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俊教授指导的许瑞轩博士研究成果“苜蓿套种青贮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技术”通过2021年农业农村部重大引领性技术遴选
本网讯 近日,2021年农业农村部重大引领性技术正式发布,10项重大引领性技术通过遴选。其中,我校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张英俊教授指导的博士生研究成果“苜蓿套种青贮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技术”入选。
张英俊教授研究生团队此项技术将苜蓿和青贮玉米套种,在春季进行苜蓿干草生产,夏季在苜蓿行间套种青贮玉米,并于秋季玉米收获季一同混收青贮玉米和苜蓿,实现苜蓿和玉米优势互补,提升系统生产力和土地利用率,缓解奶业发展需要的优质苜蓿干草长期依赖进口的问题。
据介绍,农业农村部自2017年起组织开展重大引领性技术集成示范工作,共围绕粮食高效生产、农业防灾减灾、绿色生态种养,耕地质量提升等方面集成示范相关技术30余项,为引领产业升级换代,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根据《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关于征集2021年农业农村部重大引领性技术的通知》要求,各有关单位重点围绕稳粮增产增效、耕地质量提升等方面进行了推荐,经形式审查、行业主管部门评议和专家遴选而获评。
我国的华北、华中和西北部分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冬小麦-夏玉米产区,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占全国70%和30%以上,同时也是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其中奶牛的存栏量占全国30%。张英俊教授介绍,虽然目前70%以上的玉米用于饲用,但反刍动物饲养必需的优质饲草一直供应匮乏,该地区每年进口的苜蓿干草达100万吨。此外,冬小麦夏玉米水资源耗费高,地下水位下降严重,过度氮肥的施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紫花苜蓿是奶牛养殖中必不可少的优质蛋白饲草,产量高、品质好,并具有强大的生物固氮能力。但在上述地区,由于雨热同季,苜蓿的夏季生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高温高湿会导致苜蓿产生“夏眠”现象,且病虫害危害严重,产量和品质大幅降低;并且雨季收获晾晒困难,损失可达30-40%。虽然夏季光雨热资源丰富,但苜蓿无法充分利用。而青贮玉米作为C4植物,则可以和苜蓿实现季节上的充分互补。
该技术最早于2008年由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衡水试验站刘贵波站长提出,张英俊教授派出研究生进行指导,在衡水试验站的协助下,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凝练,在生产各环节不断集成和完善,形成了完整的技术规程,全程机械化。此项技术即为在相对凉爽干燥的春季进行紫花苜蓿生产,收获两至三茬后在苜蓿行间套种青贮玉米转为青贮玉米生产,并在玉米收获季一同混收青贮玉米和苜蓿制作青贮饲料。其技术的先进性体现在国内外率先建立玉米紫花苜蓿套作模式并形成成熟技术方案;发挥了两种饲草最大的生产潜力;提高了土地和光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水氮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压力。
在“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和“粮改饲”项目的推动下,目前该区域的紫花苜蓿种植面积发展为50万亩左右。未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中,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地将发展150万亩紫花苜蓿,同时技术还可辐射至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更加严重的湖北、湖南和安徽等地区。
本技术与单作紫花苜蓿和单作青贮玉米相比,4年平均总产量达到21.09吨,较苜蓿单作和青贮玉米单作分别提高了31.1%和27.7%。4年平均土地当量比达到1.27,说明该套作系统的土地利用效率高于单作系统27%。苜蓿在春季单作期间的产量与单作苜蓿无显著差异,这也是该技术的重要前提。
2014年在河北深州、武强县等地进行小面积示范,不断完善配套技术。
2016年在山东济南、青岛、河南郑州等地进行联网示范。
2017年在陕西府谷县、关中地区推广2100亩,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应用。
自2011年至今,核心技术的研发和示范在河北省深州市护驾迟镇进行,同时在河北衡水枣强县、武强县、山东东营、青岛、河南郑州等地小面积示范。自2017年,在陕西府谷县、关中地区推广2100亩,单位面积饲草产量增加16%,综合经济效益提高15%以上,带动区域内主栽饲草及配套模式应用,有效改善生产上优质饲草料缺乏和种植业结构单一、效益低下的问题,并辐射带动了周边地区应用。
当得知“苜蓿套种青贮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技术”入选2021年农业农村部十大重大引领性技术时,博士生许瑞轩无比激动和自豪。她说:这是对我5年博士生涯最大的肯定。许瑞轩表示,我的导师张英俊教授一直奉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课题组也坚持做“最接地气”的研究。感谢张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实验室同学们的帮助,虽然大田试验周期长、工作量大,但艰辛和汗水过后则是丰收的喜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张英俊教授指导的许瑞轩博士研究成果“苜蓿套种青贮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技术”通过2021年农业农村部重大引领性技术遴选
相关推荐
- 机关处级干部党史学习教育第七组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 “乡村振兴与节粮科技”中外青年人文交流系列活动圆满收官
- 资环学院组织师生党员前往卢沟桥开展“学党史,牢记初心使命”实践学习活动
- 西南大学副校长王进军带队来访我校
- 发展规划处党支部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
- 同心战“疫” | 模式动物重大设施建设办公室疫情防控和复工准备两手抓之二:工作不停摆、防疫不松懈
- 开学典礼 | 叶林依:选择农大 始于初心
- [特写]农大人心中的新地标:首家国家饲料博物馆
- 我校与贵州大学签署部省合建对口合作协议
- 学党史 办实事 |资环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师生前往西樊各庄村开展“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献礼党的百年华诞”实践调研活动
- 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
- 继教学院党支部组织参观“玉汝于成——脱贫攻坚伟大事业中的中国农业大学”主题展览
- 同心战“疫” | 就业服务不打烊,毕业生用人单位岗位数量线上保供应
- 孙其信校长会见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李杰一行
- 2021年7-9月,这些媒体农大你不容错过(一)
- 祖国,让我们为您献上生日祝愿!
- 国奖青年 | 耿芳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 理学院举办2020年全国优秀大学生“云端夏令营”
- 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绿色发展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 工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参观“热血铸国魂”革命英烈展
新闻公告
- 新理念、新体系、新办法——学校奖学金改革解读 10-26
- 2021年动物环境与福利化养殖国际研讨会隆重开幕 10-23
- 我校举办2022届秋季首场大型毕业生招聘会 10-22
- 动物医学院开展116周年校庆系列校友活动 10-22
- 广西连续第十年定向我校选调优秀毕业生 10-22
- 首期“石榴大讲堂”暨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研讨会召开 10-22
- 理学院举办《明理讲堂》系列报告加强教职工理论武装 10-22
高考招生
- 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2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3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