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大社区“小巷管家”的2020:管“小巷”为大“家”
本网讯 2020年,农大社区这个大家庭发生了很多令人感动的暖心事,时值三九季节,重温这些事,是不是心里感觉暖融融的呢
2020年1月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在学院路街道、马连洼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及学校相关部门的的支持下,共同拉开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控网络,联防联控的坚实壁垒无懈可击。农大社区党总支、居委会迅速反应,联合社区物业,周密部署,科学制定防控措施,优化卡口管理和数量,加强疫情防控宣传,并第一时间发动社区群防群治力量,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24小时卡口值守,查证、测温、登记,扫码。疫情期间,东区社区共发动志愿者力量达150多人。西区社区各类参与值守人员269人,累计值守时长87618小时;筑起了一道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确保了社区居民生命安全。
为助力全面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农大社区持续开展“星夜护安”和以“爱卫运动,你我共同参与”为主题的爱国卫生月活动。东区居委会联合志愿者对社区楼道内杂物以及废旧自行车堆积较严重的区域进行集中清理整治,累计清理楼道内卫生死角50余处,清除废旧单车及僵尸电动车500余辆。西区居委会与专业防治公司配合,联合开展为期两天的防疫消毒工作。对圆明园西路2号院绿苑小区和3号院紫苑小区进行全方位的消毒剂喷洒作业,筑起守卫居民生命健康的安全高墙。
为丰富居民业余生活,开展了党组织服务群众系列活动、青少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社区台球赛、社区残疾人运动会、趣味运动会、跳蚤市场等,深受居民的喜爱。东区社区青松合唱团参加第十七届海淀区文化季业余文艺团队大赛比赛荣获三等奖。为维护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的平稳有序前进,西区社区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安全巡查工作,护航门店复工复产,服务疫情防控大局。加强员工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增强员工自我防护意识。
为了给社区残疾人、老年人居民提供更便利的出行条件,东区社区向学院路街道残联申请为社区安装无障碍设施,建成后的坡道可以让老人的轮椅或者残疾人的助力车直接开进居委会办公室,使他们来社区办理事务更方便、更快捷,同时 16、17、18、19、23号楼一层楼道内无障碍栏杆,和9、21、22、26、28、32、36号楼坡道改造(防水台坡化)已全部竣工。为深入巩固疫情防控成果,让卫生健康理念深入人心,2020年4月,西区社区共开展四期“防疫有我 爱卫同行”主题城市清洁日活动。社区以文明实践为依托,以志愿服务为载体,把“讲卫生”发展为“更健康”,把“促文明”过渡到“有素养”。
农大社区自5月1日北京市实施《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新政以来,在居委会的牵头下社区内迅速组建了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全面覆盖社区内所有桶站。东区社区内17个垃圾点位全部提升完毕;南区还规划了大件垃圾和装修垃圾暂存点,有效缓解了社区内大件垃圾及装修垃圾乱堆乱放的现象,极大的提高了社区内的环境整洁度。西区居委会招募四十余名垃圾分类志愿者,有老党员先锋队、在职党员、楼门长,涵盖了各个年龄层。特别是老党员先锋队,不仅身先士卒投身垃圾分类志愿行动,还起草了《“垃圾分类 党员先行”倡议书》号召广大党员一齐参与进来,勇当垃圾分类事业的中流砥柱。
针对东区37-40、41-42、30这7栋楼21个单元门已使用13年,门禁大门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2020年6月获得批准由学校与街道共同出资,智慧门禁系统已启动使用。西区社区积极向市区申报公厕改造项目,包括原址翻建建筑结构(拆除房顶),男女卫生间重新划分功能空间;内部装饰、装修;改造排水系统;增加照明设施;增加厕位隔断;安装残疾人坐便器及配套设施等。
充分做到“接诉即办,沾边即办”的工作要求,东区居委会不断调整工作思路,从“群众找我办事”到“主动为群众办事”;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2020年共处理135个案件,95%的解决率,100%的满意率和响应率,在学院路街道29个社区中名类前茅。2020年7月,在马连洼街道团工委的推动部署下,农大社区团支部遵循“三统一”原则,于志愿北京平台发布“垃圾分类桶前值守”志愿服务项目,号召青年团员回社区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同时,街道团工委也通过多渠道广泛动员各系统团员回社区报到,充实“看桶、守桶、护桶”力量,为社区治理贡献青春活力。
为解决农大社区居民购买蔬菜、食品、日用品不便的生活需求,由农大后勤保障处牵头,打造 “天猫校园中国农大店”。物美价廉的商品、热情周到的服务受到居民一致好评。西区社区利用社区公益金,在紫苑、绿苑小区共安装路椅三十把,为居民提供足够的休憩空间,提升社区宜居度。
为庆祝祖国71周年华诞,喜迎中秋佳节,9月30日,东区社区党总支组织了“同贺中华盛世,喜迎中秋月圆”大型综艺汇演,社区各个文化团体150余人参加,既磨练了社区各文化队伍,也锻炼了社区党总支举办大型活动的能力。西区社区积极向街道文教科申请资金,争取资金支持,对紫苑、绿苑小区的十五件健身器材进行更换。
为方便社区老人就近购餐,社区居委会积极配合离退休处、后勤保障处、饮食服务中心、校团委等部门,开展推进“夕阳红爱心助老送餐”服务,并配备了两台电动三轮车,组织社区志愿者运送至取餐点,让社区老人们享受到精心搭配、营养均衡的健康美味午餐。在马连洼街道的推动部署下,10月13日,西区社区全面开展清查摸底工作,入户登记与信息录入双线出击、齐头并进,全力保障工作进度,推进工作落实到位。
在七人普过程中,东区社区实行楼门负责制,普查小区负责制,严格把控数据质量关和重要节点关,确保普查数据房不漏户,户不漏人,有序的分工管理保障了高效的工作质量。西区社区深入贯彻爱卫精神,广泛动员辖区三十余家单位门店、五十余位从业人员踊跃开展周末卫生日活动。
为弘扬慈善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居委会积极响应号召,全力投入到 “爱心暖阳 战疫情奔小康”的捐赠月活动中,收到的共计52包1176件衣物顺利送往指定地点。西区社区开展为期四天的“防疫健步走 迈向美好明天”科学健身活动。为避免聚集,社区组织参与者以“云健步”形式参与活动,活动新颖别致,又安全稳妥。
“2020年感谢社区居民的支持理解”,农大社区居委会主任杨金武(东)、张秋丽(西)表示:2020痛着、累着,却暖着;2021祈望疫情散去,春暖花开的到来。2020我们收获了温暖和感动,居民代表王阿姨表示:有全心全意为我们服务的小巷管家,2021,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潘彩清 摄影 农大社区 供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农大社区“小巷管家”的2020:管“小巷”为大“家”
相关推荐
- 他奋战一线20年 只为保证苹果花期顺利授粉
- 姜沛民:坚守初心为党育人,真抓实干开拓新局
- 我校组织召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方案咨询会
- 中国走出去企业进校园——北京德邦大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讲会顺利举办
- 动物医学院师生党员防控疫情“七承诺”
- 党委召开第七轮巡察工作进驻动员会
- 为榜样点赞 张福锁院士入选“2020北京榜样”年度候选人
- 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专题学习扩大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
- 全国农科博士后35周年高端论坛在我校成功举办
- 草业学院启动实践育人平台青青草联盟
- 爱国奋斗 科学报国 | 国际处党支部与人发学院本科生党支部联合参观“曲周精神”事迹展
- 经管学院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史
- 动物医学院召开学科评估专题工作会
- 潘灿平教授课题组在纳米硒提升茶树植物健康及缓解农药胁迫和提升茶产品品质方面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
- 我校学子蝉联第二届全国大学生食品工程虚拟仿真大赛(全国总决赛)特等奖
- 每亩增收逾80kg 我校“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秧插秧技术”入选农业农村部2021年重大引领性技术集成示范工作
- 同心战“疫” |“园“来有你,“艺”起战疫”之二——为学篇
- 食品学院工会“学党史 办实事——科学健身与运动减肥”专题讲座成功举办
- 整改进行时 | 校车师傅“保驾护航” 学生为晚间增设班车点赞
- 深化资助育人 | 园艺学院为建档立卡学生开展择业辅导
新闻公告
- 新理念、新体系、新办法——学校奖学金改革解读 10-26
- 2021年动物环境与福利化养殖国际研讨会隆重开幕 10-23
- 我校举办2022届秋季首场大型毕业生招聘会 10-22
- 动物医学院开展116周年校庆系列校友活动 10-22
- 广西连续第十年定向我校选调优秀毕业生 10-22
- 首期“石榴大讲堂”暨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研讨会召开 10-22
- 理学院举办《明理讲堂》系列报告加强教职工理论武装 10-22
高考招生
- 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2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3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