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长安大学 > 新闻公告 >

马克思主义学院线上教学典型案例:融入抗疫鲜活案例,提升课程“三性一力”

2022-01-01 0 新闻公告 来源:长安大学新闻网

本轮疫情突如其来,又近在身边,长安大学成为此次疫情防控的重点单位,自14日封校以来,校园严格实行分区封闭化管理,抗疫也成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批学工队伍、机关干部、教师和学生志愿者们积极投身到抗疫一线,师生们拧成一股劲,共同抗击新冠疫情。我院教学工作也按照学校要求及时调整为线上教学,老师们克服各自困难,在积极抗疫的同时,保证了教学工作不断线、教学质量不下滑。在线上教学期间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线上教学典型案例,“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就是其中一门。这门课程是本学期面向全校大一新生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线上教学期间老师们“就地取材”,结合抗疫,提升课程的实效性。


利用身边抗疫典型事迹增强思政课的“三性一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不断守正创新,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疫情线上教学期间更要保障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在本轮疫情发生以来,长安大学涌现出一批批抗疫的先进人物,校园里不论白天还是黑夜,志愿者都在忙碌奔波,为抗击疫情默默贡献。老师们把身边这些抗疫的典型事迹及时融入到教学中,用同学们熟悉的身边故事讲述着“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用志愿者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让同学们感受到时代青年正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课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畅谈此次疫情中的感受和体会,感受伟大的抗疫精神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学生爱党、爱国、爱校之情。



鼓励和肯定学生的志愿服务,落实落细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


思政课实效性重在将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学效果最终应体现和落实在同学们知行合一的实践中。本门课程实践教学计划安排有同学们的修身实践活动,老师们针对此次疫情及时调整实践教学方案,积极鼓励同学们参加抗疫志愿服务,将学生志愿服务纳入实践教学活动,在考核中给予肯定。同时在实践教学活动的分享交流环节中增加抗疫活动主题,邀请志愿者分享志愿经历和感想。志愿者同学积极报名分享,踊跃发言,其他同学也纷纷表达了对这些志愿者同学的敬意和感谢。



发挥“思政力量”,助力“长大抗疫”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于入校不久的大一新生而言是一次更大的挑战。我们教师借助线上教学机会,结合课程内容,弘扬抗疫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肯定志愿服;宣传科学抗疫、依法抗疫;通过师生互动给制动或隔离的同学们进行心理疏导,为他们加油打气,充分发挥思政课思想引领的力量,助力长大抗疫。



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结合当前的疫情防控和思政课教学,从各门课程特点出发,将抗疫的实践案例融入课堂,向广大青年学子讲好抗疫这堂“大思政课”,提升课程“三性一力”。



(审稿:郭云珠 网络编辑:黄天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马克思主义学院线上教学典型案例:融入抗疫鲜活案例,提升课程“三性一力”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