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长安大学 > 新闻公告 >

【停课不停学】战役情 会云端 空中织就教学网 —— 理学院在线教学工作纪实

2020-03-02 0 新闻公告 来源:长安大学新闻网

2020年的春天,春风送暖,草长莺飞。始于去年年末的新冠肺炎疫情虽得到有效控制,但目前仍处在防控的关键期。全校师生盼望的春季学期返校开学没能在和煦的春日如约而至。面对严峻的形势,理学院作为承担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公共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学大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服从学校统一领导安排,以将疫情对全校课堂教学的影响降到最低为己任,全院上下齐心,携手共建在线课程,用实际行动践行“延期不延教,停课不停学”。


统一思想,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决策部署


学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严格落实陕西省和学校相关文件及通知精神。院长宋学力、书记闫永刚和分管教学副院长商泽进等在接到学校通知安排后,认真研读文件,明确建设任务,强调工作重点,强化工作纪律,落实主体责任。学院领导班子针对学院线上建设课程门次多、建设任务重、牵涉学生范围广等特点,精心谋划,周密部署,分别制定了《理学院关于配合学校开展2020年春季学期本科教学工作实施方案》和《理学院关于配合学校开展2020年春季学期研究生教学工作实施方案》。


学院主管教学领导点对点联系系室主任及公共课程负责人,层层分解任务、明确职责、落实责任主体。学院还召开全院干部专题视频工作会,院长宋学力要求全院各级负责人要勇于担当、提前谋划、亲力亲为,做好督促、检查和落实工作;学院办公室工作人员要全员在线、提高效率、上传下达,为学院师生主动做好服务工作;任课教师保证线上在岗,积极承担课程建设任务,不埋怨、不懈怠;全院上下齐心协力,积极做好延期开学期间在线教学的各项工作,采取多种方式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全院教学工作的影响。


骨干引领团队合作充分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春季学期学院开设各类本科生课程总计69门,其中面向全校本科生的大面积公共基础课18门,开课门次达635门次,开设研究生课程20门,开课46门次。针对课程的不同性质和线上课程教学特点,各系分门别类成立公共课和专业课线上教学团队,迅速展开在线教学研讨,明确团队成员分工。学院各服务部门积极行动,各司其职。全院各基础组织联动,全力推进在线教学准备工作。


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材料力学教学团队在系室主任高宁、任丽梅、石晶带领下,克服教学内容多、开课班级多、教师队伍年龄偏大等困难,一方面安排教师加班加点录制课程视频,为学生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另一方面组织团队青年教师熟悉校外公共课程平台及校内在线平台的功能,进行团队建课,采用以新带老形式培训团队教师,使团队成员迅速掌握线上教学基本技能。


工程图学系教师少,课程门类多。考虑到时间紧,任务重,系党支部书记张建华勇挑重担,成立了以年轻党员教师为主担纲负责人的五个自助录课突击小组。全系教师按所带课程分入对应课程团队,克服疫情期间的种种不便,处理好家庭与居家工作的矛盾,他们常常在白天嘈杂时改PPT,晚上夜深人静时录视频。一个视频,多次反复,互相借鉴,全面保证课程录制的高质量及高水准。


化学系所开课程网上MOOC资源多,为了确保给学生提供优质的网络课程,系主任王康带领年轻教师崔林、王莹等仔细对比了学堂在线,爱课程,智慧树等公开教学平台上相应课程的优缺点以及平台的运行状况,制定了基于校外平台优质课程资源的SPOC教学方案。考虑到学生在家的学习质量,为了防止网络拥堵,他们还建立了授课微信群、QQ群,扫描上传课本,以及之前随堂上课录好的教学视频,以备学生不时之需。


理论力学课程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在先期建设中,积累了相对丰富的线上教学资源,但课程团队并没有因此懈怠。教学名师尹冠生教授尽管这学期并不承担理论力学课程的教学任务,但是他心系学生、心系教学,主动担当团队负责人,组织团队成员以“教师上好课、学生学好课”为出发点,讨论并确定理论力学线上教学的具体方案。从授课内容,课堂师生在线互动到课后线上答疑,作业规范批改等方面全盘统筹,细致考量线上教学运行如何保障教学质量。尹教授还特别要求,每位教师一定要告诫学生,延期开学期间,学生要在家中上网签到学习,千万不要因为网速慢或线上教学中的其它问题走出家门向他人求助,造成不必要的疫情感染。学生线上学习中遇到在家里解决不了的问题,待返校后,任课教师应主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大学物理课程是全院率先在校外公共课程平台上线的基础课程。大学物理教学团队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一导两课三平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团队整体具有较好的线上教学经验,面对此次全面线上教学的新挑战,团队负责人徐春龙教授迅速响应,组织团队分析了实施全面在线教学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教学质量保障中的漏洞和弱点,对已有的在线课程采用“查短板、补漏洞、重适用、强质量”的工作思路,全面完善线上课程的资源建设,备齐各种应急预案,提出“查、改、补、练”的四步工作法,夯实在线教学基础,全力保障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传承知识和正能量的彩虹桥,建设空中“云课堂”。


学院教务办主动作为,不等不靠,向上积极联络教务处,接受任务、及时反馈上报各类信息;向下主动服务各教学团队,解决教师们开展工作中的疑难困惑;对外主动联络各学院,收集各年级、各专业班级联络人信息;对内架起任课教师与上课学生沟通连接的桥梁。


爱岗敬业守本分保证质量在路上


“脚踏实地站好讲台,认认真真上好每一节课,不辜负学生期待眼神”一直是理学院广大一线教师最朴实的职业初心。面对新的“云端”教学平台,如何履职尽责,做好本分,理学院教师正在用一颗热爱教学的真心不断探索践行。


“资深”(平均年龄52岁)高数教学团队秉持“有信念、负责任、肯奋斗、愿奉献”的团队精神,齐心协力在短短二十多天时间内,完成高等数学(二)在智慧树平台的上线工作,占团队七成的“资深”教师在年轻教师的帮助下,克服重重困难,掌握了“高科技”,只为24日清晨在云端向同学们发出新学期的第一声问候“迎着朝霞踩过露水咱们都来上高数吧”。第一天面对新的教学阵地,教师们格外紧张。早早坐在电脑前,面对各种聊天群、直播软件严阵以待,如临大考。直到学生反馈“视频播放流畅”,大家才舒了一口气。接下来,近30名教师组成的高数团队,将以“一个必须(上课时间必须上线)、两个平台(智慧树、QQ群)、三个伙伴(一个青年教师辅助三个老教师)”的形式,不断学习掌握云端教学新技能,把好在线教学质量关。


部分高等数学任课教师(迄今已有三位教师光荣退休)摄于2018年春


“吃螃蟹”的大学物理教学团队可以说是第一支敢于面向全校3000余名学生推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创新教学团队。结合上学期成功的教学实践经验,团队成立了“在线课程维护与支持小组”,编制了《大学物理类课程教学指南》(教师版、学生版),对已在线的课程进行梳理,制定了大学物理类课程MOOC+辅助在线答疑的全云端教学模式,对线上教学服务和管理进行了讨论,要求教师做到“两快、两全”,即:值班中要达到对学生的问题课内时间回复快,课外疑问响应快。解决疑难和问题要达到课程内的疑难全面解决,课程外的困难全力帮助。


大学物理教学团队


学生们的知心姐姐——工程力学系青年教师王慧考虑到学生自学录播视频时可能对概念理解不透彻,在学生自学完成后,她采用QQ屏幕分享+雨课堂的方案对难点和疑点进行直播授课,讲授过程中不断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课后,根据QQ群学生反馈的集中问题,综合考虑录播/直播方案给学生答疑。答疑预备课件整理后也同步发送至雨课堂,方便学生回看。王慧老师通过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需,重新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案,以期最大限度地实现线上教学和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等效。


王慧老师的多平台组合教学方案


物理系青年教师王凤龙担任“在线课程维护与支持小组”组长,编写《大学物理类课程教学指南(学生)》和《关于网课如何添加学生的说明》,同时录制多个操作示范视频,帮助学生和教师熟悉教学环节。自开课以来,他及时处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全力做好线上教学服务。在线上教学过程中,王凤龙发现学生提问较少,考虑到可能存在部分学生签到不学习现象,他及时发布“手画加速度”等话题,以此引发学生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王凤龙老师的线上课堂


力学系陈丽老师考虑微课特有的性质,结合现在的教学趋势,要求学生通过网站提前观看微课视频,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在上课时间她则会通过腾讯会议等直播软件进行直播教学,进一步补充拓宽知识点,强化知识点的应用,让学生更扎实地掌握知识。两次课后,学生反馈:这种形式非常好,有了直播讲解,比自己学的效率高很多。


陈丽老师的直播课堂


刚从剑桥访学归来的化学系青年教师崔林则将这次特殊的教学视为教法创新、学法改革的一次机遇和挑战。作为《普通化学》课程的负责人,他仔细分析了课程的教学要求,逐一尝试、筛选教学平台。最终决定基于中国大学MOOC网太原理工大学的《普通化学》国家精品课程开展SPOC教学。学生通过平台自学后,他通过QQ群及时开展辅导答疑,利用语音、视频、远程桌面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他相信只要和学生“上下同欲、风雨同舟”,就一定能战胜眼前的困难,取得这次线上教学的成功。


崔林老师授课中


工程图学系的王继龙老师考虑到制图课程的特殊性,担心学生只观看PPT录屏制作的视频讲解,无法学懂学透,在准备好完整的录播教学方案后,他毅然决定正常上课时间,通过钉钉直播平台在教室用板书形式现场直播。课后学生反响非常好,给王老师留言:“在不耗费老师流量的前提下希望能够继续直播。”受到鼓舞的王老师,在渭水空旷的大教室里自豪地说:“小小的屏幕后面,有103位热切等待的同学,一个人的课堂,孤单但不寂寞。”


一个人的课堂


面对因疫情而起的全线“云课堂”,理学院的教师们秉持着“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职业操守,在守好教师本分的同时,本着“教无常法、教无定法”的原则,不断尝试各种教学方式,以期摸索出提升云教学质量的通途。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提升在线教学质量,理学院教师们正在路上。


(审稿:闫永刚  网络编辑:韩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停课不停学】战役情 会云端 空中织就教学网 —— 理学院在线教学工作纪实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