄医疗队员火线驰援襄阳市中心医院疫情一线。
初到抗疫一线,白雪便能够迅速定位,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业务上严格要求自己,工作认真,态度严谨。岗前培训期间,由于表现突出,成绩优异,被选派为隔离防护指导教师,赴襄阳市保康县人民医院对第二批辽宁援襄医疗队员进行穿脱隔离衣指导,积极宣传隔离防护方法和措施,传播正能量。
抗疫工作中,白雪虚心学习,尽职尽责,扎实肯干,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无言奉献,勇于担当,得到患者和战友的一致好评。她不断吸取襄阳地区医护人员宝贵经验,提高自身抗疫防护意识,提高疫情期间重症护理工作能力,在同事有困难时发挥优秀品格主动上岗,多次帮助同事为输液困难的患者开展留置静脉针等相关护理工作。
工作期间,白雪一丝不苟,毫无懈怠,在发挥护理人员专业特长的同时注重患者的心理疏导,密切关心无陪护人员生活情况,关注患者饮食及生活习惯,为需要帮助的病人提供精细服务。虽然留襄期间的作息十分单调,但工作热情高涨,并且利用这份热情带动周围群众,帮助同事们梳理情绪,起到了带头作用。
工作后期,白雪坚守岗位,帮助整理病房及工作区,辅助整理清点物资,保障医疗及护理工作有条不紊进行。在整个援襄过程中,不畏艰难险阻,敢于并主动承担危险度高且病情复杂的护理工作,冒着感染风险为周身大范围创伤的患者换药,细致入微地为患者翻身叩背。白雪果断干练地处理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在保证医疗质量同时兼顾患者情绪,重视患者感受,视患者为亲人,力求精益求精,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附属第四医院篇:做一个优秀的“红医90后”
——车梦昕
车梦昕,女,1992年生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护士,2020年辽宁省新冠肺炎援鄂重症医疗队的队员。2013毕业后工作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车梦昕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以来,一直在护理岗位上默默地努力着,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2020年新冠病毒肆虐,奋斗的号角吹响,车梦昕第一时间报名支援,她说她有扎实的护理技术基础,没有家庭负担,比别人更适合参加这场战斗,请战去前线。2月2号接到医院立即集合出发支援武汉的通知后,她毅然奔赴战场。落地武汉,寂静的到达大厅及空旷的机场高速路,她知道这是职责所在。作为辽宁省重症医疗队的一员,支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她认真接受每场培训,抓住每一个细节,为了减少感染机会,在上岗前一晚,剪短了头发。
上岗后,她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与组里的队员默契合作,认真护理每一名重患。重症新冠病人病情恶化得很快。她能感受到病患的恐惧和焦虑。在武汉,她们的护理工作不但忙碌而且任务重,既是护士又是护工还是心理疏导者,给患者进行治疗,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以及卫生处置,为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她用心对待每一位患者,把他们当亲人。
2月6号,她值班当天收治的周爷爷,把她当成亲孙女一样看待。在给周爷爷做心电图连接导联的过程中,车梦昕告诉爷爷,她是辽宁过来支援的,来自辽宁医疗队。爷爷一听就特别激动地说,辽宁是他的第二故乡。爷爷说,他从18岁开始在辽宁丹东当兵,整整12年。有了这样深厚的情缘,她和周爷爷之间更多了一层亲人的感觉。之后每当她当班,处置完患者,忙完工作,她都会去陪爷爷聊聊天,给他鼓励,问他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没有。车梦昕把自己的牛奶、水果和家乡罐头拿给周爷爷吃,希望周爷爷能更快地好起来。爷爷也会给她讲当年辽宁当兵的事儿。爷爷告诉车梦昕,他1959年12月来到辽宁。1960年3月,爷爷所在的团参与修建丹东铁甲水库。爷爷所在的团先后参与辽河、通化的抗洪救灾,在丹东开垦1000亩水稻之后移交给当地政府。退伍后,2013年,周爷爷和战友再次回到东北,来了沈阳、丹东、哈尔滨等地。爷爷说对辽宁有特殊的情结,给女儿取名周丹,儿子取名叫周安。
2月28日,车梦昕像往常一样在值班的时候来看爷爷,给他带罐头。爷爷给她敬了军礼。当时她很感动,也很不好意思。3月18日,周爷爷顺利出院。车梦昕说:“六十多年前,周爷爷在辽宁丹东挥洒青春的汗水,参与各种建设,作出那么大的贡献。我们从辽宁来到武汉抗击疫情,能让我来护理照顾周爷爷,是我们‘90后’向老前辈的致敬!”
车梦昕深知,作为一名红医战士,要发扬红医精神,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经过这次考验,车梦昕时时告诫自己,在未来的工作中,更要时时刻刻要求自己,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去学习,思想不放松、实际行动不放松,为成为一名优秀的红医战士而不懈奋斗终身。
信息来源:党委宣传部、第一临床学院、第二临床学院、第四临床学院
编辑:党委宣传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红医人在行动(五十)
- 上一篇:宣传图片▏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系列六
- 下一篇:学校召开返校复学工作调度视频会议
相关推荐
- 沈阳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杨建军一行来校调研校园安全稳定工作
- 浓情二系,春意融融
- 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医学院马家驹教授受聘为我校客座教授
- 学校召开援疆工作座谈会
- CMUTV | 一周要闻
- 公共卫生学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普宣传作品系列展(八)
- 夏德昭教授百岁华诞眼科学术报告会成功举行
- 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童皮肤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盛京皮肤高峰论坛在我校第二临床学院召开
- 我校徐晓倩副教授的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 第二临床学院荣获“寻找最佳医疗实践—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全国医院擂台赛第三季”多项大奖
- 致全校教职员工的慰问信
- “魅力青春 健康随行”中国医科大学艾滋 病防治宣传演讲比赛完美收官
- 第二临床学院举办校园安全、法制教育讲座
- 机关党委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推进会
- 党委书记朱京海赴新疆看望慰问我校校友代表
- 我校实现学生宿舍wifi全覆盖
- 关于调整2021年元旦放假安排的通知
- 党委书记宫福清主持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议
-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红医人在行动(三十一)
- 学校继续开展“一人一树”春季植树工程
新闻公告
- 学校首日全面线上授课顺利开展 03-15
- 党委书记宫福清带队检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情况 03-15
- 扎实落实疫情防控工作 全力守护师生健康安全 03-15
- 抗疫安心 | 面对反复的疫情,心理中心与你相伴! 03-15
- 致中国医科大学全体同学的一封信 03-15
高考招生
- 中国医科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本专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本专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