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医科大学 > 新闻公告 >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红医人在行动(三十六)

2020-04-02 0 新闻公告 来源:中国医科大学新闻网

附属第一医院篇——铁汉柔情,援鄂医疗队里一名“男”丁格尔的心声

第三批支援武汉医疗队 韩帅

 

没有人会料到,21世纪20年代的第一个春天会以这样的方式到来,2月9日,我拿着没有姓名的登机牌,匆匆告别家人,踏上来往武汉的征程,至今已整整一个月。

 


不曾想过有朝一日自己会成为别人眼中的英雄,如果可以重来,多么希望这个如果会变成现实,我可以和久未见面,身体欠佳的爷爷奶奶在春节团聚;我可以亲眼见证儿子长出了4颗小牙,我可以陪着他度过人生的第一个生日,我可以牵着他的小手,教会他学习走路;我可以精心准备媳妇即将迎来她那永远3岁的生日;我可以……

 


多么希望我眼前正在发生的一切,都只不过是一场梦,梦醒时,我不再是别人眼中的英雄,只是一个孩子的父亲,一位妻子的丈夫,父母眼中永远长不大的孩子,爷爷奶奶心中永远的牵挂……

 

 

有人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是啊,正是那些不畏生死,迎难而上的逆行者,为我们踏平了前方未知的道路!


有人说:“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是啊,正是前辈们的努力付出,为孩子们照亮远方的灯塔,指引我们走向不远处的胜利!

 


有人说:“17年前的非典我不害怕,因为我还是个孩子,17年后我怕了,因为我有了一个孩子!”是啊,正是多了这份牵挂,更加坚定了我们早日战胜疫情的信心,荣归故里,亲人团聚。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武大的樱花已经盛开,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即将磐涅重生,属于中国人民真正的春天即将到来。那一刻,我们摘下口罩,露出久违的笑容,对身边的人道一声“你好”;那一刻,我们登上黄鹤楼,领略滚滚长江的浩瀚;那一刻,我们重回武汉,可以自豪的说出“这里是我曾经战斗过的地方”;那一刻,车水马龙,欣欣向荣……那一刻,就在不远的前方!任何困难都难不倒伟大的中国人民!

 

附属盛京医院篇——胜利!医院最后一批驰援湖北医疗队员凯旋

 

所有盛京兄弟姐妹日思夜盼的
医院第三批驰援湖北医疗队员
在今天圆满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回到沈阳、回到家乡、
回到亲人身旁……

 

 

 

 

从2月4日整装上阵奔赴前线
到今天作为辽宁省最后一批驰援医疗队员
光荣返程
已过去58个日日夜夜
这十名盛京勇士
以执着书写担当
用奉献践行誓言
为打赢疫情防控湖北保卫战
做出了重要贡献

 

 

 

下午,
盛京医院员工自发形成队伍,
来到青年大街路旁,
迎接我们的亲人……

 

 

这些坚守到最后一刻的盛京勇士
把汗水和专业留在了湖北大地
实现了盛京人为健康保驾护航的承诺
他们是同事,更是榜样
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面孔
以及他们对于回到家乡最朴实的期盼:

 

戢新平:回沈阳后,我想——每天美美的睡8小时,多做一些美梦。

 

吴岑:回沈阳后,我想——陪陪家人,陪陪孩子,弥补这两个月没能陪孩子成长的遗憾。

 

符加红:回沈阳后,我想——整理好心情,迎接新的挑战!

 

赵艳敏:回沈阳后,我想——和家人朋友好好聚聚,我带着大家的嘱托期待凯旋啦!我想说,我爱你,中国!

 

王海旭:回沈阳后,我想——跟家人好好团聚,多吃点父母做的饭菜,最近真的是有点想家了。

 

李岩:回沈阳后,我想——陪陪家人和孩子,继续正常的生活。

 

于志超:回沈阳后,我想——和家里人及我爱的人吃一顿正宗的东北菜,在不久的将来,看到沈城人民摘下口罩呼吸春天的空气。

 

李明东:回沈阳后,我想——回家和家里人吃一顿迟到的团圆饭。

 

张辉:回沈阳后,我想——见见父母、朋友,过平淡简单的生活,希望早日摘下口罩,自由呼吸!

 

张延鹏:回沈阳后,我想——回老家看看老人,吃一顿我妈做的饭,带我媳妇儿子摘下口罩出去散散心。

 

 

包括第三批这10名医疗队员在内的
205名驰援前线的盛京勇士
已经全部平安胜利归来。
看到这些许久未见却又愈加亲切的面庞,
全体盛京人终于能够放下
一直悬着的一颗心。
亲爱的兄弟姐妹
你们是我们的英雄!


 

信息来源:党委宣传部、第一临床学院、第二临床学院

编辑:党委宣传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红医人在行动(三十六)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