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乐“看见”斑斓世界 | 民乐系师生走进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
11月8日,“爱乐传习——中乐名家进校园”2019年系列公益文化教育活动成功举行,中央音乐学院弹拨乐团受邀赴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成功举办专场音乐会。本场音乐会的观众是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的学生们,他们多数是视障学生,主要来自钢琴调律和按摩专业。中央音乐学院弹拨乐团的师生们,用精心设计的音乐会,为观众们打开了一扇心灵之窗,以音乐为桥梁,和学生们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对话。
此次音乐会,中央音乐学院弹拨乐团的师生们精心甄选了风格多样的演出曲目,如琵琶重奏《梦入江南》、古筝独奏《夜深沉》、古筝与琵琶二重奏《春江花月夜》、三弦独奏《十八板》、琵琶三重奏《天山之春》、扬琴独奏《春到清江》、弹拨乐合奏《走西口》《那拉提》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充分表现出弹拨乐器的艺术魅力,也带给学生们或沉静、或绚烂的听觉享受。我校民乐系扬琴专业教师马英俊依据相应的乐曲,穿插介绍了关于中国民族器乐的相关历史知识,通过演、讲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们对民乐艺术有了更深入的认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场公益活动,并非像往常音乐会一样,由演奏唱“独角戏”,而是充分和观众进行了互动交流。在音乐会最后的环节中,特教学院的学生们在舞台上与中央音乐学院弹拨乐团的师生们进行了现场“切磋”,不仅演奏、交流了《江南春色》《渔舟唱晚》等曲目片段,试奏了小琵琶,还在音乐会的最后与我校师生共同即兴演奏了一曲《送我一支玫瑰花》,为当天的演出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我校民乐系主任章红艳教授说到:“作为中央音乐学院的一员,我们有责任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带给社会的各个群体,尤其是要关注那些热爱音乐的特殊人群,这是我们的责任。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不仅要在成就自我的舞台上展示技艺,更重要的是要关注什么样的音乐才能真正进入人心?”而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恰恰就是最好的答案。在与观众们深入交流后,对于这场意义特殊的音乐会,同学们都有了更深的体会,他们对于音乐的热爱和执着,深深地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位。
作为此次音乐会的讲解,民乐系青年扬琴教师马英俊很受感动:“在整场音乐会中,台下的观众们表现出了极高的音乐素养,他们用心聆听音乐的同时充满热情的与台上互动。与特教学院的师生交流时,我们为他们呈现的音乐和音乐背后的故事,激发了他们对音乐的强烈渴望和无限憧憬。‘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教师,这群特殊的孩子对音乐的向往将不断激励着我前行,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和使命。”
民乐系青年琵琶教师刘小菁:“今天的活动让我很受触动,这些可爱的同学们,音乐素养很高,音乐会全程保持安静,他们对音乐的热爱与渴望,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深深感染着我。最大的感触是音乐会最后,几个盲童上来互动时每个人独奏了几句,他们眼睛虽然看不见,但演奏出来的音乐却如此美好,音色干净,内心沉静,慢慢的诉说…其实他们演奏的状态就是我们一直所追求的——找寻自己的心声,听他们演奏真的是让我的心灵受到了洗涤。我想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今后要多多承担一些社会责任,多去帮助这样特殊的群体,多去做这样有意义的活动。”
民乐系古筝专业学生丁雪纯:“跟这些与我们年龄大致相仿的同学们在一起共处了一个美好的下午,整场演奏中观众席上传来的安静,曲终时雷动的掌声,都让我深深体会到属于‘聆听’的力量。在互动环节中,同样学习古筝的郝博文小声跟我说了一句话:‘姐姐,我看不太清我弹琴时是什么手型,你可以帮我摆好正确的姿势吗?我用心记!’随后她为我们带来一首《渔舟唱晚》,演奏是那么用心、认真,每一个滑音颤音都准确严谨,我想在场的所有人都被她深深吸引住了。”
民乐系扬琴专业学生周婷婷:“我真的很佩服他们,尤其像扬琴音位和琴弦很多,全靠多次的练习来找音位,记感觉,很不容易。扬琴没有专门的盲文谱,他是靠手机把谱子放最大一个个音看,背下来练。我不敢想象他们要比我们多花多少的努力来完成。他们的毅力以及坚持很值得我学习。”
民乐系琵琶专业学生樊怡凝:“演出中台下非常安静,大家都在用心聆听,给予我们最大的尊重。在即兴互动环节中,二胡同学的一曲《江南春色》让我印象深刻。每一个滑音与换把,都分毫不差。她们所‘看到’的定是更丰富更多彩也最纯真的世界。”
民乐系琵琶专业学生薛冰倩:“非常荣幸有这么宝贵和难得的经历,可以跟随中央音乐学院弹拨乐团参与到这么有意义的公益演出当中。与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的同学们一起共同演出、演奏。对我来说更是第一次有这样与残障人士近距离合作的体验。看到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更是让我为之动容。他们的表演动情、流畅、真挚。从演奏上丝毫不比我们正常的同学差,甚至更多了一份发自内心的令人动容的浓浓情感。”
铸魂育人,立德树人。习近平主席提出,“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正如习主席所说,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这不仅体现在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主线,更体现在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教师一代代传承的宝贵育人传统以及对社会弱势群体、职业教育等领域的关注。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的师生们,将继续担当起应尽的使命和责任,真正用音乐践行“立德树人,不忘初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北京晚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用音乐“看见”斑斓世界 | 民乐系师生走进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
相关推荐
- 中央音乐学院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疫情期间师生常见心理问题有哪些?3位心理学教授详解 | 用“心”战“疫”②
- 合而不同、交融共生-- “2021艺术嗓音医学与人工智能研讨会”近日在京成功举行
- 2021年中央音乐学院首届音乐评论比赛通知
- 俞峰院长率团出席俄罗斯“圣彼得堡国际文化论坛”并作系列发言
- “传承红色基因 奏响德育琴歌” ——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九周年 民乐系党总支主题党日音乐会回顾系列(三)
- 直播预告 | 第二届中央音乐学院·延安10·15艺术节--红色史诗歌舞剧《永远的长征》
- 著名作曲家叶小钢新创作品《大爱苍生》近日完成录制
- 详细部署、落细落实,坚决打赢校园疫情防控阻击战
- 停课不停学 | 中央音乐学院合唱团云合唱《我们》——献给风雨同舟的人们
- 走进基层一线 宣讲深入人心 ——校领导全体成员调研指导二级党组织中心组学习,并宣讲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 学校领导到学生处、团委调研指导工作
- 实时观看超250万!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天涯咫尺,未来与共”国庆线上音乐会引发广泛报道关注!
- 停课不停学丨梁大南老师带领学生小提琴重奏接力!
- “曲高不再和寡”丨 ——张小夫多媒体交响乐音乐会引领音乐新风尚
- 韵味的诠释,传统的回归 ——记赵元春博士讲座音乐会
- 赵旻书记带队赴中国地质大学调研交流
- 作曲系周娟教授配乐新作——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新版《雷雨》首演
- 中央音乐学院2021年学生乒乓球团体赛成功举办
- “我来这里不是培养专家的”,央音教授加入“银龄计划”赴青海师范帮扶
新闻公告
- 吴祖强教授送别仪式通知 03-16
- 《为你而来》——央音原创冬奥志愿者之歌正式上线! 03-16
- 吴祖强教授讣告 03-15
- 追思|社会各界沉痛哀悼和缅怀周广仁先生 03-13
- 周广仁先生讣告 03-07
- 中央音乐学院2022届毕业生网络专场双选会 03-04
高考招生
- 中央音乐学院2016年本科招生简章 08-05
- 中央音乐学院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招生简章 08-05
- 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本科招生简章 08-05
- 中央音乐学院2013年招生计划 08-04
- 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招生计划 08-04
- 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招生计划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