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与农业发展对策专家座谈会
本网讯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研究探讨在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战略背景下,农林业领域面临的挑战、机遇以及农业战略对策,7月14日,我校国家农业科技战略研究院(下简称“战略院”)在香山酒店组织召开了“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与农业发展对策专家座谈会。邀请来自我校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4位专家参加会议。会议由我校战略院院长高旺盛进行主持。
高旺盛首先做了主题引导发言,指出要站在国际视野、国家全局角度深刻认识党中央提出的“双碳”战略决策。“双碳”战略是发展中大国向全世界的庄严承诺,是未来40年中国发展之大变局的大趋势,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的重大任务,农林领域在这其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但目前在农林领域还没有形成相对统一的战略认识和技术路线图。此次座谈会试图就农林业在“双碳”战略中的定位、农业碳中和的技术路径及相关差异化政策等进行讨论。
我校资源环境学院院长、教授崔振岭系统分析了种植业“双碳”目标的若干技术潜力,并建议国家要启动农业固碳减排与粮食安全协同科技攻关专项,加强农业全链条固碳减排技术创新与技术支撑并推动创新体制机制,最终落实农业碳达峰碳中和方案。
中国农业科学院资源与环境所研究员曾希柏认为,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实际上就是将大气中的CO2转换为人类生活所需的食物和纤维素的过程,总体上应当是“碳汇”功能为主。在“双碳”战略的大背景下,要把农作物新品种选育、改良培肥耕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及强化农业水肥管理等作为实现碳中和农业的重要措施。
我校农学院教授陈阜对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及其发展前景进行了阐述,并从两个实践基地项目结果来看,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基本实现了作物生产固碳减排、稳产增产、提质增收“三赢”目标。气候智慧型农业不仅是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且可以作为融入国际化的一种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未来在我国发展潜力巨大。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张卫建对粮食安全与“双碳”目标的冲突与协同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实现粮食安全目标下农业碳中和的途径。他认为,我国农业碳达峰的峰值与时间主要取决于畜牧业发展满足我国人民生活消费水平的程度,而农田系统的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则主要取决于农田温室气体减排水平以及农田固碳能力。
中国林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储富祥对森林碳汇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森林是一个庞大的碳库,而木质林产品除具有直接的碳储存效用外,还具有替代能源密集型产品或直接替代化石燃料能源所带来的间接减排效用。在“双碳”背景下,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扩大森林面积、提升森林质量、推动碳计量标准与固碳机制等。
内蒙古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韩国栋对草原碳中和研究进展做了交流,并建议草业领域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持续推进保护草原生态,加强科技创新,增加草原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我校动物科技学院教授赵广永对反刍家畜产生的气体加重地球的温室效应展开了论述,并建议未来从提高奶牛生产性能、调控瘤胃内环境和降低粪便中温室气体产生等几个方面降低反刍动物养殖业温室气体排放量。
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孙志刚分析了中低产田农业增碳减排路径,认为华北平原经过几十年的综合治理,既提高了农田粮食生产能力,也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储量。建议要通过农业科学、生态学、地理学等多学科交叉,进一步加强中低产田治理和分区分类施策,实现固碳减排。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杨贵军认为农作物生产养分精准管理、农作物生产施药精准管理、农机作业智能管理等都是智慧农业助力固碳减排的手段。建议相关部门在“双碳”的大背景下,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系统监测网络、实现农业生产过程智慧化、推进农产品流通过程智慧化。
我校土地科技学院教授孔祥斌就“双碳”背景下中国耕地土壤固碳现状进行分析,建议未来开展精细化耕地土壤固碳现状调查、构建耕地土壤固碳监测网络、构建全国耕地土壤固碳数据中心云、边缘云、提倡综合性评估耕地土壤固碳潜力并进行立体化耕地固碳空间管理。
高旺盛总结讲话认为,此次主题性座谈会虽然时间较短、规模较小,但通过交流,大家对“双碳”目标下的农林业的战略地位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对实现碳中和的技术路线图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并讨论了对农林业实行差异化的科技创新政策、农林碳管理政策、碳交易政策以及绿色金融政策。大家一致同意要在此次座谈会基础上形成关于“双碳”农业发展的重大建议报告上报有关部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召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与农业发展对策专家座谈会
- 上一篇:我校与烟台市涉农企业召开科技合作交流会
- 下一篇:我校与重庆市签署科技战略合作协议
相关推荐
- 人发学院中标“中部区域县、村脱贫攻坚经验总结”科研项目
- 农学院获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
- 姜沛民、孙其信带头讲授“形势与政策”课
- 国奖青年 | 鲁兵:科研无捷径,惟勤能补拙
- “新时代农村基层党建高端论坛”成功举办
- 张东军一行赴平谷专题调研科技小院建设工作
- 信电学院邀请赵春江院士为2020级新生开讲入学第一课
- 中国农业大学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给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的回信
- 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领导会见我校南南学院名誉院长李小云 高度赞扬我校在坦工作
- 全国农科博士后学术论坛在我校举行 聚焦农业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 同心战“疫” | “停课不停学” “知行”团校学习不掉线
- 同心战“疫” | 资环学院开展“投身基层,战疫有我”国家安全教育日志愿防疫交流会
- 学校召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专题会
- 人才强校 | 张戈丽副教授在稻田与大气甲烷浓度时空变化关系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 动科学院开展喜迎116周年校庆系列活动
- 党委常委会召开第2019-40次会议
- 教育部党史学习教育第一巡回指导组深入马克思主义学院检查指导
- 邯郸市委领导到曲周实验站调研
- 聚焦畜禽养殖信息化 2020智慧畜牧业亚洲论坛在我校开幕
- 整改进行时 | 人发学院:创新方法更新理念 学深悟透融会贯通
新闻公告
- 新理念、新体系、新办法——学校奖学金改革解读 10-26
- 2021年动物环境与福利化养殖国际研讨会隆重开幕 10-23
- 我校举办2022届秋季首场大型毕业生招聘会 10-22
- 动物医学院开展116周年校庆系列校友活动 10-22
- 广西连续第十年定向我校选调优秀毕业生 10-22
- 首期“石榴大讲堂”暨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研讨会召开 10-22
- 理学院举办《明理讲堂》系列报告加强教职工理论武装 10-22
高考招生
- 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2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3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