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化学学院:凝心聚力打造变式不变质的分析化学课
受疫情影响,学校延迟春季开学返校时间。化学学院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积极落实“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工作要求。学院领导高度重视,亲自部署,全体师生积极配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按照原定开学时间,于2月12日开始网上教学与指导,整体平稳。学院《分析化学》课程组在网络教学中凝心聚力,保障线上教学高质量进行。
疫情防控期间,《分析化学》课程组授课教师们积极克服自身困难,团结协作,坚守教师岗位,充分运用现有条件开展网络教学工作,做好学生们的学习保障。线上开学前,《分析化学》授课教师龚静鸣通过邮件等方式积极联系课程组教师对线上教学进行周密准备,多次就网络教学实施工作进行研讨,群策群力拟定了“新冠疫情下《分析化学》课程组课程开设指导方案”,明确任务,指明方向。
线上授课前,《分析化学》课程组各位授课教师充分整合校内外多种教学资源,探索多元网络教学模式。在课程组群内,各位老师自发分享手头的教学资料、教学心得,积极联系校外慕课资源,相互交流讨论,互相学习借鉴。同时,各位老师在云课堂、课程QQ群、微信群等线上平台上传分享相应课程材料,运用腾讯会议、腾讯课堂、QQ视频分享屏幕等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同学们顺利开展网络在线学习,促进大家做好“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复习”等学习环节。
在授课教师的精心准备下,结合分析化学学科特点,教师授课时紧密联系日常生活经验,用生活中的化学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学院肖文精教授也深入《分析化学》线上直播课堂了解授课情况。化学学院三位承担生科院本科生《分析化学》课程的冯玲玲老师、李伟国老师和程靖老师也积极参与讨论,在群内交流分享课程资源、授课经验和学生反馈,为课程建设做了大量工作。
非常时期,《分析化学》课程组各位老师拧成一股绳,守初心,担使命,积极关注学生心理状态和生活现状,激励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用实际行动在这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中发挥自身价值。
钟鸿英:教学+捐赠 双重身份尽显真情
《分析化学》课程教师钟鸿英积极探索网络教学平台,做足准备,运用“腾讯会议”平台,在线上为化学生物交叉班及部分其他专业学生进行课程讲授。同时,钟老师还担任有通识核心课程《魅力印象·化学》。她发现两门课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都很高,提前在微信群互动,并踊跃参与课堂研讨。此外,钟老师还利用课余时间,撰写分析化学深度学习教材,为学科建设贡献力量。面对来势凶猛的疫情,钟老师将外地朋友寄给自己的口罩毫不犹豫捐给一线医护人员。在她眼里,这些都是应该做的,是职责,也是本分。
龚静鸣 广开门路上“活”课
《分析化学》课程教师龚静鸣利用“QQ群视频分享屏幕”的方式开展线上授课,从欧洲的二噁英事件到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市场上的毒豇豆农药残留事件再至blood test和当下的新冠疫情,带领同学们深刻理解了分析化学学科特点及应用。课堂上,结合“随机提问和学生开麦抢答”的形式开展相关讨论学习,利用QQ讨论区发言记录学生课堂情况,同时,借助云平台发布作业督促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总结和反思。龚老师还积极协调校内外教学资源,在课程组群和课程群向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了大连理工大学和扬州大学等相关学科的慕课资源,并和大连理工大学的老师取得联系以获得加入课堂的规范管理方式,促进同学们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徐晖 用心建设有温度的课堂
没有WiFi和麦克风的《分析化学》课程教师徐晖正在出租房内陪孩子备战高考,虽然条件简陋,但徐老师坚持用手机流量开始上课,积极创造条件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在网上开学前,徐老师就利用云课堂平台上传课程资源,建立并邀请学生加入课程QQ群。为保证线上教学效果和课程顺利进行,提前与同学们调试设备和系统,采用QQ群视频分享屏幕的方式上课,辅以微助教内进行签到和讨论。同时,综合课前和课后签到情况,徐老师及时联系未能按时上课的个别缺勤同学,了解情况并鼓励同学们克服困难,坚持上课。线上授课时,徐老师重视结合当前疫情防控现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关心学生成长。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与同学们多次展开交流互动,学生参与度极高。此外,徐老师准备在后续章节增设“出门测”环节,当堂考察学生学习效果,并及时进行反馈,据此进行教学实时调整和优化。
李芳 以教促学 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
《分析化学》课程教师李芳收到线上教学安排后,立即着手准备教学工作。在网上搜寻和尝试各种网络教学平台,最终确定结合“腾讯课堂”和“QQ群”进行线上授课,并邀请同学们提前进入平台进行调试和熟悉,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李老师按照现有教学资源,根据线上教学特点,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同学们的上课积极性,借助“腾讯课堂”的签到功能记录学生的出勤情况,“举手”功能和讨论区发言记录学生课堂情况,借助云课堂平台发布作业督促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学习,线上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此外,师生在课外的交流互动也很频繁,老师通过网络平台更好地及时关注和解决学生碰到的学业困惑,其线上授课获得了师生一致肯定。
熊博 正向引导学生“云”学习
在家中亲属生病需要照顾且因隔离缺乏教学材料的情况下,《分析化学》课程教师熊博克服重重困难,积极响应学校和学院“停课不停学”的号召,早在网上开学前即完成了教学云平台的课程建设工作。开课前,熊老师通过建立课程QQ群等方式组织引导同学们登录云平台了解网络教学的目标、组织形式等信息,并在QQ群内就此进行答疑,初步达成稳定学生心理、明确课程目标的目的。经过开学两周的磨合,熊老师和所在课堂的学生也借此熟悉了网络课程直播教学的基本情况。
周燕平 确保“课堂不漏一人”
疫情期间,《分析化学》课程教师周燕平身处湖北老家,提前购买手机流量包,保证线上教学正常进行。周老师每次上课前会通过“QQ群视频聊天”的方式邀请同学们进入课堂调试网络设备,在课前、课中随机进行点名,确认学生没有出现迟到早退等不良情况。授课过程中,周老师积极开展“复习”和“预习”环节,通过提问抢答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此外,周老师用心对待每位学生,班上有位藏族学生因重要的民族节日而耽误了一次课,周老师表示理解并主动联系该名同学进行单独补课。非常时期,特殊的授课形势并没有影响同学们的上课热情,周老师看到同学们平安健康,在课堂上积极互动,心中十分感动。
梁沛 主动应变 合理运用线上资源
《分析化学》课程教师梁沛在课程组群内及时分享了部分章节的电子版。并在网上开学前将上课所需的课件和辅助材料上传至云课堂平台,供所在班级的同学们提前预习。线上授课时,通过QQ群视频及屏幕分享与同学们进行,同时辅以课堂作业帮助同学们学习巩固。
在这个特殊时期,《分析化学》课程组各位授课教师凝心聚力,恪尽职守,实时关注学生近况,积极探索多元教学模式,力求保证教学质量、确保学习效果,打造高效优质的分析化学课堂,用实际行动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相信,春天即将来临,爱与希望终将战胜病毒。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疫情防控】化学学院:凝心聚力打造变式不变质的分析化学课
相关推荐
- “疫”起“云”劳动:华中师范大学学子线上分享劳动实践与感悟
- 校领导率队实地督查疫情防控物资管理工作
- 重庆高新区管委会来访 洽谈合作办学事宜
- 新华社报道我校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
- 智能保温取餐柜“亮相”桂子山 下周即将投入使用
- 体育强国 华师担当 我校体育学院复建40周年庆典暨学院校友会成立大会举行
- 教育部网站推介我校凉山州教育扶贫工作经验
- 彰显榜样力量 我校2021年度“校长奖”颁发
- 学生组男子100米火热开赛 王嘉城蝉联冠军
- 我校中国史教师团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回信精神
- 体院女子组4×100火热开跑 2020级成功夺魁
- 化学生物学课程建设研讨会顺利举行
- 专家学者研讨百年大变局与中国国际关系学科发展
- 首堂研究生“线上点名”主题教育示范课开讲
- 获奖教师为150余名青年教师“传经送宝”
- 学“四史” 守初心 第十届大学生新媒体创意大赛决赛暨颁奖典礼落幕
- 化院对战强敌生科 默契配合拔得头筹
- 校领导一行看望慰问基建处全体职工
- 第七届“华夏杯”全国物理教学创新大赛 物院学子喜获佳绩
- 我校“量子密钥分发虚拟仿真实验”项目2月份实验人次排名位列全国前十
新闻公告
- 教育部网站推介我校探索推进构建大思政育人工作格局 03-16
- 校党委第六轮巡察情况反馈完成 03-16
- 校领导带队赴培训中心考察调研 03-15
- 学校开展新任分党委副书记专题培训 03-11
高考招生
- 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师范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师范大学全日制普通本专科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招生计划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