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华中师范大学 > 新闻公告 >

第三届华中学术论坛召开 聚焦新时代下的文学出版与传播

2019-10-27 0 新闻公告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新闻网

10月26日,第三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在逸夫国际会议中心二楼会议室举行。《北京大学学报》原主编龙协涛、湖北省编辑学会会长周百义、广东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金炳亮、复旦大学出版社原董事长兼社长贺圣遂、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李频、《湖北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郭康松、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评论》副主编刘金波等校外专家学者与会。我校副校长彭南生出席会议,校党委宣传部、社科处(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出版社、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与会。

彭南生从历史沿革、办学现状、学校责任等方面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总结回顾了前两届论坛所取得的成果及学校在文化传播方面所做的各项工作。对于本次论坛,彭南生从回顾历史、立足当下、展望未来三方面进行了发言。他指出,文学传播媒介和物质载体的发展与文学的发展休戚相关,文学传播的历史就是文学传播媒介的发展史。在融媒体时代,文学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网络对文学创作、文学接受以及文学传播等方面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他指出,促进文学传播,使之与时俱进,需要文化工作者们共建文学传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让中国文化在世界面前“活”起来,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中国价值,让民族文学成为世界文学。

文学院院长刘云介绍了文学院在文学出版传播方面的工作情况和取得的成就。他指出,近年来随着社会变迁,中华文化传播的能力有了一定提升,但在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井喷以及中国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的时代下,中华文化传播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他认为,做好新形势下的文学出版和文学传播,需要文化工作者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以此提升我国文学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同时,他强调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宣传介绍中国发展变化是文化传播的核心内容。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主编范军在讲话中重新强调了本届论坛的主题——文学出版与传播。他指出,文学出版与传播作为出版传播中的重要板块,不但在内容上意义重大,还可以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然而,当前的学术体系在文学出版传播方面还缺乏深入系统的、基础性的理论研究。他认为各高校仍需加强对文学出版史和传播史的研究,并列举了多个高校的学者在文学领域方面的研究成果。范军还就如何加强文学出版与传播的基本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和实务及专题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随后,来自湖北省编辑学会、广东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专家以及来自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西南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南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江汉大学等数十所高校的学者围绕媒介传播的效应、出版社制度、文学史研究、文学广告、寓言电影、女性电影的困境与突破、听觉文化、网络文学等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交流探讨。

本次论坛由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文化传播研究中心、文学院主办,《外国文学研究》《外国语文研究》《华中学术》(集刊)《出版科学》《出版发行研究》《中国出版》《现代出版》《中国出版史研究》《新闻与传播评论》《河南大学学报》《湖北大学学报》《湖北民族大学学报》杂志协办。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第三届华中学术论坛召开 聚焦新时代下的文学出版与传播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