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4月,这些媒体农大你不容错过(三)
2021年1月到4月,我校日益受到校外媒体的重视,据不完全统计,截止4月30日,我校共在各级各类媒体上发表新闻、署名文章等449篇(条),数量高于去年同期,同比增长近20%。其中,仅中央电视台就至少23次出现农大人的身影,讲述农大的故事。
在2021年过去三分之一的时候,新闻中心为您梳理1月到4月农大人在校外媒体上的好声音、好故事,带您重温那些不容错过的媒体农大。在第三期带您回顾农大人在校外媒体上发出的农大好声音、展示的好成果:
(1)土地、种子
中央电视台:黄元仿:应制定土地复垦方案 加强被毁坏农田的培肥管护
新京报客户端:当盐碱遍布农田 改土治碱就是开天辟地
新京报客户端:黑土地治理 保护和利用之争
新京报客户端:今年的春耕不一般 耕地保护措施密集出台
新京报客户端:草地退化 脆弱“病人”的艰难复健
i自然学习强国号:青年说地球 | 中国农业大学汪嫦红:从现在做起 爱护每一寸土地
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微信公众号:为了保护黑土,我教东北农民懒汉种地 | 李保国
中国自然资源报:耕地安全 加强安全管控,谨防耕地红线“褪色”
经济日报:科学保护修复治理黑土地
经济日报:盐碱地保护性开发刻不容缓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高标准农田建设
科学网:再生农业让耕地“青春常在”
农村工作通讯:三农论坛丨应对我国耕地“非粮化”的思考与建议
光明日报:守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聚焦东北黑土地保护
人民日报:【深度观察】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的梨树模式,已在东北四省区推广5000万亩 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
中国日报网:观中国|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大国耕地保护之痛
海南日报: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讲席教授李小云:海南要研发更多中国种业“芯片”
南海网: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小云:海南将成为中国“种业硅谷”
北京头条客户端:中国农业大学成立党委理论学习宣讲团
广州日报:中国农业大学樊胜根:未来种子产业的方向不应只是增产
新浪:中国农业大学樊胜根:未来种子产业的方向不应只是增产
(2)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中央电视台:中国农大云南昆明试点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
新京报客户端:破解乡村振兴难题需要制度和实践双创新
新京报客户端:左停:农业治理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重要一环
新京报客户端:李小云:全球粮食安全不是绝对数量供给问题,而是分配不平等问题
中国科技网:探索新农人培养机制,形成助力脱贫攻坚高校范式
新京报客户端: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要做好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新京报客户端:中国“卡脖子”风险究竟在哪?林万龙:粮食安全
新京报客户端:林万龙: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
新京报客户端:林万龙: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方向要走外部经济之路
掌上春城客户端:安宁雁塔村: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
光明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助力乡村振兴
农民日报:推进扶贫产业东西部梯度转移
人民网:科技助农备春耕 高校师生同上田野“大课堂”
光明日报:兜牢农村养老保障网
教育部:中国农业大学情系乡土 扎根一线 以定点扶贫工作助推乡村振兴
科技日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让新农人引得回留得住
中国慈善家:封面故事|小云教授的乡村公益
人民日报: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昆明日报: “沉睡”的资产“活”起来 传统的村落美起来 机制创新赋能昆明乡村振兴
人民日报:中坦农业技术合作结硕果
CHINA DAILY APP:Yunnan's Hebian village shows promise of a diversified future
中国新闻社:贵州毕节七星关:农业高科技人才把论文写在山头地块上
新华社:“前进在新征程上”系列访谈(十)|朱启臻:政策落实落稳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
新华社客户端:两位大学生进村成为乡村CEO 对话王石李小云谈人才振兴
中国网:李小云对话王石:乡村振兴需要赋能人才与产业兴旺
新京报网:公益人士王石、教授李小云、县委书记李绍俊共话乡村振兴
澎湃新闻:乡村振兴的昆明实践:能人+产业+城乡互动,打造旅游网红村
云南卫视:临沧市临翔区:小山村迎来CEO
民生周刊: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朱启臻:农民是乡村文化创造者传承者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王玉斌:脱贫县与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先期重合比例不宜过高
科技日报:双轮驱动 走出中国农业自立自强之路
中央电视台:朱启臻:科技特派员制度助推乡村振兴
每日经济新闻:新型城镇化战略全面助推乡村振兴
临沧日报:小山村迎来CEO
新京报:朱启臻:培养公卫专业人才 补齐农村公卫短板
光明日报: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
央广网:【每日一习话】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 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
新浪:李小云谈三方合作的三大原则:以人为本放在第一 要强调包容性发展
经济观察网:李小云:乡村振兴核心在城乡融合
每日经济新闻:每经热评: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过渡 呼唤“三农”全面发展
中央电视台:【对话】脱贫之后新答卷
南方都市报APP:专家谈乡村振兴,关键在于双循环的格局下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国家电网:李小云:电网发展支撑乡村全面振兴
光明日报:植根土地的文化追寻——农业文化遗产的永续价值与保护实践
新京报APP :杨宁:攻坚脱贫,靠的是国家层面的凝聚力
北京日报客户端:“扶贫教授”李小云农大开讲扶贫故事
北京教育:打造一支“永不走”的扶贫工作队——中国农业大学定点扶贫云南镇康工作纪实
新京报网:从认定到实施再到摘帽 脱贫攻坚成果是怎样评估的?
新华社客户端:系列微纪录片·中国脱贫故事|河边村的青春与白发
人民论坛网:何为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第一驱动力
新京报网:李小云:应警惕乡村振兴成为乡建运动和竞赛
经济日报客户端:花巷雁塔喜迎春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攻坚进行时】中国特色扶贫开发谱写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
中国农村杂志社学习强国号:建设一支“三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
云报客户端:呈贡万溪冲:打造昆明首个“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文旅小镇”
农民日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提升组织力是关键
人民网: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高校要培养更多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
观察者网:李小云:防疫普及做到位,农村老百姓会配合
光明网:【实践新论】探索“三权分置”,盘活利用宅基地
人民论坛网:新媒体技术助力乡村治理
教育部:中国农业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践行强农兴农办学使命——“推进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发展”系列之一
农民日报:乡村建设行动该怎么行动?——访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教授
北京理论平台学习强国号:理论观察 | 脱贫攻坚:在发展中消除贫困的创新实践
中国社区报学习强国号:以更有力的举措、更强大的力量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中国社会科学网:【学习明理】精准扶贫: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新贡献
光明网:【思享家】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相对贫困削减体系
(3)两会、中央一号文件:
澎湃新闻:专家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乡村要发展,就要让年轻人有舞台
东北网:专家带你读报告丨当好排头兵、做好压舱石,黑龙江有个小目标!
新京报网:两会丨专家解读 留住和吸引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基础
新京报客户端:两会丨专家解读 5年过渡期里要预防怎样的风险?
中国科学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
北京日报:【两会声音】韩鲁佳委员:完善农林生物质发电产业可持续发展支持政策
中国农机化导报微信公众号: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前院长韩鲁佳:加快农林生物质发电产业可持续发展
光明网:【专家学者看两会】全方位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科技日报:科技自立自强才能端稳中国饭碗
微观三农微信公众号:一号文件解读丨辛贤:保护好耕地不仅关系我国粮食安全,更关乎民族兴亡
光明网:从2021年一号文件看“三农”发展新思路
新京报网:刘武根: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首次写入文件
新京报网:宋正河:智能农机是未来国际农业装备竞争焦点
新京报网:【关注中央一号文件】王庆杰:“黑土地保护”已升格至国家层面的“持久战”
科技日报:【代表委员履职记】韩鲁佳委员: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新京报网:【关注中央一号文件】李德发院士:乡村振兴战略能让农民真正富起来
新京报网:【关注中央一号文件】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五年过渡期是关键时间点的关键设置
新京报网:【关注中央一号文件】汪懋华院士:发展现代农业是国家第一大事
新京报网:【关注中央一号文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小云:乡村振兴战略是脱贫攻坚的升级版
新京报网:【关注中央一号文件】吕建军:11年后一号文件再提农村消费 农村市场仍有巨大潜力
新京报网:【关注中央一号文件】任大鹏: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需要更完善的制度设计
新京报网:【关注中央一号文件】何进:建议适度兼顾西北华北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
中央电视台: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专家解读六大亮点
(4)农业经济
新京报客户端:农村三产融合 民营企业或可发挥更大力量
南方日报:常清:广期所起点高、国际化色彩浓厚
中央电视台:“延河联盟”劳动教育基地在河北涿州揭牌 将为中国农大等多所高校学生提供劳动实践教育平台
健康中国:封面文章|大健康产业在乡村有广阔空间——专访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
21财经APP:南财快评:一季度外贸“开门红”中的基数效应与增长效应还能持续多久?
21财经APP:南财快评:数字经济助力打造战略性全局性产业链
21财经APP:南财快评:扩大内需的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日报:科学建设农业品牌 高质量实现“保供”“衔接”
世界知识:CPTPP:引领国际经贸秩序和规则的风向标
农民日报:“4+”种草养畜模式形成牦牛养殖新格局
人民论坛:“双循环”格局下消费的阶段性特征研判
中国农网:防范化解重大突发风险对北京“菜篮子”稳定的冲击——访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果类蔬菜产业经济岗位专家、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穆月英
澎湃新闻:中国期货市场目标应是国际性定价中心
中国农网:青海省海晏县高原藏区牦牛繁育养殖专业合作社 “4+”种草养畜经营模式闯新路
澎湃新闻:与“阿拉伯之春”密切相关的粮食问题今年又现危机,怎么破?
21财经APP:南财快评:中新自由贸易协定升级推动经贸合作再上新台阶
上海证券报:2021年外贸有望承前启后保持增长
观察者网:农业大学司伟:加强扶贫资产的管理和监督
21财经APP:南财快评:12月和全年外贸增速成为世界的亮点和标杆
21财经APP:南财快评:中毛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掀开中非合作新机遇
人民日报APP:李小云:贫困是因为懒惰吗?
界面新闻:葛长银:如何让企业存货占用资金为零
光明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四链重构”
农民日报:实现乡村振兴要处理好“三农”关系
(5)党的建设
中国教育在线:立德树人守初心,课程思政育新人——中国农业大学不断深化课程思政创新改革取得实效
中国大学生在线:中国农业大学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爱国奋斗正能量
中国大学生在线:学百年光辉党史 做强农兴农青年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中国农业大学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爱国奋斗正能量
中国大学生在线:中国农业大学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爱国奋斗正能量
光明网:深入把握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课程目标
中国共青团杂志微信公众号:在五育并举中凝心聚魂、立德树人
中国大学生在线:中国农业大学以“全覆盖 双提升”创新育人工作
北京教育:高校红色基因形成过程与育人途径探讨——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
中国青年网:中国农大研支团扎根农村书写新时代“三农”故事
央广网:【每日一习话】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 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
中国青年网:百里边关走基层 农大研支团开展甘蔗砍收实践
(6)科技小院
贵州日报: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落户七星关
德州日报:乐陵:科技小院“显身手” 乡村振兴劲头足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2万棵新品种番茄苗“住”进科技小院
乐陵市报:播下科技火种服务乡村振兴——乐陵市科技小院助力现代农业发展调查
天眼客户端:全省首家!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落户毕节
中国新闻社: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扎根田间地头助农为农
北京社区报微信公众号: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平谷“科技小院” 让科技走入田间地头
(7)绿色发展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张福锁:要加快农业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
中国环境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中国科学报:张福锁:应加快农业绿色低碳技术创新
中央电视台:化肥,你真的了解吗?
新华网:中国农业大学团队研究表明纳米硒可提升茶叶品质减少农药使用
(8)南南合作
光明网:从“援助”到“伙伴”——读懂南南合作实践中的中国贡献
中国日报网:Educational cooperation brings Chinese ag tech to rural Africa
新华日报:着力提升全球食物安全水平
新华社:坦桑尼亚官员感谢中方帮助提高农业技术
人民网:中坦玉米合作项目表彰十佳农技推广员
Global Thinker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nd Morogoro Regional Office Jointly Held the Awarding Ceremony for Best Agricultural Extension Workers
环球网:徐秀丽:“国际发展合作”新在哪里
(9)校地合作
中国经济新闻网: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金华园区揭牌成立
广西新闻网:高校教授工作站助力港口区农业发展
邯郸学习平台学习强国号:双轮驱动 走出中国农业自立自强之路
金华日报: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金华园区合作共建项目签约
(10)其他
科学网:科学家建立草莓果实信号转导研究新方法
中国科学报:首个西藏绵羊高质量参考基因组发布
中国经济网:中国农业大学李伟教授团队荣获2020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技术发明奖
中国教育报: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如何评估
中国教育电视台: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小麦耐热基因研究显神通
中国教育电视台:高原捡拾车:让牧民手捡肩背牛粪成为历史
科技日报:破解细菌耐药性密码 促养殖产业提质增效
中国自然资源报:守护好现存草原中的“大熊猫”
文化纵横:李小云: 为何中国越说“不干涉内政”, 西方越来劲?
北京卫视:致敬最美巾帼奋斗者 陈芳:食品安全领域的守护人
北京卫视:陈芳:食品安全领域的守护人
统战新语微信公众号:【党外人士学《条例》】孙其信:担当新使命 奋斗新时代
农民日报:用科学的粮食安全观端牢饭碗
中国农网:多元主体如何更好参与中非绿色农业合作
科学网:科学家提出笼形蛋白设计策略
新浪:李再贵:正确认识膳食纤维 健康中国需要善吃杂粮
腾讯:较真|每周多吃一桶薯片就离心脏病不远了?最新研究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生命时报:菠菜,挑深绿叶厚的
光明网:英国缩减援助预算的动因及影响
人民网:“水油焖”蔬菜适合老人吃
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微信公众号:何雄奎:空中有无人机,地上有机器狗,我用它们来精准打农药
中央电视台:中国农业大学畜禽疫病诊断研究中心取得新认证 动物疫病检测结果可在全球60多个国家与地区得到互认
中国科学报:世界首次8例犬经心尖夹合器瓣膜修复手术成功
农民日报:建设智慧农场 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中国科学报:非热加工让食品味美色鲜
科技日报:他把化学残留挡在餐桌之外
人民网:原味带皮的核桃才有益
农业科技报:专家寄语·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学教授 李维炯
2021年1-4月,这些媒体农大你不容错过(一)
2021年1-4月,这些媒体农大你不容错过(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2021年1-4月,这些媒体农大你不容错过(三)
相关推荐
- 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与榆阳区人民政府签署科技合作协议
- 烟台研究院第一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
- 学校统战系统成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 银谷集团、中农富通捐赠百万支持我校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举办“马院教师的职业生涯与创新发展”主题工坊
- 爱国奋斗 科学报国|中农大扎根冀南曲周46年 盐碱地变良田
- 首届高等学校生态学本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举行
- 缙云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庆源带队来校座谈深化县校合作
- 大观视线 | 走进三亚研究院(二)
- 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培训报告会在我校举行
-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资环分中心召开“一流本科课程(金课)”建设经验交流会
- 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举办首届博士后论坛暨年中工作交流会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科研院党支部专题学习党史
- 第五期大学生党员先锋班集中开展理论培训
- 校工会全员赴宣武医院工会学习交流工作经验
- 庆祝建党100周年教职工羽毛球混合团体赛圆满落幕
- 校领导巡视工学院研究生复试考场
- 学校检查新学期校园安全生产和防疫保障工作
- 人才强校 | 陈绍江教授课题组成功克隆新的玉米单倍体关键诱导基因ZmDMP
- 学校召开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建设工作会
新闻公告
- 新理念、新体系、新办法——学校奖学金改革解读 10-26
- 2021年动物环境与福利化养殖国际研讨会隆重开幕 10-23
- 我校举办2022届秋季首场大型毕业生招聘会 10-22
- 动物医学院开展116周年校庆系列校友活动 10-22
- 广西连续第十年定向我校选调优秀毕业生 10-22
- 首期“石榴大讲堂”暨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研讨会召开 10-22
- 理学院举办《明理讲堂》系列报告加强教职工理论武装 10-22
高考招生
- 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2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3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