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论坛 | 汪洋:传师承 守初心 育英才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感谢学校与领导的信任,让我有幸站在这里。今天是第37个教师节,我谨向所有老师们致以最真诚的节日祝福与最崇高的敬意!
自2006年考入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至今我已与农大结缘15年。从学生到老师,从青年到中年,看着台下优秀的同事们,今天有两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首先,坚定目标,脚踏实地。从博士阶段开始我便跟随导师沈建忠院士从事细菌耐药性方向的研究,当时,细菌耐药已成为人类健康的一个重大威胁,但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动物源耐药细菌会通过环境或食品传播给人,而且动物源细菌耐药性问题还鲜有人关注,我国的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状况也无底可循。是沈老师一直坚持向国家管理部门就耐药性防控多次建言献策,并带领团队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用了10多年时间,我们团队构建了涵盖26个省(市)近70万条数据的动物源细菌耐药性数据库,揭示了多种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机制,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首次发现了介导医学临床“最后一道防线”药物多黏菌素耐药的可转移基因,明确了养殖业使用多黏菌素对人类健康的潜在风险,推动了世界卫生组织和包括我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对多黏菌素使用政策的调整。我们团队的另一个研究方向是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检测,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成为中国最大的食品安全事件,严重危害了国人的食品安全与健康。在当时,全世界都没有现场快速检测三聚氰胺的手段,我们团队基于前期十余年的沉淀和技术攻关,在全国第一个研发出了通过科技部、国家质检总局和农业农村部三部委专家现场评估的三聚氰胺快检产品,只需要几滴奶,3-5分钟即可准确判定结果。在此之后,我们团队更与国内同行一起多年如一日的拼搏,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使得残留快检产品国产化占比从十几年前的不到10%,到现在将近90%,积累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使得养殖加工企业可以大幅降低成本进行更广泛的检测,对于保障国人餐桌上的食品安全意义重大。都是十多年,都是团队几代师生的共同奋斗,从当年前辈们带着我们干,到他们和我们一起带着学生干,再到我们的学生也开始当老师带学生继续干,实验室几代人坚定目标,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其中的艰辛,相信每一位科研工作者都感同身受,就是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使我们慢慢把细菌耐药性和动物源食品安全检测都做到了世界领先地位。前辈们行胜于言,他们把这种精神内化在每一次相处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老师们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我们,我们的学生也同样耳濡目染,懂得如何做人做科研。因此,我们必须以身作则,坚定目标,不要犹豫不决;要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把农大人扎实做事、踏实做人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
其次,坚定信念,为党育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所在的基础兽医系教工第二党支部依托于药理学与毒理学教研组而设立。在党支部里,有见证了新中国站起来的退休党员教师朱蓓蕾,有见证了国家富起来的前辈党员教师沈建忠院士和肖希龙教授,以及见证了中国强起来的“80后”、“90后”青年教师。一代代支部党员和教师骨干始终如一搞教学、做科研、促发展,形成了浓厚的党建氛围和学术氛围,打造出一支政治强、业务精、敢担当、作风正的高素质专业化党员教师队伍。2017年,我接过接力棒成为了党支部书记,与全体党员一起构建“党建+N”模式,努力把“N”覆盖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等全方面。支部牵头多次承办学院党员先锋论坛,活动吸引了一千余人次师生参加;在“全覆盖 双提升”大学生党建工程中,支部老师们陪着共建本科生同学们走过大四、大五这升学、就业压力最大的两年;党支部牵头整个教研组共同承担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19门,年均课时量达380学时;支部党员为助力青年教师发展和成长还牵头组织学院青年教师学术沙龙,支部骨干党员教师带头主讲,两年来开展了30余期;2020年初新冠疫情肆虐,沈建忠院士面向全校主讲“云端第一课”,并在教育部微言教育平台向全国科普《人与动物间的和谐相处之道》;一名留学归国青年教授在疫情期间深受感召主动提交入党申请书,今年发展成为预备党员。在支部党员老师们的潜移默化中,学生们更是不甘落后、积极奉献,培养出一大批工作在国家海关、检验检疫所和高等院校的行业人才。5年来,支部内也培养了包括教育部人才项目特聘教授在内的5人次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018年党支部还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并在去年底顺利通过了验收,我本人有幸在2020年获得“北京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沈建忠院士在今年建党100周年之际获得“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师者传道也,因此,我们作为教师、作为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才能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借此机会我也想感谢我的导师沈建忠院士、感谢我们的整个团队,更要感谢农大提供给我们这么好的平台和成长的空间,与国家的培养相比,我们回报给社会、给人民、给国家的都还太少。作为一名中青年教师,一名双带头人工作室的党支部书记,未来我将更加努力锤炼党性,提升本领,在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中,明辨是非曲直、增强自我定力。秉承“解民生之多艰 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把握国家需要,实学实干、追求卓越,努力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
谢谢大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立德树人论坛 | 汪洋:传师承 守初心 育英才
相关推荐
- 国家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智库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智库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 党委常委会召开第2019-42次会议
- 党委常委会召开第2020-27次会议
- 党委常委会召开第2021-01次会议
- 乡村建设应注意“和而不同”
- 北京市2022年度定向选调和“优培计划”宣讲活动在我校举行
- 信电学院联合工院开展“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主题团课
- 研究生院召开视频会议 研讨春季学期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
- 同心战“疫” | 孙思远:我是党员我先上
- 草业、动科、动医三院联合开展《民法典》专题学习会
- 孙其信会见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国强一行
- 图说|我校党史学习教育月度工作进展
- 同心战“疫” | “战疫有你,温暖有我”动科学院暖心抗疫
- 我校紫花苜蓿种子搭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归来
- 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领导会见我校南南学院名誉院长李小云 高度赞扬我校在坦工作
- 吴常信院士荣获我校首届“立德树人卓越成就奖”
- 孙其信校长开展专题研究 推进“奋进攻坚行动”
- 理学院开展入党积极分子专题培训 提升党员发展质量
- 资环学院召开2021年春季全院教职工大会
- 信电学院召开关工委工作会议
新闻公告
- 新理念、新体系、新办法——学校奖学金改革解读 10-26
- 2021年动物环境与福利化养殖国际研讨会隆重开幕 10-23
- 我校举办2022届秋季首场大型毕业生招聘会 10-22
- 动物医学院开展116周年校庆系列校友活动 10-22
- 广西连续第十年定向我校选调优秀毕业生 10-22
- 首期“石榴大讲堂”暨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研讨会召开 10-22
- 理学院举办《明理讲堂》系列报告加强教职工理论武装 10-22
高考招生
- 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2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3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