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赴陕西商南“助力乡村·情连长安”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为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贡献青春力量,长安大学赴陕西商南“助力乡村·情连长安”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张吉宁、孔令超的带领下,前往陕西省商南县,围绕“助力乡村振兴”开展“助力乡村·情连长安”主题暑期社会实践。
青山绿水育百姓,奇果塘鱼助振兴
实践队前往公路学院党建结对帮扶的商南县赵川镇文化坪村。文化坪村地处商南县境南部,自然条件优渥、风景秀丽,山林之中蕴藏着丰富而宝贵的自然资源。自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很多贫困山区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成功脱贫致富,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坪村村民也在长久经营中总结出因地制宜的乡村振兴之路。
村委会副主任余发升为实践队员讲解八月果的种植情况
青山奇果富百姓。文化坪村借助优渥的自然环境,充分利用有限的平原耕地进行了八月果的产业化种植。文化坪村在长安大学的帮助下与多方取得联系合作,建立了八月果种植基地与冷水鱼养殖基地。自建成以来,村内种植水平逐渐升高,年产量逐渐升高,今年预计产量达3000斤较2020年提升约10%。文化坪村八月果种植基地与相关企业达成合作,销路问题得以解决。但由于八月果具有熟后开裂、不易储存的特性,需要冷库储存和冷链运输才能打开销路,而目前村内冷库仍在建设之中,储存成为八月果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相信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实施,基地的冷库建设能够尽快完工,为八月果产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后备保障。
绿水塘鱼助振兴。文化坪村冷水鱼养殖基地占地约9亩,养殖有鲤鱼、鲶鱼、草鱼等常见鱼种,也饲养了丹江、汉江特产的黄骨鱼等珍贵鱼种。2020年后,汉江及所有支流流域禁渔,沿河地区居民日常水产需求完全依赖人工养殖,这为文化坪村冷水鱼养殖基地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经了解,村内鱼塘最初打算养殖中华鲟,但由于中华鲟对生长环境要求较为严苛,文化坪村鱼塘难以满足要求,经村委会讨论,决定以黄骨鱼为主要养殖鱼种,再逐步引进新品种,逐步增加经济效益。
走访慰问空巢老人,真情关爱温暖人心
实践队首先在村委会向村委会副主任余发升了解村中目前的情况。之后实践队员们参观了村中的便民服务中心,现在,村民日常生活中需要办理的业务都在这里集中办理。现在村民不再需要往返村镇,足不出户就可以走完整个流程。针对部分行动不便的群众,工作人员还会上门服务,切实解决村民最关心、最直接的困难诉求,努力做到“便民、利民、亲民、爱民”,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事,提高优质、高效、便民的公共服务。
实践队员向村委会副主任余发升了解村中情况
实践队队员探访了村内几户空巢老人,并带去米面粮油等慰问品。余爷爷告诉大家:“现在国家的政策很好、补助很大,我们在村里生活得很舒心。政府还特地安装了自来水,而且也不收钱,日子一天天的越来越好。”从朴实的话语中,感受到了近年来村里的巨大变化,这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更离不开每一位基层干部的默默奉献。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驻村干部的努力下,乡村振兴工作不断做细做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发展,使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越来越幸福。
实践队员与村民了解生活情况
助力慰问演出,响应文化振兴
实践队伍跟随校团委演出队伍先后来到商南县青山镇新庙村、试马镇郭家垭村、金丝峡镇金丝峡景区参与慰问演出。指导教师张吉宁参与演唱《强国一代有我在》,表现出新青年在新时代放飞青春梦想的激情与活力;指导教师孔令超协助校团委进行视频拍摄,用镜头记录下演出的精彩时刻;队员在台前幕后充分准备,为演出提供了周到的服务与后勤保障。
实践队老师参与节目演出
实践队助力学校大学生艺术团,为父老乡亲们献上了三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充分展示了大学生朝气蓬勃的青春风采和精神风貌,丰富了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商南县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贡献了长大力量,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实践队成员走近乡村和村民,深刻理解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
至此,长安大学赴陕西商南“助力乡村·情连长安”暑期社会实践圆满结束。实践队员深入田间地头,在观察实践中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乡村振兴战略贡献青春智慧,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奉献长大力量。
(审稿:林贵宝 网络编辑:韩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南“助力乡村·情连长安”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相关推荐
- 第一届全国交通软科学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 校领导带队赴云南走访用人单位
- 乘风破浪扬帆起 凛冬越尽待春来 ——长安大学2022新年致辞
- 我校学子在2021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总决赛中取得佳绩
- “虹”学讲堂(316讲)暨研究生网络安全知识讲座(第三讲)举行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赵元哲作报告
- 保卫处坚守疫情防控歼灭战最前线
- 【学院战“疫”快报】水环学院开展“大爱无疆,共抗疫情”水环师生情系海外友人活动
- 工程机械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体学习
- 危难之际显担当,抗疫一线展风采——建筑学院学生样板支部创建纪实
- 建工学院与中建四局华南建设有限公司召开合作交流座谈会
- 【学院战“疫”快报】服务师生,精准施策 —— 水环学院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 资源学院举办“迎校庆、树典型、促就业”优秀校友就业指导座谈会
- 我校获批首个交通运输行业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
- 【战“疫”故事】你若安好,我方安心 —— 离退休处情牵老同志携手共防疫工作侧记
- 长安都柏林国际交通学院举办中外合作办学英语教学研讨会
- 陕西省第二届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青年论坛”召开
- 中国科学院院士彭建兵:黄土高原灾害的“追凶”人
-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个到位”做好首批学生返校以及管理服务工作
- 我校学子在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中取得佳绩
- 陕西省图书情报学术论坛在我校召开
新闻公告
- 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坊(第六期)举行 03-14
- 九三学社长安大学委员会获得多项表彰 03-14
- 我校2022年第一次实验室工作例会召开 03-11
- 学校召开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安排部署会议 03-11
- 我校召开第四届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03-10
- 国际教育学院与湖南传媒召开交流座谈会 03-10
高考招生
- 长安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长安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长安大学招生章程(2015年) 08-05
- 长安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长安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长安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长安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长安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长安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长安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