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华中师范大学 > 新闻公告 >

华师留学生谈两会教育议题

2021-03-19 0 新闻公告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新闻网

3月11日,承载重大历史使命的2021年全国两会正式闭幕。就今年两会教育领域的热点议题,四位华师留学生,分享了他们的看法。

针对“教育减负”问题,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留学生阿里(Ali Nagri)认为教育内卷是当今快节奏社会中不可避免的一次激烈竞争。他在采访中说道:“内卷是教育焦虑的一个典型表现,各种形式的作业、考试以及课外培训确实给学生施加了很多压力。”同时,他十分赞同李克强总理所提出的“教育平等是所有平等中最重要的一个”这一观点。“在我看来,教育属于每一个人,不管他(她)来自农村或城市,来自贫穷的家庭或是富裕的家庭,都应该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保障每一位国民的公平受教育权利,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阿里说道。

来自数学与统计学院的留学生巴瑞(Ebrima Barry)对中国的教育体系改革颇有感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是促进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也是教育改革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教育改革不仅是传播知识的关键,也能为未来发展带来新的创新。中国的教育改革不仅使中国学生收益,同时也在有力推动世界教育体系的发展。”

此外,巴瑞对中国社会的新发展以及后疫情时代对外开放的新举措也十分关注。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中国的交通系统非常惊人。高铁的应用给中国人和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的出行带来了巨变,”巴瑞感慨,“我几乎每天都在使用支付宝,在线支付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共享单车和网上购物也方便又可靠。”

政治与国际研究学院留学生付希德(Mohamad Zreik)来自黎巴嫩,他针对两会中提出的有关接种新冠疫苗的具体举措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中国的‘春苗行动’有利于建设一个更具关怀的人性化社会。中国向黎巴嫩捐赠了十万支疫苗,黎巴嫩卫生部最近也批准了对中国疫苗的接种,这充分体现了两国深厚的友谊。”在提到两会另一项“国际旅行健康证明”的设想时,付希德认为这将有助国际旅客流动情况的管控,表现了中国政府对疫情的重视和明智决策。

今年两会正值“十三五”规划完美收官,“十四五”规划开局落子,也是2035年远景目标谋定而后动之际。两会擘画了中国高质量发展蓝图,同时倾听了人民的呼声,回应着时代关切。在祖国踏上新征程,再创新伟业之际,也让我们从这个春天出发,一同关注时事,怀揣期待,与时代同进步,共前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华师留学生谈两会教育议题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