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作曲系多名学生在杭州“艺创奖”室内乐歌剧、管弦乐作曲比赛中获奖
10月19日,为期5天的第二届杭州现代音乐节正式落下帷幕。在10月17日举办的2021杭州现代音乐节“艺创奖”国际室内歌剧作曲比赛决赛新音乐会中,我校作曲系硕士一年级的文子洋同学凭借作品《生死废墟》获得一等奖(指导教师:秦文琛教授)、硕士三年级的姚佳旭同学凭借作品《鹿王》获得二等奖(指导教师:董立强教授)、本科三年级的王一涵同学(指导教师:邹航副教授)凭借作品《霸王别姬》获得三等奖。
在10月19日举办的2021杭州现代音乐节“艺创奖”国际管弦乐作曲比赛决赛音乐会中,我校作曲系硕士二年级的付文杰同学凭借作品《戏·韵》荣获一等奖(指导教师:郝维亚教授)、博士三年级的尚家子同学凭借作品《弦歌行》荣获二等奖(指导教师:郭文景教授)、博士三年级谢艾彤同学凭借作品《细雨抚晴沙》荣获三等奖(指导教师:贾国平教授)。
本届室内乐歌剧作曲比赛立足于推动歌剧艺术的多样性发展,培养和激励青年歌剧创作人才,促进原创歌剧的探索与实践。由浙江音乐学院“杭州现代音乐节”与杭州市西湖区“艺创小镇”共同举办。面向全球征集作品,经过评委会匿名评审从中选出4部歌剧进入最终展评阶段。10月17日,决赛音乐会由上海歌剧院演绎,著名导演张庆新执导,著名指挥家张诚杰执棒上海歌剧院室内乐队在浙音舞蹈剧场隆重上演。
文子洋的获奖作品《生死废墟》描绘了发生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的真实故事。地震中,一块石板砸向一位普通的中年人, 废墟中他的身体一半被死死压住,另一半仍旧可以活动。在持续长达数十个小时的救援中,他一直乐观的与人保持交谈,并表达出自己强烈的求生意愿。然而,在被救出10分钟后,却因被石板压住的那半身体的毒素转移而最终去向天国。整首作品具有强烈的戏剧性与张力,运用了多种当代演唱、演奏技巧试图诠释“生”与“死”这一对永恒的命题。
姚佳旭的获奖作品《鹿王》取材于敦煌壁画《鹿王本生图》。讲述了善良勇敢的九色鹿与见利忘义的调达之间的故事。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善与恶往往只在人的一念之间。
王一涵的获奖作品《霸王别姬》,立足于广为传颂的历史故事,参考同名京剧剧本的情节及《史记·项羽本记》中的记载,讲述了西楚霸王项羽被困垓下、告别虞姬,最终自刎乌江的剧情。这部作品中,作者转化观察历史的视角,着眼于思考一代枭雄项羽的心理防线被三重现实击溃的过程;并在最终“认命不认输”的立意中,塑造西楚霸王虽败犹荣的英雄形象。另外,在战争困局中设置“虞姬”象征极致的“美好”,增加戏剧冲突性、使霸王形象更立体。结构上,设置首尾两段船夫在“戏外”对霸王的歌颂,既表现了“历史终将淡忘成败、却会记住英雄”的辉煌与平衡,又探讨了“古今多少事,尽付笑谈中”的天地不仁和世事沧桑。音乐语言上,试图探索“从文化的深层出发融入中国传统”的音乐语汇和写作方式,以期在当代的语境下传承和展现中国音乐的真正“韵味”。
赛后,三位获奖作曲家还受邀出席了于18日举办的全国“歌剧学”学术论坛暨杭州现代音乐节室内歌剧创作研讨会
本届“艺创奖”国际管弦乐作曲比赛征集到来自17个国家及地区的66首参赛作品,经过为期两个月的评选,最终六首作品入选决赛音乐会。
官方获奖公示
现场演出展示
硕士二年级付文杰同学的作品《戏·韵》,其部分创作元素来源于中国民间传统吹打乐和戏曲音乐,整首作品的基调雄壮热烈,通过快速动感的音型交替展现不同的音乐性格。其中,打击乐的使用是一大亮点,在与整个乐队的交互过程中将音响发展至满势。作曲家意图以西洋管弦乐队的音响表现传统吹打乐中的“细吹锣鼓”与“粗吹锣鼓”,立足于中国传统音乐,并以当代的音乐语言去表达其音乐内涵。
博士三年级尚家子同学的作品《弦歌行》,这一标题取自唐代诗人孟郊的同名诗。这首诗描写了人们以傩舞的表演形式来驱除瘟疫、抗击疫鬼(驱傩)的景象。“弦歌”又带有凯旋之歌的含义。驱傩,是古代驱除疫鬼的仪式,多在除夕举行。是夜,人们带上青面獠牙的面具上街进行舞乐表演,希望驱走鬼怪,祈求来年平安祥和。作品共分为“除夕”、“驱傩”、“挽歌”三个乐章。第一乐章“除夕”,大量运用了对位写作手法,每一个声部都是富有不同色彩的生命,交织融汇在一起,好像除夕夜里的万家灯火,灿烂温馨。第二乐章“驱傩”,描写了人们在驱傩时神秘肃穆地氛围和惊心动魄地场面。第三乐章“挽歌”回顾了前面的主题,融合佛教音乐素材,为在灾难中逝去的生命祈祷,更为人们平安吉祥的生活祈福。
博士三年级谢艾彤同学的作品《细雨抚晴沙》, 其灵感来源于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杭州春望》中的诗词意境。诗中将杭州春日最有特征的景物,熔铸在一篇之中,画面以春柳、春草、春树及江水、湖水的翠绿为主色,又以梨花、红裙、彩绫、酒旗加以点染,朝日霞光映照其间,将杭州的春光装点得美丽无比,洋溢着浓郁的春意。作者由此情景联想到诗人行走于春日里的杭州,踏着岸边的细沙。此时,天空下起微微细雨,晴沙中的点点颗粒在细雨的映衬下显现出五彩斑斓、波光粼粼的迷人色彩。在乐曲中,作者通过点与线两种音响形态的不同结合方式,试图描绘出一副生动的杭州春行图。
在此,向同学们和他们的指导老师表示祝贺!
“23岁的作曲新星文子洋堪称国内外大奖的收割机”——《音乐周报》。
2020年度作为获得中国国家奖学金的6万名大学生中的100位杰出代表之一,事迹被刊发在《人民日报》。
文子洋,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研究生,1998年生于四川成都。先后师从黄虎威、陈泳钢、贾国平教授,现师从于秦文琛教授。2016年以第一名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2021年以第一名成绩免试保送至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研究生。此外,还师从李秀美教授学习钢琴12年。自十四岁起出版《和声习题作业》等著作两部,发表作品14首。曾在国内外40项音乐比赛中获奖;包括苏州金鸡湖作曲比赛一等奖等多项大奖。超过20支职业乐团进行过成功的世界首演合作,各类作品上演于美、俄、德、奥、日等十一个国家和国内的数十个城市。获国家奖学金(三次)、北京市三好学生称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等多项荣誉。
姚佳旭,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研究生。曾先后师从于刘长远教授、张帅副教授、罗新民教授、李滨扬教授,现师从于董立强教授。
王一涵,2000年生于山东青岛。2019年以专业第一名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本科,师从邹航副教授。其创作的小提琴独奏作品《纹弦》,曾获2019林耀基中国风格独奏小提琴国际作曲比赛优秀作品奖。其为打击乐二重奏而作的作品《易》、为小军鼓独奏而作的《白色噪音》,分别获维也纳舒伯特音乐学院国际作曲一等奖和三等奖。其编剧、作曲的室内歌剧《霸王别姬》,在2021“艺创奖”国际室内歌剧比赛中获三等奖,并在浙音现代音乐节中由上海歌剧院首演。此外,王一涵在“央音建党百年献礼系列——民乐专场讲座音乐会”中,担任特邀作曲;在“央音港澳台学生延安行音乐会”中,担任曲目改编。并作为“MXM阙音室内乐团”的常任作曲,创作和改编多首民乐团、合唱团作品,受到好评。
付文杰,2013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本科,在校期间成绩优异,先后师从于史付红教授、陈欣若教授、李滨扬教授,2020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师从于作曲系系主任郝维亚教授。
2016年12月作品《断章》荣获第十届“炎黄杯”提琴独奏或二重奏作曲比赛一等奖,由《音乐创作》杂志在次年11期发表。2017年7月作品《魑魅魍魉》荣获北京国际作曲大师班“优秀作品奖”,并于同年9月由Ensemble xx. jahrhundert(二十世纪新音乐团)在维也纳著名的音乐厅ORF-RadioKulturhaus 上演。
尚家子,2013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硕士研究生,师从郝维亚教授,2019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师从郭文景教授至今。
主要获奖情况有:《苗岭回响》获第十三届“炎黄杯作曲比赛”一等奖。《三月三》获首届波兰华沙管乐国际作曲比赛第二名。《秦韵》获“林耀基中国风小提琴独奏作曲比赛”三等奖。《五子葬父》入选2014年度中国室内乐歌剧创作推动计划并成功首演。创作交响乐作品《长城古道》《汉江号子》《奔向延安》分别由北京交响乐团、陕西交响乐团于北京、西安、武汉等多地演出。
谢艾彤,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博士研究生在读,本科先后师从于陈泳钢教授和贾国平教授,硕博均师从于贾国平教授。
其创作涉猎管弦乐、室内乐、重奏、独奏等。2021年民族管弦乐作品《气吞云梦》,入选武汉音乐学院第二届编钟与民族管弦乐征集评奖活动,获得三等奖;2021年民族管弦乐作品《秀岛山境》,获得首届台湾竹堑国际青年作曲大赛第一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作曲系多名学生在杭州“艺创奖”室内乐歌剧、管弦乐作曲比赛中获奖
相关推荐
- 喜报 | 管弦系学生李天佑、官智超荣获加拿大洛基山国际音乐比赛、伦敦之春国际音乐和艺术比赛大奖
- 中央音乐学院关于2020年艺术类专业考试方案调整的公告
- 琥珀四重奏“中国时间·当代中国弦乐四重奏作品委约计划”首演音乐会成功举办
- 平安校园 | 用央音食堂的味道温暖你
- 教育部致全国大学生的一封信
- 港澳台事务办公室慰问寒假期间留京港澳台籍学生
- 喜报|第一届新西兰国际铜管比赛(NZIBC)我校附中三位学生取得优异成绩!
- 追思|社会各界沉痛哀悼和缅怀周广仁先生
- 第二批口罩飞奔过去啦!
- 学习焦裕禄精神 厚植为民情怀 | 中央音乐学院干部赴兰考县开展实地培训纪实
- 同学,你好!—— 提琴制作研究中心召开新学期线上主题团日暨主题班会活动
- 喜报 | 我校师生在2019“福田杯”首届国际手风琴作曲大赛中获得多项大奖
- 记艺“述”百年庆祝建党100周年研究生艺术实践讲座音乐会展望系列——未来的声音“我与2035有个约”音乐会成功举办
- 喜报 |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多名学生荣获第八届“上音院社杯”音乐评论“学会奖”、 第九届“上音院社杯”音乐书评奖
- 立德树人 美育启智——新学期第一堂音乐课云端精彩呈现
- 中央音乐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中国民族音乐)2020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采风行
-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一行来我校调研
- 中国教育发布APP上线啦!快来关注中央音乐学院!
- 不忘初心 | 记“中央音乐学院·延安10.15艺术节”
- 合而不同、交融共生-- “2021艺术嗓音医学与人工智能研讨会”近日在京成功举行
新闻公告
- 吴祖强教授送别仪式通知 03-16
- 《为你而来》——央音原创冬奥志愿者之歌正式上线! 03-16
- 吴祖强教授讣告 03-15
- 追思|社会各界沉痛哀悼和缅怀周广仁先生 03-13
- 周广仁先生讣告 03-07
- 中央音乐学院2022届毕业生网络专场双选会 03-04
高考招生
- 中央音乐学院2016年本科招生简章 08-05
- 中央音乐学院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招生简章 08-05
- 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本科招生简章 08-05
- 中央音乐学院2013年招生计划 08-04
- 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招生计划 08-04
- 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招生计划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