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E刊“农业食物系统中磷的可持续利用”专辑出版
本网讯 《农业科学与工程前沿》(英文,FASE)在11月下旬出版了2019年第4期专题为“农业食物系统中磷的可持续利用”专辑。本次专辑特邀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刘学军教授为组稿专家,在他的组织带领下有12篇优秀文章成功在FASE发表。
专辑封面
专辑概述
“农业食物系统中磷的可持续利用”专刊的要点
磷(P)是植物和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上所有其他生命的必需元素。但是,磷是一种分布不均的不可再生资源。在农业食物系统中,磷以化学磷肥或动物粪便的形式排放到农田用于生产食物、饲料和纤维,然后被动物和人类利用。尽管一部分磷作为有机肥回到作物生产中,但还有大量的磷被释放到环境中,造成严重的污染或富营养化问题。因此,如何闭合农业食物体系中的磷循环,已成为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和环境安全的重大挑战。这一期专刊的重点是农业系统中磷的可持续利用,包括12篇综述和研究论文,覆盖了较为广泛的主题,包括磷资源、植物和动物系统中磷素使用、磷循环和生态环境等。
在农业系统中磷的可持续利用方面,申建波教授等人概述了整个磷供应链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从磷矿开采到餐桌的系统解决方案,包括磷肥生产、作物对磷的吸收利用、动物对磷的利用、流域尺度的磷流动与管理。基于整个供应链的磷管理的类似想法,Mueller教授和张福锁院士系统地介绍了一个由霍恩海姆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共同主持的一个新获批的中德国际研究培训项目“AMAIZE-P”(中德玉米基食物-饲料-能源系统对有限磷资源的高效利用)。该研究小组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旨在通过调整磷的利用率和(再)循环利用玉米作为食物、饲料和能源的多用途,实现高生产力和高磷利用效率。该国际项目还提供了一个可以让双方博士生进行系统创新和跨学科创新培训的良好案例。
为了有效利用农田中的磷资源,Blackwell教授等人介绍了一系列可以提高磷肥使用效率的方法,包括研发可以解决磷供应有限的不同磷肥,以及可以利用土壤中不同磷素形态的植物。李海港教授等人的研究论文调查了来自不同地区的不同类型有机肥中植物有效磷组分的变化,这对中国有机肥中磷的利用有一定指导作用,可以了解作物生产中有机肥磷的有效性及其潜在的环境风险。此外,冯固等人和王瑞等人在两篇综述文章分别介绍了通过提高土壤中磷的有效性、植物对磷的吸收和利用效率来提高中国作物和蔬菜系统中磷利用效率的几个关键策略。Ludewig等人的研究进一步强调了根系构型和根际过程对磷吸收效率的重要性。此外,李东东等人总结了高效磷玉米的表型、遗传和分子特征,并结合这些有利特征和潜在基因/等位基因提出了相应的磷高效育种策略。
对于动物系统中磷的使用,马秋刚教授等人描述了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家禽如何通过适用玉米基饲料来满足其对磷的需求。玉米籽粒中磷的有效性较低,因为大部分磷以植酸的形式存在,而在没有植酸酶情况下,植物不能吸收利用植酸磷。Roelcke等人介绍了由一个业已完成的中德合作项目(2009-2011年),即围绕中国有机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提出综合策略和解决方案。为了消除集约化养殖业和小农户生产、牲畜密度和耕地面积之间的不匹配,迫切需要一种创新型的种养一体化耦合系统。
从废水中回收磷还有助于闭合农业系统中的磷循环,并将环境中磷的损失降到最低。薛晴等人根据目前的技术和政策,系统比较了中德两国从富磷废弃物中回收磷的现状,为提高整个供应链中磷的总利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最后,Nino-Savala等人回顾了由于过度使用含镉磷肥而造成的镉污染问题和挑战,并建议对整个基于磷链中镉积累进行进一步研究。
作为特邀编辑,我们要感谢所有作者和审稿人对《农业食物系统中磷的可持续利用》这一FASE专刊的宝贵贡献,以及FASE编辑团队的宝贵支持。
专辑组稿专家
刘学军,博士,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青和万人计划入选者。他是国家大气污染防治公关联合中心大气学术委员会 (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总体专家组)成员及国家大气重污染攻关联合实验室首席专家,东亚氮倡议INI委员会委员,中国土壤学会氮素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养分循环与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农业资源利用专业委员会委员,《Journal of Arid Land》和《生态学杂志》编委。先后在Science、Nature和PNAS等国际英文期刊发表SCI论文130余篇,论文被引5600余次,H-指数41。主要研究方向:氮素循环与全球变化,重点开展氮素循环、大气沉降、农业氨减排及绿色生态环境方面研究。
期刊简介
Frontier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简称FASE,2014年2月创刊,是由中国工程院、中国农业大学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一种国际化英文季刊。
FASE旨在为农业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论文发表与学术交流的国际化平台,服务对象包括两院院士和国内外的研究人员,内容涵盖农业科学、农业技术/工程、农业经济、农业政策及管理等可促进当前与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学科。
FASE 刊承担着面向国内外科研工作者,报道农业科学与工程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进展,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发展,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学术影响力等重要使命。所录文章包括综述(Review)、研究论文(Research article)、学术快报(Letter)、数据(Data)、评论(Comments)、观点(Perspectives)、科学新闻(Science News)等,特别注重刊登农业科学与工程发展前沿学科及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成果。
专辑链接:http://journal.hep.com.cn/fase/EN/2095-7505/current.shtml
FASE网址:http://journal.hep.com.cn/fase
投审稿平台:https://mc.manuscriptcentral.com/fase
(请关注FASE公众号和官网了解最新动态)
关注FASE微信公众号
关注FASE官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FASE刊“农业食物系统中磷的可持续利用”专辑出版
相关推荐
- 学校召开农业工程学科建设第三次研讨会
- 后勤基建党委创新开展沉浸体验式党日活动
- 草业学院工会组织召开“三八”国际妇女节座谈会
- 读原文学原著悟原理丨党委举办第二期党史学习教育读书班
- 我校召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与农业发展对策专家座谈会
- 理学院数学系教工两支部联合开展“学党史,忆征程”党日活动
- 整改进行时 | 校史文化育人 档案与校史馆开展弘扬革命传统活动
- 生物学院组织师生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
- 龚元石会见四川新津县委书记唐华
- 学党史 办实事 | 后勤保障处开展西校区主干道修缮平整工程
- 同心战“疫” | 疫情防控高举党旗 主动担当践悟初心——农学院种子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研究生党支部疫情防控工作实录
- 我校24名师生受邀到现场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
- 毕业季·毕业记 |CAU合欢花开(一)
- 中国农业大学举办全国农林类高校疫情期间实质等效教学模式研讨会
- 学校关工委召开2019年度工作会
- 寿光市菜博会组委会一行来我校交流调研
- 我校13人入选博士后“博新计划”和“国际交流计划”
- 致敬榜样——优秀党务工作者事迹
- 市政协与市委统战部联合召开议政会 李保国、芮玉奎做重点发言
- 人发学院召开党员大会 选举产生新一届学院党委委员
新闻公告
- 新理念、新体系、新办法——学校奖学金改革解读 10-26
- 2021年动物环境与福利化养殖国际研讨会隆重开幕 10-23
- 我校举办2022届秋季首场大型毕业生招聘会 10-22
- 动物医学院开展116周年校庆系列校友活动 10-22
- 广西连续第十年定向我校选调优秀毕业生 10-22
- 首期“石榴大讲堂”暨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研讨会召开 10-22
- 理学院举办《明理讲堂》系列报告加强教职工理论武装 10-22
高考招生
- 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2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3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