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民乐系“学术之家”广东音乐工作坊
2021年5月10日上午,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学术之家”第五十一期——“广东音乐工作坊”在中央音乐学院教学楼1201举办。工作坊邀请来自广东音乐曲艺团的何克宁、陈芳毅、叶建平、黄丽萍、陈文萃、沈晶莹、梁静、麦毅等广东音乐演奏家,带来精彩讲座与示范演奏,并与师生互动交流。广东音乐曲艺团有限公司现任董事长花利红、副总经理梁玉嵘,民乐系主任章红艳教授、副书记王磊副教授、副主任胡瑜副教授、拉弦教研室主任杨雪副教授、田再励教授、乔佳副教授、刘音璇副教授、范临风老师等出席本次活动。
民乐系主任章红艳教授首先介绍了民乐系开设的广东音乐高胡课程,该门课程由田再励教授在1985年开设,至今已有三十五年,并于2016年设置高胡专业硕士研究生。章红艳教授指出,中央音乐学院历来重视对乐种学的保护研究与传承,民乐系自建系以来,也始终有着发掘、研究民间音乐的优良传统。对于民间音乐的传承,学院一贯坚持师生“走出去”,到民间的肥沃土壤中汲取养分,将专家“请进来”。本次广东音乐工作坊是非常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并对广东音乐曲艺团各位演奏家的莅临指导表示热烈欢迎。
广东音乐曲艺团赠予民乐系《广东音乐大全》(共三册),涵盖了九百多首广东音乐作品的乐谱和光盘,还带来了由广东音乐名家编配的《赛龙夺锦》等三首经典广东音乐作品的总谱手稿(复印件),为民乐系师生学习广东音乐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料。民乐系将首届中国民族音乐节开幕式光盘作为礼物回赠给广东音乐曲艺团。
喉管演奏家陈芳毅先生主讲《广东喉管的前世与今生》,并与广东音乐演奏家们演奏邱鹤俦作曲的《娱乐升平》。陈芳毅先生介绍了喉管的起源发展,喉管古名称为“筚篥”,源于古代波斯,西汉时期经丝绸之路传入新疆,再至中原,继而到南方。“筚篥”在北方称作“管子”,在广东称为“喉管”,是早期粤剧、粤曲乐队的主奏乐器。介绍了喉管的种类特点,最传统的喉管分“短筒”高音喉管和“长筒”中低音喉管,有9孔10个音的“长筒”因其纯厚柔和的音色使用最为广泛。喉管的三代传人梁秋、陈添寿、陈芳毅、陈荣德等前辈不断创新,将喉管从最早的伴奏乐器逐渐发展为独奏乐器。至今,陈芳毅先生已经研制出加键加低音的27孔喉管,能够演奏十二平均律及各种调式。陈先生和演奏家们示范演奏了《下渔舟》(何少霞曲)、《春风笑语》(陈添寿曲)、《花香衬马蹄》(古曲)、《青梅竹马》(吕文成曲)以及乙反调的《流水行云》(邵铁鸿曲)。
72岁高龄的高胡演奏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音乐国家级传承人何克宁先生主讲《如何掌握广东音乐的韵味》。何克宁先生阐明广东音乐是地方音乐,是独立的民间乐种,讲述“何为广东味道”,广东音乐的韵味来源于生活,也是富有地方特色的。广东音乐具有开放性与包容性,在数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随着社会改革,融入时代气息,勇于开拓创新。广东音乐代表性曲目,具有旋律别致、节奏明快、悠扬悦耳和可奏可唱的音乐特性,深受群众的喜爱。广东音乐韵味体现在旋律,广东音乐旋律与粤语九声发音相关,与粤曲、粤剧唱腔也密不可分。何克宁先生与演奏家们共同演奏广东音乐的经典曲目《雨打芭蕉》《饿马摇铃》。
工作坊的第二部分由民乐系田再励教授主持,他介绍了自己与广东音乐结缘多年,以及我校民乐系所开设的与广东音乐相关的专业与课程,鼓励学生们在学习中回归“慢生活”,多思考,多感受,心与心的交流,更有利于传承。
民乐系学生分别演奏了《雨打芭蕉》《鸟投林》《荫华山上凤凰台》《双声恨》,学生包含了附中、本科、研究生各年级,充分体现民乐系在广东音乐传承的系统性。何克宁先生对同学们的演奏表示充分的肯定,他建议学生们演奏广东音乐应该更加注重表达内心情感,使音乐活起来,在广东音乐的学习中应该始终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
落实思树,饮流怀源。民乐演奏者对当代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的整体把握,离不开其对于地方民间音乐的深入学习、思考与实践。本次活动以生动讲演,呈现广东音乐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生命力,带领师生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明晰中国民族音乐在不同地域的历史渊源、存在形态与发展脉络,加深对于民间音乐文化价值的整体认知。
文:王嘉昕
图:李雨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记民乐系“学术之家”广东音乐工作坊
相关推荐
- 喜报 | 我校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荣获2020年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 教育部党组第三巡视组向中央音乐学院党委反馈巡视情况
- 俞峰:加强校际交流合作,促进国际音乐教育发展|我校校长会见多位外国音乐院校长
- 喜报|我校学生汪梓涵、陈宇晟在“音创未来QQ音乐国风艺术大赛”中取得佳绩
- 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丨 中央音乐学院隆重举办教师节庆祝活动
- 美国巴德音乐学院中国民族器乐表演专业学位学生在我校成功举办民乐重奏音乐会
- 民乐系师生欢乐春节贺新春 牛欢虎跃迎接冰雪冬奥盛会
- 赵旻书记带队赴中国地质大学调研交流
- 中央音乐学院举办2020年研究生导师培训讲座
- 央音四季 | 冬的乐章
- 学校贯彻落实教育部2020年“二上”预算培训会议精神
- 中央音乐学院召开教研室主任培训暨聘任大会
-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一行来我校调研
- 校级领导班子成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研成果交流会召开
- 春华秋实, 一封来自英语演讲比赛的邀请
- 中央音乐学院“传承沂蒙精神·践行初心使命”专题培训班圆满举办
- 喜报 | 我校现代远程音乐教育学院刁勇同学作品入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优秀音乐作品
- 祖国哪里需要 我们就去哪里 ——中央音乐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全国行赴西藏日喀则开展系列活动
- 作曲系裴聿茹副教授于第12届计算机支持教育国际会议(CSEDU)发表主题演讲
- “听党话,跟党走” 第二届青少年美育云端课堂开幕式音乐会暨第三届中央音乐学院5·23艺术节隆重开演!
新闻公告
- 吴祖强教授送别仪式通知 03-16
- 《为你而来》——央音原创冬奥志愿者之歌正式上线! 03-16
- 吴祖强教授讣告 03-15
- 追思|社会各界沉痛哀悼和缅怀周广仁先生 03-13
- 周广仁先生讣告 03-07
- 中央音乐学院2022届毕业生网络专场双选会 03-04
高考招生
- 中央音乐学院2016年本科招生简章 08-05
- 中央音乐学院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招生简章 08-05
- 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本科招生简章 08-05
- 中央音乐学院2013年招生计划 08-04
- 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招生计划 08-04
- 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招生计划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