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农业大学 > 新闻公告 >

“乡村振兴与节粮科技”中外青年人文交流系列活动圆满收官

2021-10-11 0 新闻公告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新闻网

本网讯 “零饥饿,零贫困”!伴随着中外青年们洪亮的口号,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立项,我校主办、吉林农业大学协办的“乡村振兴与节粮科技”中外青年人文交流系列活动于10月10日圆满收官。

本次活动旨在落实习近平主席向国际粮食减损大会致贺信和给北京大学留学生们的回信精神,通过中外青年人文交流推进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型。

活动自7月5日启动,依托我校为秘书处的“一带一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携手国内外75所成员院校,组织近150名来自26个国家的中外青年学生、青年教师和专家学者举办“节粮与国际减贫”线上主题报告、“乡村振兴与节粮科技”线下研讨会、主题展览、专题采访和“未来果园、智慧农场与科技小院”实地调研等系列活动。

(一)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指导

7月23日,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杜柯伟主任为本次活动发来视频致辞,他表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要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业科技尤其是节粮科技重任在肩,同时也是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

(二)“一带一路”农科教联盟第四届年会

9月24日,由我校担任联盟秘书处的“一带一路”农科教联盟第四届年会暨“一带一路”国际减贫与乡村振兴合作交流论坛在线上成功举办。大会由我校与吉林农业大学联合主办,我校副校长杜太生、吉林农业大学校长冯江、吉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举树明发表致辞,对此次中外青年人文交流活动的意义、主题和形式给予肯定,国内外联盟院校近百人参加会议。

(三)“节粮与国际减贫”主题报告

9月24日,活动邀请吉林农业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院长徐秀丽教授分别做“食用菌在中国减贫和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中国国际发展实际与学科建设70年:现实与挑战”两个线上主旨报告。

(四)“乡村振兴与节粮科技”研讨会

9月28日,我校杜太生副校长发表致辞,消除贫困是全球性、长期性难题,中国在三十多年的减贫与保障粮食安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宝贵经验,这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希望大家借助留学中国的独特经历和农业教育科技方面的专业优势,共同探索乡村振兴与节粮减损新路径,携手为全球实现零饥饿、零贫困目标贡献力量。

活动还邀请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焦小强以“科技小院:多主体共同参与实现粮食安全”为题作专题报告。报告从“什么是科技小院”“科学家与农民共同参与粮食安全”“科技小院与非洲农业发展”三方面出发,用详实的数据和生动的图片全面介绍了科技小院对于实现粮食安全所作出的具体贡献。

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的BERNARD NTEZIMANA,南京农业大学的SAMUEL MBUGUA NYAMBURA,云南农业大学的ADHLTA SRL PRABAKUSUMA,四川农业大学的DUR E SAMEEN,吉林农业大学的EMMANUEL ATARI SIMPLISIO OLIHA, 中国农业大学的GABRIEL KANUTI NDIMBO和NGULA DAVID MUTTENDANGO 7名国际学生代表分别发言,结合所在国家的农业现状,围绕乡村振兴、节粮科技、粮食政策等方面交流研讨。

(五)“乡村振兴与节粮科技”主题展览

1、北京平谷专题展览。7月5日-8月31日,活动以“乡村振兴与节粮科技”为主题向国内外联盟院校公布调研题目并征集了67份调研作品,经专家评审,43份作品入围展览。9月28日,入围作品以海报的形式在活动现场专题展出,80余名国际学生和专家学者到现场参展,7位学生作品获得优秀奖鼓励。展览不仅宣传了我国乡村振兴的发展成果,还展示了涉农院校在农业节粮领域的政策和科技建议。

2、吉林农业大学专题展览。入围的43份作品同时于9月27日至10月10日以海报的形式在吉林农业大学图书馆大厅专题展出,展览吸引了吉林农业大学中外师生的广泛关注,经初步统计,每天约有1000人次对展览驻足参观。

(六)“未来果园、智慧农场与科技小院”实地调研

9月28日,中外青年学生和专家学者80余人赴北京平谷区未来果园和智慧农场农业实地调研。同学们体验了无人驾驶喷雾剂、电动采摘平台、传感技术等智能机械与技术,对通过较少农民劳动力,提高作业效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实践。在现场与农业技术人员共同研讨 “科技节粮与粮食安全”。

(七)“乡村振兴与节粮科技”专题采访

9月28日,活动期间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对7名参与活动的学生进行了专题采访,内容围绕“对中国的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是什么样的印象”、“对国际减贫和乡村振兴的理解与展望”等。来自菲律宾的CARLO JOHN B.ARCEO表示,对中国的乡村振兴印象深刻,政策科技支持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使越来越多城市与农村的人民受惠,中国的成功经验值得世界学习。来自泰国的张思敏表示,在多次实地调研中,更加深入地认识了解了中国,想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告诉世界中国真正的样子,将中国故事讲给世界听。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乡村振兴与节粮科技”中外青年人文交流系列活动圆满收官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