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联合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联合大学 > 新闻公告 >

冬奥时光,我把成长记在手册上

2022-02-17 0 新闻公告 来源:北京联合大学新闻网

在冬奥倒计时五十天之际,我校推出了青春成长手册,这本蓝色的小册子已经陪伴北联大冬奥志愿者走过了62个日夜。这62天中,手册记录了哪些精彩瞬间与动人故事?志愿者们又在手册上写下了哪些感言?快来一起看看吧。

青春成长手册

城市轨道交通与物流学院的田馨如同学,是交通设施志愿者中的一员,在服务中,她担任了北京巴士助理团队(亚投行西)组长。在青春成长手册中,她记录着每天工作的点点滴滴,从给团队起名字的激动,到除夕上岗的感动,从开幕式的无比骄傲,到路过学校的暖心时刻。手册记录了她在冬奥志愿服务中的成长。

“工作中有四件事令我印象深刻。第一件是我们北联大巴士助理团队拥有了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名字——“途光”,所遇皆坦途,冬奥至荣光。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志愿服务为司乘带来“凝聚、安全、高效、精细”的冬奥交通体验。第二件就是在除夕这个特别的日子,我们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者依旧坚守在岗位上,认真负责地完成好每一项工作,这一定会成为我们一生中难忘的记忆。第三件是冬奥会开幕当天,我们从驻地酒店前往交通场站沿途经过了北京联合大学,又经过鸟巢、冰立方、国家体育馆、MMC、亚投行,这一路都是我们热爱并奋斗着的地方,我感觉到无比自豪和骄傲。晚上同大家一起观看冬奥会开幕式激动之情难以言表。第四件是以秒为单位的会面,路过学校时在南门的国旗下看到那些留在学校保障我们的亲爱的同学,眼泪刷的一下就流了出来。真的很想念你们,虽然我们在不同的岗位、做着不同的工作,但是我们都有同一个目标和信仰——冬奥取得圆满成功!”

田馨如

管理学院的逯君同学是一名住宿业务领域志愿者,她所在的贵州大厦在进入客流高峰期后,几乎每天都会有突发情况出现,她和同事们一起克服了语言困难,用心温暖了每一位宾客。她说,外国宾客从开始的不配合到感谢我,让自己很有成就感。

“1月28日是我们贵州大厦正式进入高峰期客流接待的第一天,进入高峰期之后,我们酒店每天都要进行严格的防疫工作,需要去到宾客的房间中与他们进行沟通。有些宾客不会说英语或者有很重的口音,造成我们理解上的不统一,成了我们最困扰的问题,但好在我们没有一次理解失误的情况。2月4日早晨七点半,我按例给我们酒店的多名宾客打电话通知八点将有医护人员去往他们的房间为他们做每日两次的核酸检测,并告知他们要在房间内用餐,有一位外籍客人有些不配合,我耐心的为他讲解了最新的防疫规定,告知他是为了您和您同事后期的顺利工作,他很委屈的告诉我说“我理解,那我可以吃到其他菜单上没有的东西吗,我想吃培根鸡蛋面包”,我说当然可以!谢谢您的理解和配合,我很开心听到您健康的消息。他从开始的不配合到感谢我,让我有种莫名的成就感。

逯君

机器人学院的杨涛同学是交通设施志愿者t1t2团队助理岗的组长和临时团支部书记,除了完成日常志愿服务工作,他还经常组织同岗位的同学们开展理论学习,努力让同学们在冬奥这堂思政大课中有更多的收获。

“上岗以来,我一直战斗在一线,战斗在老师和同学们周围。出发前,我协助校团委老师分发各学院的物资、并在学院负责将物资分发给志愿者。在我的组织和同学们的支持下,学院同学齐心协力,顺利将大量物资发放完毕并带往驻地。到驻地后,我积极协助带队教师开展工作,进行分发物资、整理物资、协调沟通团队各项工作。在岗位上,我积极与相关负责人对接,保证每天的工作顺利开展,并认真完成岗位上的工作。作为临时团支部书记,我努力做好各项建设,组织开展理论学习、交流讨论等活动。我常说,这是我第一次最直接地为祖国服务,是我作为大学生党员的一次历练。我开拓了视野,提升了格局,更加明白如何把握全局,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在这堂大思政课中,我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更加增强了“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

杨涛

旅游学院的谭茹文同学是一名交通设施志愿者,她主要负责所在岗位的宣传工作。宣传工作往往有很多紧急任务,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工作,只有精精益求精才能确保万万无一失,每天废寝忘食地工作就是宣传人最真实的写照。

“临近除夕,我们接到了一个时间紧、工程量大的工作任务, 我们要为所有车队录制拜年视频、拍摄合照、录制单人视频、拍摄单人照,并在除夕前,完成拜年视频的剪辑与合成,使其成为一版年味十足又极富冬奥元素与车队特色的拜年短片。三天的时间,我们持续沉浸在拍视频、剪辑视频、拍照、修图的高强度的工作中,有时午饭吃到一半,接到紧急拍摄任务,我们便会立即放下手中的碗筷,外出拍摄。在剪辑时,为了把时间精准控制到0.15秒,一句“给大家拜年啦”,我听了不下上百遍。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在规定时间内圆满完成了任务!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拍摄单人视频时,车队张师傅几度哽咽,留下了眼泪。“很遗憾今年不能和大家一起过年了”这句话一出,张师傅瞬间红了眼眶,不能再继续下去。在镜头后的我也在刹那间鼻酸,想家的情感在那一瞬间变得尤为强烈。录制拜年视频这一任务可以算是我们所有工作中最为辛苦,任务量最重的一个,却也是充满了笑与泪,既温暖又感动,让我最难忘的一个。”

谭茹文

商务学院的廖婉婷如同学是一名住宿业务领域志愿者,在石景山专班岗位上感受到的团结的力量,使她树立了大局观。面对不断涌现出的重重挑战,她始终坚信“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没困难”。

“令我感触最深的是与各驻地组长进行视频会议的那次。在上级下达做好酒店每天入住与疫情信息上报的命令之后,下属部门立刻行动,通过细化信息,确定时间节点,规定数据标准,做到每个数据都准确,每条信息都真实。会上,大家互相交流想法,进行思想的碰撞,他们不计较自己,时时刻刻都在为大局着想。这种直击胸口的团结使我动容,多少人的付出,多少人的汗水才铸就了这场令世界瞩目的冬奥会!我很荣幸能够成为为冬奥献力的一份子,在看到光鲜无比的大国风范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这幕后熊熊的中国力量!所有人都是发自内心地想要全心全意地服务冬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发挥作用,让中国以最好的姿态惊艳世界!即使这条路上困难重重,但我始终坚信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没困难,珍惜和热爱这份工作,坚守岗位奉献青春力量!”

廖婉婷如

生物化学工程学院的曙格拉库南巴依同学来自新疆,志愿服务期间各族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使她感受到了民族大团结的力量,不由地发出了“真是各族人民是一家,石榴籽一家亲!”的感叹。

“北京建国饭店是个温暖的大家庭,各组成员能够与老师们相互配合,保质保量的完成每日工作,就算遇到种种困难也勇往直前相互帮助。另一小组同岗位的小伙伴发热无法来上岗,我们就毫不犹豫地立刻顶替上去,不让每一天的工作有任何闪失,恪尽职守认真负责。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争取圆满完成冬奥任务,用最美丽的微笑向世界传递“冰新一代”的靓丽风采,擦亮志愿服务这张“金名片”,展示联大学子的志愿风采和对于冬奥的赤诚之心!”

曙格拉库南巴依

师范学院的李天骄同学是北京冬奥组委总部专班志愿者的组长。从上岗前到上岗后,学校为志愿者们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冬奥助力管家老师也给予了志愿者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这让很多和她一样第一次在外过年的同学非常感动,她说最大的成长是学会了感恩。

“我主要负责审查、汇总驻地的住宿数据,包括入住人员数量、使用客房数量和核酸的统计;撰写每日的工作汇报及拍摄工作照片;统筹收集组员的问题进行汇报等。从开始上岗到现在,我最大的成长就是学会感恩。还没上岗的时候,学校就发了《青春成长手册》供志愿者们记录成长的点点滴滴;上岗之后,学校不仅发了日常生活的物资,还不时地补充食品物资,尤其是到了春节,冬奥助力管家老师、学院以及学校的领导都无时无刻地关心挂念着我们,不仅在线上慰问我们,还给我们发来了实质性的补给,为第一次在外过年的我们带来了家一般的温暖。不光有学校的关照,冬奥组委也给我们提供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午餐和晚餐都是美味佳肴,每天还有官方合作伙伴提供的零食补给,和我们一起工作的老师们也都是和蔼可亲的,我想我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尽全力发光发热才行,不能辜负学校和各位老师对我的关心。“乌鸦反哺,羔羊跪乳,动物且然况于人乎?”

李天骄

青春成长手册不仅是北联大冬奥志愿者上好冬奥这堂大思政课的专属笔记本,更是他们融入冬奥收获成长的最好见证。他们用心用情记录着冬奥里的拼搏励志故事、爱岗敬业故事、奉献友爱故事,这些稚嫩的笔迹中无一不流露出北联大冬奥志愿者的家国情怀、坚韧不拔 、担当奉献,立青春誓言,赴冰雪之约,相信这本手册将成为每位北联大冬奥志愿者最珍贵的冬奥记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冬奥时光,我把成长记在手册上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