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届国际文化遗产记录科学委员会全球双年会在京成功举办
2021年8月28日至9月1日,第28届国际文化遗产记录科学委员会全球双年会(CIPA2021)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清华大学、北京建筑大学、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 China)和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联合举办,这是CIPA自1968年创立以来首次在中国大陆举办全球双年会。本次会议主题为“大学 ? 数感”(Great Learning & Digital Emotion),包含:2场主旨报告会、1场教育论坛、1场优秀青年论坛、12场专题论坛,吸引了全球五大洲超过30个国家的1000多人次在线参会开展学术交流与研讨。
图1:CIPA2021 Beijing开幕式
开幕式由本次大会主席、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党安荣教授和CIPA主席Stratos Stylianidis教授主持。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 China)理事长、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先生和清华大学副校长曾嵘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CIPA主席Stratos Stylianidis教授和CIPA副主席Andreas Georgopoulos教授分别出席大会开幕式和闭幕式并致辞,祝贺CIPA首次在中国大陆举办,倡导大力推动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发展。作为联合主席,我校副校长李爱群教授主持开幕式主旨报告环节。ISPRS主席Christian Heipke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郭华东院士做开幕式主旨报告, ICOMOS主席Teresa Patrício教授和中国工程院陈军院士做闭幕式主旨报告。
图2:CIPA2021 Beijing大会主旨学术报告
ISPRS主席、德国汉诺威莱布尼茨大学(LUH)摄影测量与地理信息中心(IPI)ChristianHeipke教授报告的题目是“文化遗产的深度学习(DeepLearningforCulturalHeritage)”,他首先概要介绍了ISPRS的愿景目标、组织结构与相关学术活动,然后重点从深度学习的内涵、深度学习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深度学习的算法、文化遗产的特点与价值等方面阐述了深度学习对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重要性,并通过自己团队所开展研究和发表的成果,深入分析和阐述了不同类型的深度学习算法对不同类型文化遗产研究的价值、取得的进展及其存在问题,最后还展望了文化遗产深度学习研究的发展方向。
Christian Heipke教授主旨报告的题目是“文化遗产的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 for Cultural Heritage)”,他从深度学习的内涵、深度学习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深度学习的算法、文化遗产的特点与价值等方面阐述了深度学习对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重要性,并通过自己团队所开展研究和发表的成果,深入分析和阐述了不同类型的深度学习算法对不同类型文化遗产研究的价值、取得的进展及其存在问题,最后还展望了文化遗产深度学习研究的发展方向。
中国科学院郭华东院士主旨报告的题目是“空间技术支撑世界遗产保护”(Space Technology in Support of World Heritage)。郭华东院士表示世界遗产作为人类社会永续发展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是记录人类文明发展历程和地球典型现象的重要载体,昭示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律。郭院士结合HIST在国内及全球各地研究案例所取得的多元成果,阐释应用空间信息技术(RS、GIS、GNSS、VR等)研究世界遗产正在成为一个新的跨学科、跨领域的方向,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高新技术和人文科学相互交叉和融合的必然趋势。
Teresa Patrício教授主旨报告的题目是“记录是遗产政策制定的基石(Document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Any Heritage Policy)”,她强调,在文化遗产面临的众多威胁中,气候变化绝不可小视,因气候变化引起的温度升高、土壤的退化、海平面的上升等因素,都会导致文化遗产的损毁,所以文化遗产的全尺度数字化记录与监测至关重要且刻不容缓,同时需要在记录与监测的基础上开展评估研究、增加文化遗产传承的韧性。
中国工程院陈军院士主旨报告的题目是“数字文化遗产与国土空间规划的中国探索与展望”(Digital Culture Heritage and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China's Practice and Perspective),报告从我国文化遗产基本特征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入手,引出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然后结合大量典型案例阐述我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领域的丰硕成果及所发挥的作用;在国土空间规划新时代,作为国土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遗产资源,其保护与利用将面临多元信息集成、信息平台建设、协同规划与管控等挑战,需要开展新型的文化遗产智慧化保护与活化利用探索。
CIPA2021会议设立16个线上会场,汇聚来自全球五大洲30多个国家30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论文撰写及报告分享。国际会议研讨专题涵盖了文物古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遗产资源管理及预防性保护、文化遗产的诠释与呈现、后疫情时代的文化遗产数字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伦理价值与公共参与、21世纪文化遗产延伸等6个方面。会议聚焦前沿技术信息技术集成应用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及活化利用,体现中国及全球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数字化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未来探索方向。本次会议聚焦前沿信息技术集成应用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融合,体现中国及全球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数字化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未来探索方向。特别是围绕数字遗产预防性保护与活化利用展开的前沿性讨论,诸如文化遗产深度学习、文化遗产保护机器人、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多尺度多类型技术方法的集成等,将对今后文化遗产从数字化保护与利用走向智慧化保护与服务产生积极的影响。
图3:CIPA2021 Beijing大会学术论坛安排
作为联合承办单位,我校主要承担论文投稿系统建设、评审安排、论文出版和两个个线上会场的协调和作者联系服务。本次大会共收到评审论文217篇,最后录用159篇。其中来自欧洲的学者约占55%、亚洲的学者约占36%、美洲的学者约占17%、非洲与澳洲学者约占2%。通过联合承办CIPA2021国际会议,开阔了我校师生的国际化视野和跨学科思维,提升了我校在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CIPA是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和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联合于1968年创建,是ISPRS永久专业委员会和ICOMOS下属的28个科学委员会中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科学委员会之一,也是在国际文物数字化保护领域很有影响力的组织。自1968年创建以来,CIPA分别在欧洲、美洲、非洲和亚洲(土耳其安塔利亚、日本东京和中国台北)举办了共27届全球双年会,CIPA2021 Beijing是第28届全球双年会,也是CIPA第一次在中国大陆举办。
编辑:任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第28届国际文化遗产记录科学委员会全球双年会在京成功举办
相关推荐
- “边界·融合:自动驾驶技术驱动下的北京金科新区核心区城市更新设计联合工作营”圆满闭幕
- 教与学深度对话:“真刀真枪”解问题
- 机电学院开展2020年新生引航系列活动
- 九三学社北建大支社举办参政议政日活动
- 2021春季学期国际学生培养工作会顺利召开
- 学校开展微型消防站应急演练和校园防恐处突演练
- “创新筑梦正青春”机电学院第四届科技节拉开帷幕
- 科发院党支部与北京建工修复公司第六党支部组织参观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观展
- ?2021“营造大集”活动开幕仪式在北京建筑大学隆重举行
- 学校召开统一战线、民族宗教和港澳台侨工作领导小组会
- 校企京精大房全力做好西城校区2、3号教学楼及阶梯教室提升改造项目
- 北京建筑大学4支调研团队在北京高校2019年“双百行动计划”评选中获奖
- 人文学院指导的我校学生团队获北京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一等奖
- 北京建筑大学首届云端在线本科生毕业作品展开幕
- 理学院开展“七一”主题党日活动
- 学校召开离退休老同志“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座谈会
- 学工系统组织开展国庆节前宿舍安全检查
- 学校召开2021届毕业生代表座谈会
- 我校与中恒建设集团联合成立江西绿色建造研究中心
- 我校教工桥牌队荣获全国高校高教社杯桥牌赛亚军
新闻公告
- 学工部联合经管学院、电信学院走访昌平区工商联 03-16
- 环能学院团队获中国制冷学会创新大赛一等奖 03-15
- 建筑学院与房地集团开展古建实训校企合作交流座谈会 03-13
- 学工部赴首都师范大学调研学生工作 03-10
- 一图读懂2022北京建筑大学工作要点 03-03
高考招生
- 北京建筑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建筑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建筑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建筑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建筑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建筑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09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