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丨我校贾国平教授、裴聿茹副教授分别荣获第十六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和第四届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奖
近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布了“第十六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和第四届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奖”获奖名单。
我校贾国平教授获得第十六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裴聿茹副教授获得第四届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奖。
第十六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获奖名单
第四届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奖
获奖名单
根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2020年度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评选工作的通知》(京教函〔2020〕329号)精神,我校组织开展了候选人的遴选与推荐工作。经学校推荐、评审专家组评议、市教委审核公示等环节,今年共评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71人、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70人。
奖项名称:第十六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贾国平作曲家,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音乐学研究所所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曾任图书馆馆长与作曲系副主任。1987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1991年毕业并留校任教。1994年留学于德国斯图加特国立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1998年9月回国继续任教。在22年的作曲教学工作中,成果显著,众多学生获得国内外作曲比赛奖项,重大国际奖项有“恩斯特?冯?西门子国际青年作曲家奖”“第三届尹伊桑国际交响乐作曲比赛首奖”“亚洲青年作曲家大赛首奖”等,5名学生获得“国家艺术基金2015-2018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两位博士生学位论文被评为2018与2019 年度中央音乐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曾开设《西方现代音乐分析与研究》《诺诺音乐创作分析与研究》《中国现代音乐创作分析与研究》三门全新的选修课。教学之余,积极参加国内外音乐学术交流,在欧美多国的音乐节与音乐院校推广中国当代音乐创作成果;组织创办ConTempo作曲比赛、北京现代室内乐团,参与策划北京国际作曲大师班等多项活动。曾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中央音乐学院金校徽”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持国家艺术基金音乐评论人才培养项目。
贾国平的创作体裁广泛,作品被许多世界著名室内乐团和交响乐团在世界各国演奏。30余部作品分别由德国Sikorski国际音乐出版社、英国Peters国际音乐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公开发表10余篇论文,并参与多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
奖项名称:第四届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奖
裴聿茹
主讲课程:视唱练耳、乐理
个人简历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视唱练耳教研室主任,音乐素养与音乐教育智能化专家,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听力考级教材副主编,音乐等级考试专家组成员,中央音乐学院智能化视唱练耳训练系统主要负责人,内蒙古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客座教授。
2014年起致力于音乐理论学科社会普及教育项目研发,举办多次音乐沙龙、音乐公开课,先后在天津大剧院、中山音乐堂等多处剧院就全方位音乐素养训练举办公开讲座。
2018年起关注音乐普及教育的师资培养,先后赴杭州、厦门、东莞、广州、临沂、呼和浩特等多地进行视唱练耳教学法师资培训。
关注交叉学科融合,先后受邀参加“语言、认知与音乐”国际论坛与“计算机支持教育国际会议”。
受邀担任内蒙古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厦门鼓浪屿钢琴学校、广州少年交响乐团视唱练耳教学顾问。
先进事迹摘录
自2009年留校任教起,一直坚守师德、师风,秉持中央音乐学院一贯优良传统,在严谨治学、关爱学生、培养社会型音乐人才、因材施教、持续学习等多方面均有所坚持。
秉持“课比天大”的意识进行教学工作:执教十余年期间,从未迟早、早退,所有集体课均上满100分钟。因教研室中能代课的老师有限,因此,为了保证学生不落课,除2016年,脚踝骨折手术停课2周以外,从未因病请过假,全部带病坚持上课。
·教研工作与教学改革
留校任教后,全力投入教学工作,先后为各个专业开设视唱练耳、乐理课50余班次,讲授3000余课时,历年教学考评均为优秀,合作出版视唱练耳教学用书十余部。
在认真备课的同时坚持教学创新,持续探索教学改革方案,自2013年起担任学校声乐歌剧系视唱练耳课程改革负责人,以实际应用为出发点,倡导实用性综合音乐能力训练,促使学生的综合音乐能力得到普遍提升。
2018年9月因教学效果显著、教学评价优异,被学校表彰为优秀教师,并作为教师代表在开学典礼上发言。
2019年开始,将声乐歌剧系教学改革进行更广范围的推广,带领教研室老师与学校五大系部结合,进行全院视唱练耳课教学改革。该项改革获得2019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立项通知。
2019年11,被学校选派参加第23期北京高校教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科带头人理论培训,在大会上被选为优秀学员代表,就音乐教育的新特色与新形式进行介绍和发言。
2020年9月,因其在疫情期间的突出工作表现,被学校评定为学院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
· 科研工作与教学技术创新
担任教研室管理工作之余坚持科研创新和跨专业学术融合。2019年2月受邀赴德国科隆大学参加音乐、语言与认知交叉学科论坛。2020年5月受邀参加第12届计算机支持教育国际会议,发表主题演讲。
2019年作为首席专家参与厦门市级立项课题《青少年音乐能力分级培养》。由其策划讲授的“实用性综合音乐能力训练课”被评定为北京市教委“2019高校优质本科课程”项目。2020年8月,作为项目负责人设计统筹的科研课题“表演专业学生的节奏与读谱训练”获批2020年度“中央音乐学院科研资助计划”重点项目。
2019年7月,策划设计“中央音乐学院新生音乐能力分班考试系统”,保障全院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2020年2月,为保障疫情期间线上授课质量,与音乐人工智能与信息科技系合作,开发、设计了视唱练耳练习与回课程序。2020年7月策划设计“中央音乐学院视唱练耳招生考试评分软件”保障线上招生顺利进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喜报丨我校贾国平教授、裴聿茹副教授分别荣获第十六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和第四届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奖
相关推荐
- 于红梅副院长带队赴青龙满族自治县开展调研帮扶工作
- 传承中国经典 献礼建党百年 | 钢琴系16名教师同台演绎,琴声奏响国家大剧院
- 追忆 | 洪月华:“开国大典,我永远的记忆”
- 展现文化技艺 奏响蚌埠声音 | 记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太湖世界文化论坛世界文化技艺(龙子湖)交流中心开幕音乐会
- 第八届北京青年艺术节精彩回顾
- 我校博士生魏冰、王悠荻跨专业合作世界第一首人工智能生成古琴曲《烛》于中央音乐学院首演
- 让美育启智,让音乐助航 | 第五届“央音”全国青少年艺术展演精彩回顾
- 《中央音乐学院改革开放40年学术文萃》首发座谈会成功举办
- 开学在即!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一级巡视员黄侃到校检查指导校园疫情防控和开学准备工作?
- 一心向党守初心,教书育人担使命 ——记一堂难忘、生动的音乐党课
- 今晚播出丨听,记忆里的经典旋律!
- 我校参与制作百集大型节目《旗帜·中国青年说》!
-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 2021年军训结营!
- 中央音乐学院开讲 | 全国高校示范微党课圆满收官!
- 同心同行 再创辉煌 | 民乐系师生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获奖实录
- 喜报丨作曲系李子傲同学在美国金钥匙作曲比赛中获奖
- 喜报| 我校中提琴专业学生纪贺顺获得第十一届德国巴登符腾堡音乐烟火国际音乐比赛一等奖
- 第二届美育云端课堂暨第三届中央音乐学院5.23艺术节 | 6月28日系列展播
- 赵旻书记带队赴中国地质大学调研交流
- 我校于红梅副校长、吉炜教授参演中共中央国务院2022年春节团拜会文艺演出
新闻公告
- 吴祖强教授送别仪式通知 03-16
- 《为你而来》——央音原创冬奥志愿者之歌正式上线! 03-16
- 吴祖强教授讣告 03-15
- 追思|社会各界沉痛哀悼和缅怀周广仁先生 03-13
- 周广仁先生讣告 03-07
- 中央音乐学院2022届毕业生网络专场双选会 03-04
高考招生
- 中央音乐学院2016年本科招生简章 08-05
- 中央音乐学院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招生简章 08-05
- 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本科招生简章 08-05
- 中央音乐学院2013年招生计划 08-04
- 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招生计划 08-04
- 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招生计划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