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管阿姨:用爱为学子撑起避风港
寒假期间,不少学生选择留在华师。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把这个假期变成了漫长的留守。有这么一群宿管阿姨,她们用繁琐而辛劳的工作,无声地表达对学生的关怀和爱。
爱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华师的宿管阿姨,热心、暖心、诚心,她们用岁月诠释“服务育人”的理念,撑起了疫情防控期间留校学子的避风港。
五个小时的奔赴三个月的坚守
五个小时,近二十公里,武汉交通管制后,吴伦秀从汉口徒步走回了华中师范大学。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破了春节本该有的欢聚。2月3日,大年初十,武汉中心城区全面禁止私家车的通行,汉口与洪山区间的公共交通也被阻断,心急如焚的吴阿姨想要回到学校,只剩下徒步这个选择。晚上十点,留校学生龚丽兰看到突然出现的吴阿姨,“真的就像见到亲人一样,泪水直在眼眶里打转。”
疫情逐渐严峻,学校也完全封闭了起来,本就寂静的学校显得更加凄清。返回学校时,吴阿姨从自己家中带来了酒精、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回到宿舍见过学生后,她便投入了防疫工作当中,从每一块地板砖到每一个门把手都会仔细擦拭。一栋二十一层的高楼,完全由她一人完成清洁消杀工作,即便是武汉二月的酷寒,吴阿姨每一次完成工作都是大汗淋漓的状态。这样的清洁工作,吴阿姨每周要进行一次,而每完成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差不多也是一周。
武汉解封后,吴阿姨终于有了半个月的休息假期,谁知假期还没过完,留校的学生们再次看见了吴阿姨忙碌的身影。“同学们都信任我,喜欢我嘛,委托我帮忙的事情太多了,我也喜欢给同学们帮忙啊。”吴阿姨说这句话时,带着欢快骄傲的语气。
“能够在国四遇见吴阿姨是我们学生的幸运,吴阿姨身上有种正能量影响和感动着我们。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很多不平凡的事。用她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着我们。”留校学生任旭岚说。
以沟通为纽带 串联爱与责任
1月23日,身在武汉家中的黄志华突然接到消息:由于武汉封城,原定春节期间回学校工作的同事无法到岗工作,需要黄志华临时代班。第二天就是除夕,而彼时武汉的疫情可谓十分严重,为了照顾好留校的同学,黄志华立马返回了工作岗位。而这一去,就是七十多天。
平日里的黄志华亲切得像是每位同学的家人,经常主动邀请同学吃自己亲手做的饭菜。在饭桌上话家常既是黄志华和同学们的交流方式,也是一种生活常态。在学校采取半封闭管理模式后,黄志华格外留意学生的身体状况。“每天要按时吃饭睡觉”,“一个人出门在外一定要保护好身体”,“自己身体好了,才有机会孝顺父母和享受生活”……黄志华时常把这些嘱咐挂在嘴边,每天一遍遍提醒留校同学做好防护工作,给予同学们无微不至的关照。
除此之外,黄志华还十分关注同学们的心理状态,经常和封闭太久而产生烦躁情绪的学生及时进行沟通。“每天是否和父母通过电话”,“父母是否担心你们的身体健康”,“如果有需要及时和阿姨说”……和同学们保持友好沟通是黄志华的工作习惯,熟悉她的同学说:“黄阿姨是一个很健谈的人。”
从事宿舍管理工作十余年来,和同学们之间的每一次交流都在不断拉近黄志华与同学们之间的距离。看似寻常的叮咛嘱咐在无意间化作最坚实的纽带,串联起黄志华心中的爱与责任。
将一座“孤岛”经营成温暖的家
从三月底至今,宿管阿姨余文一直留在学校,没有过一天的休假。每天从一楼到七楼的辛勤工作,她的身影成为了国交三栋学生们这几个月以来,感到最为熟悉、温暖的一道风景线。
由于博士生、港澳生居多,国交三栋并不同于大部分已经人去楼空的宿舍。封校的近三个月里,这栋宿舍楼居住着22名学生,其中更包括一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在那段日子里,整栋宿舍的人都被定性为“密切接触者”,受到医疗机构的重点关注。余文如母亲般无微不至的关切成为了二十出头的学生们最有力的依靠。
一日三餐送饭送药,她将学生的饮食喜好牢牢记下;嘘寒问暖,疏解心肠,她和学生们打成一片;身着繁琐笨重的防护服,她默默擦去满头的汗水;风雨无阻,不离不弃,她是学生们的家人,更是支柱。
“这些学生和我自己的孩子都一般大,没什么可怕的。”新冠患者在旁人看来如洪水猛兽,避之不及。余文却用一份无言的爱,将国交三栋经营成了疫情中一个温暖的家。在她的帮助下,22名学生相互鼓励,相互扶持,共同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临别之际,学生们共同署名,给余文赠送了一张卡片。学生们亲手写下“承蒙照顾,赠祝,青春不老,芳华永驻”的祝福。饱含深情的十几个字,余文倒背如流。在她看来,这份真诚的祝福,就是宿管工作的意义。
国交三栋共有792名学生,性格各异、爱好不同。余文用同等的关心和爱意温暖他们的求学之路,包容他们的年少气盛。而今,少年们都将奔赴更广阔的天地,余文仍在原地默默守候,为即将踏入此地的人送上一份暖流。
四年复四年 宿管阿姨的“毕业季”
今年毕业生的返校格外匆忙,对于宿管阿姨来说,2020年的毕业季除了一丝冷清和遗憾,还多了一份忙碌与汗水。
最近正值毕业返校的季节,庞大的返校生数量使余文变得更加劳累了。从晨起迎接新生的朝霞,到傍晚送走落日的余晖,余文不断地重复着消毒、体温测量、出入登记这几项工作,几乎是片刻也停不下来。但她也只是用“累一点”、“忙一点”来轻轻带过。不能返校的学生毕业答辩急需学科资料,余文仔细整理好,一张张拍照发送。有位学生事后给她发来了微信,“我在华师读书十年,你是我碰过最温暖、最好的阿姨。”
晚上十点多,国交四栋的留校学生任旭岚出门打水时,看见吴伦秀带着遥控器在楼道里挨个检查宿舍。毕业生返校工作开始,吴阿姨开始了无限期的加班:学生宿舍的两次消杀,楼道电梯的清洁工作等。待这一切工作完成后,她还要挨个检查房间,以免学生离校后空调电器等没有关闭。
宿管阿姨的关怀也被毕业生们默默地记在心里,临近毕业,他们用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阿姨的爱。十几年来,黄志华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每当看到学生们在寝室里留下“阿姨辛苦了,谢谢阿姨”的字条;每当学生们笑着和她说“下次见面一定请阿姨吃饭”时,黄志华心里总有些不舍。她说:“他们都是我的‘孩子’。相处得久了,感情就越来越深了。即便过了很多年,我还是能想起他们很多人的相貌。”
将心比心,以诚待人,华师宿管阿姨们用最朴实的方式,传达着华师人的爱与责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宿管阿姨:用爱为学子撑起避风港
相关推荐
- 真抓实干帮牟定 脱贫攻坚再发力
- 进入汛期,这些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要懂得
- 2021年校运会闭幕 数学与统计学学院再谱华章
- 学校纪委召开全委会 强化警示教育
-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21年第9次集体学习
- 城环学子入围第12届全国海洋知识竞赛总决赛
- 我校召开党外代表人士“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 主题教育学习交流会
- 华中师范大学第六十九次学生代表大会、第三十一次研究生代表大会召开
- 【疫情防控】新闻传播学院党委凝心聚力 师生铁肩担道“战”疫情
- 我校首次开展学科教学国际师资培训 南非中小学业务骨干教师培训班开班
- 人工智能教育学部2021年务虚会谋划“十四五”事业发展
- 《王先霈文集》出版研讨会举行
- 首届“乡村振兴·武汉会议”举行 华中师范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揭牌
- “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建设的历史、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举行
- 我校在“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湖北省决赛中荣获多个奖项
- 我校扶贫工作获湖北省表彰
- 我校与咸宁市咸安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体院女子800米开跑 李青容拔得头筹
- 校领导赴化学学院开展校友工作专题调研
- 校党委中心组举行2020年第5次集体学习
新闻公告
- 教育部网站推介我校探索推进构建大思政育人工作格局 03-16
- 校党委第六轮巡察情况反馈完成 03-16
- 校领导带队赴培训中心考察调研 03-15
- 学校开展新任分党委副书记专题培训 03-11
高考招生
- 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师范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师范大学全日制普通本专科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招生计划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