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离校不离教 记“疫情”期间的“多味”线上课堂
离校不离教,疫情期间,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上超望老师负责《互联网思维与数字化自主学习》课程的网上教学工作。本学期共有51名本科生选修了该课程,这些学生来自23个专业,4个年级,其中大一和大二学生占91%,学生之间学习基础、专业背景、学习习惯和学习需求差异较大。
为应对新的教学模式带来的挑战,上超望老师和其他课程组教师充分发挥在线教育的天然优势,关注个体差异与学习的过程,在提升大学生独立思考、自我探索和主动学习能力,培养大学生互联网时代的终身学习素养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课程定位方面,课程针对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和数字化学习的现实需求,以互联网思维的原理为基础,结合大量典型案例,以学习者为中心,有机连通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强调各领域知识的相互通融,引导同学们从开阔的、跨学科的视角自主分析思考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在开放、共享、融合、参与的在线学习体验中实现智学、乐学、自学、会学和共学,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学习。
教学组织方面,课程反对“关门学习,闭门造车”,鼓励大学生走出课堂,走出课程,走出院系,走出学校,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提高自己的数字化学习能力,同时也通过领域前沿热点追踪,丰富课堂内容时效性和实践性。
当前各大媒体上铺天盖地的疫情报道,人人都在参与疫情阻击,堪称一场巨型的社会实践课。课程在教学内容设计中引导同学们自主学习野生动物保护、病毒传播、防控知识、心理疏导等内容,及时主动关注疫情进展,了解现实社会,运用科学逻辑分析、解决问题。同时,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制作和开发针对不同阶层和层次的疫情防控相关数字化资源,并在B站和喜马拉雅平台传播分享,在探索自主学习的同时也惠及他人,服务社会。
教学平台选择上,当前主要的授课工具主要有QQ视频通话、雨课堂、慕课堂、钉钉、虎牙、斗鱼等。课程本着实事求是、关注学习效果、不增添额外负担的精神,就地取材,选取我校功能颇为强大的华师云课堂,以及腾讯课堂极速版+QQ群+腾讯微云,作为教学平台组合,避免同学们额外安装软件,在多个APP之间频繁切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这三个平台完全具备直播/群聊/视频会议/教学圈子等功能,实现备课、计划、课堂互动、在线测试、考勤、课堂讨论、个性化学习记录跟踪、分组教学、作业管理、多终端(手机、电脑、ipad)学习和资源共享等教学功能,支持学习资源常态化累积和教学场景全覆盖、教学信息全贯通。根据课后的调查,同学们反映在线声音与画质清晰,教学效果很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疫情防控】离校不离教 记“疫情”期间的“多味”线上课堂
相关推荐
- 扎实做好援疆工作 学校召开援疆干部人才座谈会
- 校领导一行调研学校财务工作
- 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第7次例会暨党委宣传部党支部11月主题党日活动举行
- 我校招标办采购管理系统及李娟分别获评“2019全国公共采购年度先进电子平台和先进人物”
- 外国语学院校友会为海外师生捐赠防疫物资
- 校领导一行赴青海、宁夏看望校友推进校地、校校合作
- 【疫情防控】 饶卿:退伍不褪色 逆行勇抗疫
- 桂子山实践课走进社创谷
- 教育部网站推介我校凉山州教育扶贫工作经验
- 校出版社《体育与健康》荣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
- 教育部官网报道华中师范大学审计工作
- 我校学子在第二届统编历史教材“精彩一课”全国教学大赛中获佳绩
- 校领导慰问春节期间坚守岗位值班人员
- 体院男子5000米热力开跑 朱启哲斩获冠军
- 化学学院离退休党支部荣获湖北省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称号
- 校长郝芳华一行赴政国院调研“双一流”学科建设工作
- 南湖校区:亦校亦家
- 校领导与党代会工作人员座谈 回顾总结筹备工作
- 重庆高新区管委会来访 洽谈合作办学事宜
- 第九届湖北省普通高校师范专业大学生教学技能竞赛在校开赛
新闻公告
- 教育部网站推介我校探索推进构建大思政育人工作格局 03-16
- 校党委第六轮巡察情况反馈完成 03-16
- 校领导带队赴培训中心考察调研 03-15
- 学校开展新任分党委副书记专题培训 03-11
高考招生
- 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师范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师范大学全日制普通本专科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招生计划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