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领导与专家学者座谈 共商大理乡愁研究院、乡村振兴研究院一体化建设
3月27日,大理乡愁研究院、乡村振兴研究院一体化建设座谈会在行政楼三楼会议室举行。校长郝芳华、校党委副书记陈迪明出席。
“大理乡愁研究院”和“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徐勇教授介绍了两院的设立背景和定位。他表示,大理乡愁研究与乡村振兴研究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互补性。为了更好整合全校资源,服务于国家和地方发展,宜将大理乡愁研究院(以下简称“乡研院”)与乡村振兴研究院(以下简称“乡兴院”)联为一体,以建设全国乡村振兴一流研究机构。“两院”一体化建设主要聚焦四项任务: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使我校成为乡村振兴研究的全国重镇;服务地方政府发展,使我校成为与地方合作并支持西部发展的全国样本;服务一流学科建设,培育我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新增长点;服务学校全面发展,成为我校汇聚整合各方力量的跨学科平台。
“乡研院”副院长陈军亚教授汇报了“乡研院”建设情况。研究院以“一坛三馆三中心”为总体建设框架,包括“乡愁中国?大理论坛”、乡愁文化馆、中国乡愁博物馆、世界乡愁微缩模型馆和乡愁理论研究中心、乡愁与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乡愁与国家治理大数据中心。在服务于大理社会发展和治理的同时,研究院也将为我校学科建设打造新的生长点。
“乡兴院”常务副院长陆汉文教授汇报了“乡兴院”的历史沿革和建设情况。该院是专门从事乡村振兴研究咨询的跨学科智库与科研平台,采取“以品牌凝聚资源、以项目锤炼团队、以业绩成就学科”的运行机制,致力于推动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发展,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主要开展乡村振兴理论研究、乡村振兴政策研究、乡村振兴监测评估、乡村振兴规划设计、乡村振兴人才培训等五方面工作。
符平教授、丁文教授、王治教授也从各自学科和学院出发,为推进“两院”建设提出了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在认真听取与会人员的介绍与汇报后,郝芳华对由徐勇教授领衔推进“两院”建设给予高度评价,并强调应将“两院”建设成为学校交叉学科发展和体制机制改革的“特区”,从经费、人才、政策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和支持。力争通过三到五年时间,将“两院”打造建设成为我国乡村振兴研究领域的“国家队”,使其成为承担学校一流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智库建设任务,承载国家重大战略和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学校办、人事部、研究生院、社科处负责人及相关学科专家参加会议。
(审读人:吴海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校领导与专家学者座谈 共商大理乡愁研究院、乡村振兴研究院一体化建设
相关推荐
- “华师·中行校园主题日”在校启动
- 注册系统湖北心理援助督导组第一阶段工作结束 服务总人次达48万
- 法学院学子在2021年国际刑事法院中文模拟法庭比赛中获佳绩
- 研究生“线上点名”主题教育示范课 为思政战“疫”赋能
- 第五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探讨新文科背景下的编辑出版与文化传播
- 饮食服务中心:继续坚守 当好防疫保障兵
- 专家学者共论“深入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
- 专家学者云端研讨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心理建设
- 华中师范大学深圳研究院揭牌成立
- 我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专题读书班开班
- 校党委副书记査道林到工会调研工作
- 校党委副书记查道林调研学校财务管理工作
- 聚焦培养国际化创新人才 伍伦贡联合研究院举行奖学金颁奖典礼
- 中国银行来校洽谈“数字华师”建设
- 学校心理学与青少年发展
- 我校召开专题会议研讨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
- 校领导带队赴渝推进市校合作并看望校友
- 第七届“文化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研讨文化与城市转型发展
- 从党史学习中汲取精神和力量——校党委副书记查道林为师生讲专题党课
- 从《解放区的天》到《不忘初心》 红色音乐主题党课开讲受追捧
新闻公告
- 教育部网站推介我校探索推进构建大思政育人工作格局 03-16
- 校党委第六轮巡察情况反馈完成 03-16
- 校领导带队赴培训中心考察调研 03-15
- 学校开展新任分党委副书记专题培训 03-11
高考招生
- 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师范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师范大学全日制普通本专科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招生计划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