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忠院士团队发现新型可转移的替加环素高水平耐药机制
本网讯 5月27日,Nature Microbiology(IF2018=14.174)在线发表了我校动物医学院沈建忠院士团队题为 “Emergence of plasmid-mediated high-level tigecycline resistance genes in animals and humans”的研究论文。
替加环素是美国惠氏公司研发的第三代人医专用四环素类药物,2011年在我国上市,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列为治疗临床多重耐药菌感染极其重要抗菌药物,用于皮肤和皮肤组织感染及复杂腹腔内感染的治疗。在当前医学临床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日益严峻的形势下,替加环素与多肽类药物的多黏菌素已成为治疗上述感染为数不多的选择。特别是近年来,课题组首次报道了可转移的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的产生、传播和风险分析,使得替加环素已成为真正意义上治疗“超级细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
鉴于替加环素在医学临床的重要性,沈建忠院士团队近年来一直对重要病原菌的替加环素耐药性进行监控。经不懈努力,课题组联合江苏省农科院研究人员在猪源样本中发现了携带tet(X)基因变异体的鲍曼不动杆菌和大肠杆菌各1株,其编码蛋白分别与已发现的野生型TetX具有85.1% 和93.8%的同源性,因此命名为tet(X3)和tet(X4)。随后,课题组运用功能性克隆、蛋白三级结构预测、分子对接,并辅以蛋白酶动力学、质谱及核磁共振等多种技术方法验证了两类新型变异体对四环素类药物的修饰功能(图1)。
图1:Tet(X3)和Tet(X4)的同源建模及与四环素类药物的分子对接
与野生型TetX相比,这两类变异体不仅可介导野生菌株对替加环素的高水平耐药(最小抑菌浓度为 32–64 mg l–1),还可介导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新近批准的两个四环素类新药——eravacycline和omadacycline的高水平耐药。这两个新药作为替加环素的替代药物,拥有比替加环素更好的抗菌活性和较小副效应,目前尚未在国内上市。
基因可转移性研究表明:tet(X3)和tet(X4)均位于细菌的多重耐药质粒上,可通过接合转移进入肺炎克雷伯氏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大肠杆菌等临床重要病原菌中。更重要的是,动物试验模型证实了tet(X)变异体可导致临床上替加环素对携带该类耐药基因病原菌感染治疗的失败(图2)。流行病学回溯性调查表明tet(X3)和tet(X4)在国内动物源和食品源细菌中的平均检出率为6.9%, 其中某些地区猪源大肠杆菌的检出率达到了66.7%,且有5株牛源不动杆菌同时携带了碳青霉烯耐药基因blaNDM-1和tet(X3)。另外,课题组还从3株人医临床感染源大肠杆菌和1株鲍曼不动杆菌中检出了tet(X4),虽然检出率较低(0.07%),但其风险不容忽视。
图2:小鼠体内模型评估tet(X3)和tet(X4)对临床治疗的影响
尤为注意的是,这两类新型tet(X)变异体还存在交叉耐药性,可介导对传统的一、二代四环素类药物耐药。当前,以金霉素、土霉素和多西环素为代表的一、二代四环素类药物是畜禽养殖业中用量最大的抗菌药物,广泛应用于畜禽促生长与预防治疗。较强的药物选择压力可能会促进tet(X)变异体及其携带菌在畜禽体内及养殖环境中的富集与转移,增加其通过食物链或环境传播的可能性。因此,本研究也对四环素类药物尤其是金霉素和土霉素作为促生长剂在畜禽养殖业中的使用起到了警示作用,应通过进一步的研究以评估该类药物在食品动物中使用的风险。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的何涛副研究员、王冉研究员和我校博士后刘德俊为本研究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我校动物医学院教授、北京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高精尖创新中心岗位科学家汪洋和沈建忠院士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本研究获得了科技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畜禽药物的代谢转归和耐药性形成机制研究(2018YFD05003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英”国际合作项目“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在动物、食品/环境、人之间的传播及其影响研究(81661138002)”等项目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4-019-0445-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沈建忠院士团队发现新型可转移的替加环素高水平耐药机制
相关推荐
- 我校组织开展2022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培训会
- “新时代农村基层党建高端论坛”成功举办
-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召开2021级新生线上家长会
- 马克思主义学院首届“中国梦·农大梦·我的梦”思政课微视频大赛视频展播暨颁奖大会成功举行
- 大观视线︱向往——走进沽源国家野外观测站
- 宁秋娅指导信电学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民主生活会
- 国际学院师生联合党支部召开期末组织生活会
- 宁秋娅带队参加全国高等农林水院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
-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全文登发我校马克思主义原理系党支部“战疫故事汇”系列活动
- 学校召开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总结表彰大会
- 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试点培训会在我校举办
- 第五期大学生党员先锋班集中开展理论培训
- 中国农业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顺利收官
- 整改进行时 |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紧扣教职工国际交流需求加强因公出访管理服务
- 整改进行时 | 食品学院:凝心聚力 高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
- 动科学院饲料工业中心师生党支部联学开展“学党史,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展览活动
- 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2020年度定点扶贫工作协调会
- 坚持党建引领 推动事业发展 二级党组织书记经验交流会召开
- 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韩振海:创新要在“顶天立地”上下功夫
-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迁入新址办公
新闻公告
- 新理念、新体系、新办法——学校奖学金改革解读 10-26
- 2021年动物环境与福利化养殖国际研讨会隆重开幕 10-23
- 我校举办2022届秋季首场大型毕业生招聘会 10-22
- 动物医学院开展116周年校庆系列校友活动 10-22
- 广西连续第十年定向我校选调优秀毕业生 10-22
- 首期“石榴大讲堂”暨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研讨会召开 10-22
- 理学院举办《明理讲堂》系列报告加强教职工理论武装 10-22
高考招生
- 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2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3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