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赴长三角“寻济长大 渭梦启杭”实践活动圆满完成
建设交通强国,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先行领域,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十九大以来,国家对交通强国战略的重视程度持续加深,创新发展步伐持续加快。今年恰逢长安大学建校七十周年及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为加深长大学子对母校的归属感和对交通强国战略的理解,挖掘这一战略背景下的党员力量,7月11日至18日,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寻济长大·渭梦启杭”暑期社会实践队赴长三角开展“坚定‘强国有我’信念,探寻优秀校友足迹,寻觅交通强国中的‘红色力量’”主题实践,献礼七秩长大和建党百年。
挥斥方遒间,定千里江山路
7月13日,实践队抵达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拜访建管处一级调研员、原省公路运输与管理中心中心工程处处长、党支部书记厉文齐、公路处四级调研员朱文荣等长大优秀校友。随后,实践队员与诸位校友展开访谈,就对“弘毅明德”精神的理解、对交通强国战略的认识、科技与传统路桥行业的关系、交通强国建设中的红色力量等多个主题深入探讨交流。
访谈中,诸位校友重点强调,所谓交通强国,交通是手段,强国才是目的。一条路修成的意义,在于能否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是否满足老百姓出行的需求。如果脱离群众,一切将会成为无根之基。这对实践队员触动颇深。
随后,实践队员在朱文荣校友的带领下,重点参观了运输厅内党史教育展厅,介绍了运输厅整体的布局和工作模式。在谈及交通行业中党员精神的传承时,朱文荣校友详细分享了“最多跑一趟”的浙江交通精神,强调了党员的奉献精神和敬业乐业精神,要深入贯彻党“为人民服务”宗旨,叮嘱实践队员作为党员必须要有党员的担当。
实践队在浙江省交通厅对厉文齐先生及朱文荣先生进行访谈
国之大器长虹卧波,运筹帷幄妙决三分
7月14日上午,实践队抵达杭州湾跨海大桥。茫茫水面,海天一色,长横卧波,北起嘉兴,南至宁波。实践队登上海天一洲观景台,俯瞰大桥,惊为天作,长桥不见尽头,索塔直入云霄。实践队学习了解到,施工期间,时任浙江省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先后六次来到施工现场考察,对这项世纪工程给予了高度重视。大桥耗资138亿,历时5年竣工,纵然过程艰难,却无法阻挡我国交通人们劈波斩浪的决心与毅力。
下午,实践队抵达杭州湾跨海大桥监控指挥中心。在指挥中心徐老师陪同参观和开展座谈的过程中,实践队深入了解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设计理念、创新技术、党员力量、管理模式、单位文化等方面。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指挥管理中心以划分三区域形式最大程度保证了大桥交通平稳运作,位于全国乃至全球领先水准。
大国重器的背后,是工匠精神的传承和红色力量的涌现,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通车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正因如此,才赋予了此桥“一桥带动一城发展”的重要意义。
实践队在杭州湾大桥指挥中心会议室对徐锦君老师进行访谈活动
钱塘江畔,忆往昔峥嵘岁月
7月15日,实践队抵达钱塘江大桥。实践队登上六和塔,俯瞰大桥全景,此桥作为中国现代化桥梁的鼻祖,始建于一段峥嵘岁月。
随后,实践队参观钱塘江大桥纪念馆,了解了茅以升先生的生平、大桥的建成历史、大桥建设的施工技术及设备等。在展馆内,实践队还遇到了上海铁路局的学习团队,两支团队交流了各自对钱塘江大桥建设历史的感想,最后合影留念。
“斗地风云突变色,炸桥挥泪断通途,五行缺火真来火,不复原桥不丈夫”。这段可歌可泣的大桥史,让实践队成员认识到,身为桥梁人,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本领,还要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要以天下为己任,为国家谋发展、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实践队在钱塘江大桥桥史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
化科技为翼,促交通腾飞
7月16日,实践队抵达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在刘胜乾老师和周老师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先后前往同济大学校史馆、同济大学博物馆、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同济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风洞实验室和抗震实验室进行参观学习。
在参观过程中,实践队不断寻觅着往昔土木交通行业前辈们的足迹,同时,也不停感受着国家先进科研器具带来的震撼与冲击。唯有历史与当下交融,方可续写中国土木行业不断前进的华丽篇章。
图为实践队参观同济大学抗震实验室
7月17日,实践队抵达同济大学嘉定校区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在实验室张老师和长大校友的引导下,团队成员分别参观了交通安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道路铺面加速加载试验系统、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实验室、全真高铁驾驶舱等设施。初步了解了目前交通领域最先进的科研技术,此举有助于激发实践队员科研兴趣、坚定大家积极投身于交通行业建设的信念。
随后,实践队有幸邀请到了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胡玥老师,长安大学14级毕业生、现同济大学博士四年级王淑丽学姐,长安大学16级毕业生、现同济大学博士一年级冯勇学长分别展开座谈。
胡老师以运输行业先辈的视角,分析了交通行业的前景与现状,解释了她对交通强国战略理解,表达了对共产党人在建设交通强国的征程中不怕吃苦、不怕困难的艰苦奋斗精神的敬佩。最后,老师表达了对新一代交通人的祝福与寄语:希望交通人能够继续砥砺奋进,努力踏实,夯实基础,坚持实干精神,可以团结一切力量努力为交通强国事业而奋斗,传承优秀共产党人的无私、不悔、勇敢和执着信仰,在交通强国建设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两位学长学姐分享了他们与母校难忘的记忆,对母校时刻充满感恩之情。随后,学长学姐从研究生的角度剖析了当代研究生该如何将科研课题与交通强国建设战略紧密结合在一起,并在最后与实践队分享了一些升学过程中的经验。
实践队对优秀校友进行访谈
除此之外,实践队员在同济校园中有幸偶遇前来参与学术论坛的98级长安大学优秀校友,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的王晓飞副教授一行。双方团队展开亲切交流。据介绍,王老师一行人均毕业于长安大学公路学院,他们对于母校致以最真挚的祝福和感激。
科技作为兴国强国第一发展力,在当今交通行业的建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高校作为科研的主力军,必须大力提高科研水平,教研相结合。紧跟时代,将先进科学水平作为臂膀,就好似如虎添翼,助力交通强国建设战略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红色力量跨越百年,追根溯源不忘初心
7月18日,实践队先后抵达中共一大会址、渔阳里共青团旧址、五卅运动纪念碑、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外白渡桥等地,寻迹红色记忆,感受红色力量。
队员们通过在中国共产党、中国共青团发源地、革命烈士纪念场所的学习,深刻体会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为党和国家做出的贡献,不断强化着初心使命,坚定强国有我信念。红色精神融入血脉,红色使命了然于心,历经沧桑的历史遗迹,悄然诉说着那些峥嵘岁月,而这背后,是血与泪的交融,更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实践队在中国共青团纪念馆学习合影留念
七十载栉风沐雨,七十载春华秋实。桃李满园,七秩长大。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奋斗气壮山河。星火燎原,百年我党!
弘毅明德不忘初心,时刻为民牢记使命。
强国之途,交通先行,纵道阻且长,我等亦披荆斩棘,无所畏惧。
至此,本次长安大学赴长三角“寻济长大·渭梦启杭”暑期社会实践,圆满成功!
(审稿:贺志豪 网络编辑:韩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长安大学赴长三角“寻济长大 渭梦启杭”实践活动圆满完成
相关推荐
- 长安都柏林国际交通学院召开2022届毕业生职业发展规划工作推进会
- 长安大学“重走红军在陕路 奋斗百年新征程”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 “民族团结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举办
- 水环学院召开全体教职工党史学习教育暨治院能力提升大会
- “七一”前夕学校组织开展走访慰问老党员、老干部活动
- 长安大学长大隧道建设与运营管理关键技术论坛召开
- 校庆系列讲座(46讲)暨“虹”学讲堂(276讲)举行 俄罗斯自然资源科学院院士关凤峻作报告
- 我校与法国拉罗谢尔高等商学院签署校际合作协议
-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阳来我校智慧油气田研究院访问指导工作
- 我校7人入选2020年省高校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
- “理论·视野·方法:西北革命根据地与陕甘宁边区研究”学术讨论会在我校召开
- 省政府学位委员会秘书长袁宁一行来校调研指导工作
- 长安大学教育基金会“汤中立基金”项目启动仪式召开
- 不畏风雪,青春出列 ——信息工程学院2021级本科生抗疫纪实
- 汽车学院赴榆林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地研学暨师德教育活动
- 陈峰书记参加党办党支部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组织生活会
- 理学院举办“本科生专业教育引导计划”系列讲座第15讲
- 继续教育学院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调研
- “虹”学讲堂举办第206讲 台湾世新大学邱志淳教授作报告
- 我校国际学生在西安市“悦西安?阅中国”讲中国故事演讲比赛中获佳绩
新闻公告
- 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坊(第六期)举行 03-14
- 九三学社长安大学委员会获得多项表彰 03-14
- 我校2022年第一次实验室工作例会召开 03-11
- 学校召开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安排部署会议 03-11
- 我校召开第四届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03-10
- 国际教育学院与湖南传媒召开交流座谈会 03-10
高考招生
- 长安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长安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长安大学招生章程(2015年) 08-05
- 长安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长安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长安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长安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长安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长安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长安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