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华中师范大学 > 新闻公告 >

【疫情防控】化学学院云端晚点名 千人同上一堂防疫卫生课

2020-03-16 0 新闻公告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新闻网

为更好地帮助化学学院学子了解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情况,积极做好防疫卫生学习,3月15日晚七点,“千人同上一堂防疫卫生课——化学学院本科生晚点名主题教育”在bilibili直播间准时开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张必科应邀在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会议室通过云端远程连麦,为同学们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人类的又一次大考》线上专题报告。副校长李鸿飞、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夏江、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公室袁皓以及本科生院、校医院、化学学院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出席报告会。

为确保本次以“生命健康教育”为主题的晚点名主题教育活动取得实效,化学学院专门面向各年级本科生开展了两次问卷调查,共计收到有效问卷800余份,将同学们对当前防疫工作及开学返校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及时将结果反馈给市疾控中心和校医院,供专家确定专题报告方向及内容。

李鸿飞在致辞中指出,一次不平凡的晚点名和线上集结,正是一堂特殊的思政课。他用“致敬”“致谢”“期待”三个关键词,向逆向而行、浴血奋战的一线医护人员的职业操守、专业精神、高尚行为表示由衷敬意,向张必科教授为帮助武汉市做好防疫救治工作所做出的重要贡献表示特别敬意;向积极参与支持我校防疫工作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致谢,感谢大家在疫情期间的辛苦付出;向云端那头的同学们提出期待,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大家重回美丽的桂子山。

专家报告阶段,张必科教授从“人类曾面临的大考”入手,深入浅出地向大家依次介绍了新冠病毒的病原学特征、致病机理、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等专业知识;结合当前传染病防控策略和传染病控制关键环节,介绍国家应对疫情所进行的阻击战和防御战,形成了群防群控的中国经验,凝聚了同心抗“疫”民心,建立了体制优越的信心;通过介绍“两控、抓牢三条生命线、坚持四个措施、守住三个重点”的主要防控措施,强调只有全社会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各方力量作用,才能取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胜利。

针对前期调研问卷中较为关注的问题,张教授从“开学前、返校途中、返校后”三个阶段,从“居家、返校途中、返校首日、正式开学后”四个方面,详细告知大家如何做好自身防护,还针对如何选择口罩、佩戴口罩、正确洗手、正确消毒等内容进行了温馨提示。

提问互动环节,张教授就“宿舍公用物品如何进行定期消毒”“宿舍如何进行消毒”“境外疫情输入情况及如何控制”“疫苗的研究情况及投入使用时间”“开学后如何食堂就餐、教室上课”“高校何时可以正常开学”等问题,现场为同学们答疑解惑。

报告会后,副院长、党委学工部部长韩君华希望同学们在疫情期间能够有所作为,坚持完成学业,保持身体健康,保持良好心态,将自身调整到最好状态,等待重返校园。校医院党委书记邓书记勉励们同学们应在灾难中学会反思,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校医院会竭力为师生健康“保驾护航”。

化学学院党委书记邱宝国表示,当前正是疫情防控关键的决战决胜阶段,此次以“生命健康教育”为主题的线上报告是对同学们进行生命教育的难得机会。对战“疫”期间大学生思想主题教育方式方法的转变具有深刻意义,值得进一步探索。今后,化学学院将继续围绕“理想信念教育、生命健康教育、忧患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感恩教育”等主题开展晚点名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正确认识、科学理性应对疫情,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并在疫情防控的实践中感受中国力量和民族精神。

化学学院2016级本科生童添翼听完报告后感慨良多:“在抗击疫情到了关键的决胜阶段,开展这样一次别开生面的点名活动意义非常。在听取了专家和老师们对防疫工作的悉心指导和答疑后,我对疫情和防疫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坚定了信心。疫情爆发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可以置身事外,这次疫情是举国上下的考验和磨炼。因为疫情,我们原有的生活秩序被打乱,没办法正常开学,但越是在逆境之中,越要学会珍惜,学会感恩,学会反思。在严峻的考验中,我更体会到家人之间的爱与依赖,学校师生之间的关怀与信赖,以及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疫情中,我们要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正确的方式去应对,传递正能量,与此同时,更要认识到青年一代的使命和责任,不放松自我能力和境界的提升,不放松思考,不放松学业。”

本次活动由校医院、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层卫生协会高校分会主办,化学学院承办。专题报告观看人数最高值达到近两万人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疫情防控】化学学院云端晚点名 千人同上一堂防疫卫生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