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脱贫攻坚农业绿色发展 院士为科技小院 “点赞”
本网讯 “科技小院创造了一种‘神奇’的模式。”“围着农民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赚。”“科技小院师生有着服务农业、报效国家的赤诚之心。”“绿色发展适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9月28日,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科技小院助力脱贫攻坚暨农业绿色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广西南宁召开,与会院士、领导纷纷为科技小院师生“点赞”。
研讨会前,9月27日与会院士、领导赴广西金穗科技小院和金穗集团火龙果、香蕉种植基地和扶贫车间、新农村生态园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听取科技小院师生现场汇报,详细了解科技小院针对产业瓶颈、技术难题,持续开展科技创新,助力香蕉、火龙果、生物有机肥产业发展,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建设美丽新农村的历程。
与会院士在金穗集团香蕉基地听取科技小院研究生工作汇报
研讨会上,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介绍了科技小院绿色技术创新与精准扶贫经验。十年来,科技小院通过改变贫困户行为、改变农民生产方式、改变农业经营方式三种模式针对不同农业规模地区、不同贫困程度地区开展精准扶贫,做了很多工作,也积累探索了很多经验。目前,科技小院2.0版和3.0版正在以产业振兴来推动绿色发展,形成绿色生产、绿色加工和绿色产品为链条的新模式,推动脱贫攻坚,发展速度喜人。
从左到右:张福锁、李宝深、王西瑶、高强
广西香蕉育种与栽培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李宝深博士是金穗科技小院首批学生,他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金穗科技小院改变了一个企业发展历程,助力当地脱贫攻坚,培养一批识农爱农科技人才,改变当地许许多多农户命运”的脱贫故事。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高强教授介绍了通榆科技小院探索“大学+政府+帮扶单位+涉农企业+种植大户+贫困户”六位一体、多方联动的精准扶贫“通榆模式”,他说,这一模式形成了“六方共赢”,目前已帮扶660户、1736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副书记、副院长王西瑶教授介绍了在深度贫困区——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结合支部共建、暑期实践、企业支撑、政府支持、合作社指引、扶贫干部、国际合作等各方共同助力的“科技小院+”精准扶贫模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王西瑶说:“科技小院的精准扶贫新模式,给布拖县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左到右:朱作言、南志标、李天来、宋宝安
听取发言后,与会院士、领导结合实地考察所见所闻,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昨天在金穗科技小院的参观让我感到震撼!”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作言率先为科技小院“点赞”:“教育要与劳动生产相结合,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新型教育培养体系,科技小院的做法不谋而合。”他认为,科技小院通过解决农民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推动了科技应用和社会进步,而科技小院在服务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通过高科技助力农业,如何培养农业人才,也摸出了一条新道路。”
“科技小院师生有着服务农业、报效国家的赤诚之心,”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志标认为,科技小院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很好成效,将科学研究与农业生产有机结合,提升了学生综合能力。
“非常震撼!非常震撼!非常震撼!”曾在农村开展科技服务工作多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天来坦言:“在农村给农民开展科技推广工作很难,但科技小院的学生们非常自信,各种问题应对自如。”李天来认为科技小院做得很好,富了民,富了企业,提升了农村科技文化水平,增强了科学研究针对性。与此同时,培养了一批扎根大地、综合能力强的优秀学生,探索出一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模式。
“围着农民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赚。”中国工程院院士宋宝安认为,科技小院师生在做一件“快乐”的事业,“快乐的科技小院,精准扶贫、快乐扶贫,师生们苦中有乐,充满了自豪感。”宋宝安称赞说,科技小院既写出了《自然》《科学》大文章,也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所取得的宝贵经验和绿色发展理念将会在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既解决中国的问题,也解决世界的问题”。
从左到右:宋建朝、余欣荣、柯炳生、李健强
“科技小院是科学研究的小院,是教育的小院,是文化的小院,是传播的小院,是培养青年才俊、未来农业科技‘达人’的小院。”多年来一直关注科技小院发展的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李健强教授,曾经考察过河北曲周、吉林梨树、广东徐闻、黑龙江建三江等多地科技小院,他说,科技小院正在成为“国际的科技小院”,已经走出国门,而河北曲周科技小院也迎来了一批外国留学生进驻守,这对推动我国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作出了很好的范式。
“科技小院创造了一种‘神奇’的模式。”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柯炳生说,广大农民朋友对科技小院的认识是从怀疑到信任,从信任到“离不开”。如今,柯炳生正在带领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联盟大力推广科技小院精准扶贫模式,他说,科技小院实现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多方共赢,“是有生命力、可持续、可复制的。”
“绿色发展适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农业农村部原党组成员、中国农业农村法治研究会会长宋建朝指出,科技小院与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相结合的特点顺应了这一时代发展主旋律,应当大力倡导和推广。
“绿色发展是我国乃至世界大势所趋,”农业农村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余欣荣充分肯定科技小院十多年来,从河北曲周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开辟并不断创新科技小院精准扶贫、绿色发展新模式,以人才培养优势推进乡村发展、产业振兴,“为促进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做出了贡献。”他还认为,科技小院模式初步解决了我国三农科技“碎片化”问题,舍弃“拿来主义”,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多年取得的经验值得总结、推广。
中国科协农技中心副主任王诚,中国农技协副理事长、农技协科技小院联盟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原副校长张建华,南京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沈其荣,广西科协副主席刘翠权及四川、贵州、广东、福建等各省(区、市)科协(农技协)领导和代表;我校资环学院副院长、曲周实验站站长江荣风,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申建波,中国农技协副秘书长、农技协科技小院联盟秘书长、资环学院教授李晓林及科技小院研究生代表参加了研讨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助力脱贫攻坚农业绿色发展 院士为科技小院 “点赞”
相关推荐
- 学校召开2020年度工作会议 部署年度重点工作
- 张福锁院士入选“2020北京榜样”七月周榜
- 生物学院举办2021年中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夏令营开营仪式
- 党委研工部组织师生观看爱国题材舞台剧《晨钟》
- 孙其信会见重庆市副市长熊雪
- 龚元石带队赴甘肃武威调研
- 党委统战部召开民主党派组织负责人通情扩大会议
- 我校主办土地学科建设研讨会
- 十大校级基地风采 | 吴桥实验站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
- 工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参观“热血铸国魂”革命英烈展
- 校长办公会召开第2020-09次会议
- 农大社区“天猫店”便民超市正式开业
- 战“疫”简报(第26期) | 中国农业大学用精度、力度、温度做好防疫期间研究生教育管理服务
- 志愿农大 | 优秀志愿者马圣:因为志愿 生命平凡却不平庸
- [新闻故事]李德发院士团队带领研究生“跃农门”
- 动科学院理论中心组开展党史学习读书班 原汁原味研学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 学党史,做强农兴农青年 | 寻找书籍里的红色记忆 青马协会开展读书实践
- 兰考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带队访问人发学院 洽谈乡村振兴院地合作事宜
- 人才强校 | 中国农大在哺乳动物卵子成熟调控领域取得新成果
- 同心战“疫” | 成都热心市民谷巴桑向农大校友捐赠防护口罩
新闻公告
- 新理念、新体系、新办法——学校奖学金改革解读 10-26
- 2021年动物环境与福利化养殖国际研讨会隆重开幕 10-23
- 我校举办2022届秋季首场大型毕业生招聘会 10-22
- 动物医学院开展116周年校庆系列校友活动 10-22
- 广西连续第十年定向我校选调优秀毕业生 10-22
- 首期“石榴大讲堂”暨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研讨会召开 10-22
- 理学院举办《明理讲堂》系列报告加强教职工理论武装 10-22
高考招生
- 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2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3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