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以红色文化开拓革命老区精准扶贫之路
为进一步深入挖掘和整合商南地区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文化品牌,2020年11月,由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建脱贫帮扶项目——“刘家花屋”红色文化陈列馆在商南县清油河镇团坪村正式成立。陈列馆以红色旧址为载体,深入发掘红色资源,以红色文化为核心,推进当地红色文化建设工作,让红色旧址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完善“体验空间”提升红色文化吸引力
场馆建设是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重要形式。学院于今年对“刘家花屋”革命遗址启动现代化改造提升工程,完成了“刘家花屋”地面及围墙铺贴改造、购置了雕塑、电视、电脑、家具、监控、陈列柜等物品。改造提升后的陈列馆,已具备视频播放、线上互动、文物展览等功能,不再是之前有红色遗址,无展示媒介的状态。
设备展示
打造“内容引擎”彰显红色文化软实力
有址可寻、有物可看、有史可讲、有事可说,才能让陈列馆做到见人、见物、见精神。“刘家花屋”陈列馆结合马克思主义学院“五个一”扶贫工程项目,充分发挥“刘家花屋”革命遗址党性教育功能,为下一步商南地区和长安大学共同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做好保障。
文物展览
培育“传播媒体”激活红色文化生命力
为了有效扩大红色场馆的传播范围,从线下走进线上,放大陈列馆的影响力、感染力和激励力,更好地发挥红色遗址在提升当地文化软实力上的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商南电视台联合拍摄团坪地区首部革命纪录片——《刘家花屋红色记忆》。通过资料收集与实地采风,主要讲述中共豫陕特委书记郑位三率豫陕游击师进驻两岔河刘家湾并建立刘家花屋区苏维埃政府的革命历史。通过纪录片这种形式,进一步将“刘家花屋”这段历史生动显现出来,这样既便于记忆,也有利于传播。
红色文化陈列馆外景展示
2020年11月24日,我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摘帽后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下一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四史”主题教育等内容,继续完善“刘家花屋”红色文化陈列馆建设,充实陈列馆内容,与当地政府共享共建,发扬红色资源优势,将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让参观者,尤其是青年大学生从历史中不断汲取奋进的力量,让红色文化根植红土,浸润全域。
(审稿:郭云珠 网络编辑:韩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马克思主义学院以红色文化开拓革命老区精准扶贫之路
- 上一篇:北京交通大学研工部来校研讨交流
- 下一篇:我校赴延安中学开展招生宣传工作
相关推荐
- 春节前夕校领导看望慰问院士
- 我校三人荣获民盟陕西省委“模范盟员”称号
- 材料学院召开2021年度统一战线工作座谈会
- 经管学院走访中铁二院、中铁四局等六家单位
-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长安大学共建土地工程学院第二期合作洽谈会举行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 材料学院举办研究生推免工作师生交流会
- 【学院战“疫”快报】建筑学院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召开“疫情防控”主题线上会议
- 我校获批14项2019年度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 张勤:点滴付出传递爱的温度
- 国际教育学院/国际学生工作处召开2020年上半年教职工大会暨表彰大会
- 基建处组织召开安全生产学习教育专题培训会
- 长安大学“扬志愿新风 助力十四运”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 四川藏区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到公路学院交流座谈
- 西安交通大学档案馆、博物馆(交大西迁博物馆)来我校参观调研
- 我校在陕西省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诗词诵读会获佳绩
- 韩国交通运输学会副会长权宁仁访问我校
- 民革长安大学委员会举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
- 我校新获批两个本科专业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建工学院领导班子召开主题教育调研成果交流会
新闻公告
- 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坊(第六期)举行 03-14
- 九三学社长安大学委员会获得多项表彰 03-14
- 我校2022年第一次实验室工作例会召开 03-11
- 学校召开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安排部署会议 03-11
- 我校召开第四届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03-10
- 国际教育学院与湖南传媒召开交流座谈会 03-10
高考招生
- 长安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长安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长安大学招生章程(2015年) 08-05
- 长安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长安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长安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长安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长安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长安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长安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