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好老师 | 孙红:新时代教师的责任、奉献与担当
本网讯 从学生培养到科学研究,从学院建设到社会服务,孙红老师一直将自己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奉献于此。自2011年6月在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任教,孙红老师先后任电子系秘书和副主任,主动承担研究生培养、学科建设与评估、社会服务等工作。围绕当前“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发展对农业电子信息专业支撑型与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提升,针对课程体系对智慧农业发展前沿的聚焦性、课程教学内容与应用的结合性、教学平台与内容与国际前沿的接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支撑性等问题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体现了农业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的特色,从“精准”施教到“智慧”育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勇于创新,注重教书育人
孙老师始终注重教书育人,在教学方面勇于创新,致力于钻研高效高质的教学方法。在农业电子信息研究生培养方案改革与学科建设方面,自2018年起,围绕智慧农业关键理论、技术与生产实践,参与更新制定了理论研究型与应用实践型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形成了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学术型硕士与博士一贯制培养方案,侧重智慧农业发展关键理论与技术研究,提升学生的科学研究与学术创新能力;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硕士培养突出智慧农业技术升级与工程应用,培养学生实践研究、工程实施与创新的能力。参与组织专业工程硕士评估、农业工程国际评估等工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优化升级具有智慧农业特色的关联课程,孙老师讲授本科生《机器视觉与视频处理技术》奠定成像分析技术基础,开设研究生《光谱分析与检测技术》提升理论研究基础,主讲《信息新技术专题》有机结合科研成果引导本科生创新思维,开设《农业智能装备技术新进展(全英文课程)》提升技术应用前沿与具有国际素养的研究生培养水平,同时参与建设《先进传感器与控制技术新进展及Siminar》课程,教学材料《现代精细农业理论与实践》、《数字图像理解与智能技术:基于MATLAB和VC++实现》等,促进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
在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改革方面,孙老师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输出为导向,主持《光谱分析与检测技术》混合式教改项目,建立网上教学资源,教学科研结合,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细化并升级教学案例,促进知识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解决智慧农业复杂性与不确定性问题的创新意识。建设并凝练教学新成果,发表教改论文《农业电子信息类研究生教育改革实践与探索》1篇. 具有特色的教学风格使得她获得北京市高校第十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理工类A组二等奖、最佳演示奖和最受学生欢迎奖。
开拓视野,培养综合型人才
拓展国际化教学平台与培育学生国际化素养提升方面,孙老师主持研究生教改项目课程与日本京都大学Naoshi Kondo教授共同开设《农业智能装备技术新进展(全英文)》,本项目2020年验收为优秀并得到学校持续资助。主持《“智慧农业”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新模式探索》教改项目,为提升“智慧农业”电子信息类国际化人才培养奠定基础。已经推广并惠及国内浙江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兄弟院校。指导研究生获国际会议优秀论文奖2人次,获国家奖学金2人次,获校级优秀研究生毕业生1人次。该建设成果是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研究生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汇聚海外名师,引领学科前沿——农业电子信息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排名3/9)的重要组成部分。
技能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孙老师以服务国家重大专项项目需求为导向,依托校内实践平台开展现场参观、案例展示与分析,形成国家发展需求与理论应用研究基础认知;其次,以辅助教学、科普展示讲解、基层技术示范与农技人员培训方式,在陕西杨凌和黑龙江农垦国家高新农业示范基地,山东桓台县等地全面推进面向“智慧农业”生产的创新型农业工程师实践,提升学生技术理解与推广能力。指导本科生参加竞赛获奖4项、发表论文4篇、授权软著6项;指导本科毕业设计11人获校级百篇优秀毕业论文(设计)2人。
努力提升,积极推进社会服务
科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结合方面,孙老师专注于作物感知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马铃薯羽状复叶多维特征提取与生育动态检测方法研究(31971785)”和“旱作马铃薯作物氮素营养快速诊断方法与机理研究(31501219)”,理论上建立了“光系统-叶片-植株-冠层”多维信息诊断体系。主持“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便携式玉米生长检测诊断设备研制(2016YFD0300606)”,参加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旱区多遥感平台农田信息精准获取技术集成与应用(2012BAH29B04)”,863项目“面向微小型无人机遥感平台的光谱图像采集系统研发(2013AA10230306)”等,创新地研制了便携式、农机与无人机载的系列作物传感器,促进农业装备升级。发表SCI/EI检索论文55篇,专利6项,软著30余项。将科研成果引入课程形成案例式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对技术的理解,加强应用创新能力。
科学技术推广和服务方面,孙老师参加2017年第八届中国国际农业航空技术装备展览会,2017全国土地日网易新闻直播,2018年扬州市百家院所科技成果展示洽谈会等。2020年春季孙老师积极推进网络教学,在线公益讲座受到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通报表扬。孙老师始终奋战于教学一线,2018和2019年连续2年工作量位于学院前十名。在教学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外,热心公益与科普,鉴于她突出的表现,先后被学校评为2018年度优秀教师、2019年度优秀工会工作者,2020年度优秀党员,2020年优秀教师,体现了新时代教师的奉献、创新、责任与担当。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立德树人好老师 | 孙红:新时代教师的责任、奉献与担当
相关推荐
- 朱道林主持申报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开题
- 同心战“疫” | 人发学院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党支部开展“同心抗“疫”,党旗飘扬”主题党日活动
- 三亚研究院管委会召开2020年第1次会议
- 北京冬奥组委志愿者部来校访问交流冬奥志愿者工作
- 我校第九届英才学校结业仪式暨第十届英才学校开班仪式顺利举办
- 土地学院师生收看“首都百万师生同上一堂党史课”网络公开课第二讲
- 动科学院组织师生线上共享理论课 学习宣传贯彻学校四次党代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 全覆盖 双提升 ∣ 工商系师生党支部联合开展“同心抗疫党旗飘扬”主题党日活动
- 孙其信出席昆明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创新实验区研讨推进会
- 全覆盖 双提升 | 生物学院办公室党支部开展线上党员会议暨“同心共抗疫 育人担使命”主题党日活动
- 人文与发展学院开展“五彩就业季”系列活动助力学生就业
- 继教学院开启乡村振兴培训新模式 首期农资经理人网络高级培训班开班
- 学党史 办实事 | 后勤保障处积极推进东区新建教职工住宅不动产权证办理工作
- 首届全国现代农业科技丰收节圆满成功 聚焦农业科普助推科技转化
- 学校党委授予20个党组织、99名党员、20名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
- 马克思主义学院理论中心组扩大会集中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马克思主义学院“行思”读书会第3次研讨会顺利开展
- 爱国奋斗 科学报国|科技小院落户“最美葡萄村”——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河北曲周县系列故事之二
- 党委正式启动第一轮巡察工作
- A5联盟系列学术活动—首届国际大学生学术竞赛进行中期汇报
新闻公告
- 新理念、新体系、新办法——学校奖学金改革解读 10-26
- 2021年动物环境与福利化养殖国际研讨会隆重开幕 10-23
- 我校举办2022届秋季首场大型毕业生招聘会 10-22
- 动物医学院开展116周年校庆系列校友活动 10-22
- 广西连续第十年定向我校选调优秀毕业生 10-22
- 首期“石榴大讲堂”暨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研讨会召开 10-22
- 理学院举办《明理讲堂》系列报告加强教职工理论武装 10-22
高考招生
- 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2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3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