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体育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体育大学 > 新闻公告 >

《文明 和平 友谊——中华文明与古希腊文明的精神对话》学术会议在我校举办

2022-01-03 0 新闻公告 来源:北京体育大学新闻网

2022年是中国和希腊两国建交50周年。1月1日上午,国家行政学院文史部、中国人民大学古典文明研究中心、北京体育大学与《文明》杂志社在北京体育大学共同举办《文明、和平与友谊——中华文明与古希腊文明的精神对话》学术会议。会议正式发布了希腊总统卡特里娜·萨克拉罗普卢致《文明》杂志的来信。来信将被用作即将出版的《奥林匹克宣言——美丽的奥林匹克文化长卷Ⅲ》的序言。

习近平主席和希腊领导人曾在多个场合强调,中希两国都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两国文化有许多相通与相似之处,两国应以古老文明为依托,交流互鉴、合作共赢。此次希腊总统的来信再次表达了冬奥会在北京的举办将为加深两国文化和历史连结提供新的契机。




开幕式上,《文明》杂志社社长娄晓琪发布总统来信,希腊驻华大使馆新闻参赞海恩福(Euthymios Athanasiadis)先生通过视频发表致辞,北京体育大学党委书记曹卫东教授致辞。



娄晓琪发布希腊总统卡特里娜?萨克拉罗普卢致《文明》杂志的来信。萨克拉罗普卢在信中表示,“所有支持、传播和弘扬奥林匹克价值观的辛勤付出不仅值得称赞,而且十分重要。”她还提到:“世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危机,各国需携手合作,同心协力,才能共克时艰。汲取奥林匹克精神所体现的价值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显重要。”来信将被用作即将出版的《奥林匹克宣言——美丽的奥林匹克文化长卷Ⅲ》的序言。

娄晓琪致辞。他系统回顾梳理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史并指出了在这个过程中诞生的奥林匹克文化创新的三座城市:希腊雅典、法国巴黎和中国北京。他认为,这三座城市包含了奥林匹克精神的源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起点、现代奥林匹克文化传播中心;构建了奥林匹克文化共同体的大三角结构;连接了奥林匹克大家庭共同构成奥林匹克文化传播体系;提供了全世界共同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最好的探索实践范式。他指出,奥林匹克文化起源正值古希腊城邦发达和中国春秋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时期,它们共同创造了至今仍在影响世界文明发展的共同价值,这就是和平交往、公平正义、追求卓越与共享美好。面临新冠疫情与百年变局叠加等严峻挑战,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奥林匹克。



海恩福线上致辞。他表示,中希两国有着传统深厚的友谊,中国和希腊都是文明古国,其友好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2022年正值希腊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50周年,也恰逢北京冬奥会即将开幕,在这个特殊时刻举办此次论坛意义重大。他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及其核心价值理念的重要意义。他说,古希腊语“健康的体魄孕育健康的精神”表达了身体与精神、自然与超自然、天与地的融合,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天、地、人”一样,都体现了奥运精神的核心价值理念。他认为,奥运会的意义并不在于战胜他人来保持优胜,而在于自我提高、自我改进、自我提升、自我改善,从而超越人类极限。在于通过成就、公平竞争,以及休战达到的和平,来超越我们自身的局限。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将再次提醒我们奥林匹克精神亘古不变的意义。



曹卫东现场致辞。他表示,在北京冬奥会即将开幕之际举办此次研讨会,共同研讨两大文明的古老智慧与启示具有重要意义。他指出,中华文明与古希腊文明相融相通,两者都是伟大的文明、多元融合的文明、重视体育运动的文明。奥林匹克精神反映了人类对团结、友谊、和平的向往,中国传统体育中蕴含的“贵和尚中”思想与奥林匹克格言“更团结”的宗旨精神相通。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体育强国建设之路,推动了东西体育文化交流交融。他指出,作为“双一流”高校,北京体育大学地处“双奥之城”,历来高度重视体育人文社科研究,与位于希腊的奥林匹克学院有着悠久的合作交流传统,在体育人文社科领域始终走在全国前列,为体育强国建设、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和中外体育人文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结合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访问希腊时发表的署名文章《让古老文明的智慧照鉴未来》指出,举办本次研讨会促使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汲取古老文明的文化滋养,夯实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让古老文明的智慧照鉴未来。

开幕式后与会学者就奥林匹克精神及其当代价值、中希文明的对话与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问题进行发言与交流。


《和平与卓越:对希腊总统与奥委会主席来信的解读》

发言人:秦露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部世界史教研室主任、教授


国家行政学院文史部的秦露教授对三封来信进行了解读,着重阐发了奥林匹克价值观中“卓越”概念(arete)所蕴含的丰富涵义,尤其是人们可以通过和平的方式来获得卓越。奥运会是没有伤亡和奋斗的战斗,比赛中的获胜是不带有任何敌意的、高贵的胜利,意味着人可以用和平的方式战胜另一个人。体育竞赛中所实现的“卓越”,其根本不在于比较,而是以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改进和自我超越为目的。

总统在来信中还谈到恢复古希腊奥林匹亚休战协定签订活动为进一步促进处于冲突与对立之中的国家及组织间的对话、理解与和解奠定了基础。秦露教授认为2021年12月2日,第76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休战决议是对西方文明的这一古老传统的维护,而个别国家拒绝在这一协议上签字则是对这一传统的背离。


《让古老文明的智慧照鉴未来:习近平主席论中希文明交流》

发言人:刘飞文史部文化学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


习近平主席在多次中希领导人会晤与其他国际会议中都提出中希文明加强交流合作的重要意义。国家行政学院文史部的刘飞副教授对习主席的相关论述进行了阐释。

2019年,习近平主席访问希腊时在希腊媒体发表署名文章指出,中希同为“伟大的古老文明”,并且都曾经历过艰难困苦,但两国人民都始终保持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在文明精神上“相似、相知、相亲”。刘飞副教授认为习主席深刻阐释了中希文明的亲缘关系。中希文明都具有理性、包容精神,并且都重视学习,认为知识与德性都是可教可学的,都认为通过教育可以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中国自“五四”以来就非常重视吸收希腊的理性文化。同时,两国都强调人文精神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强调和谐与正义的秩序。中希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推动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有助于克服“文明冲突论”。中希两大古老文明对共同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文明意义。


《顾拜旦与奥运精神》

发言人:冯庆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古典文明研究中心硏究员


冯庆研究员的演讲向我们揭示了奥林匹克精神如何在现代文明交流中复兴。他认为,19世纪多种因素共同促成顾拜旦重新发掘奥林匹克精神,并将其和平意识和古典英雄气概注入到现代文明之中,以便于塑造出全新的世界。


《和平与友谊》

发言人:娄林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古典文明研究中心副主任、《经典与解释》辑刊主编


娄林在发言指出,我们只有把地球上的所有人都视为人类,而不是以种族和地域加以区分,才能在“人类”的精神意义上实现和平,才有可能不让人类陷入区分与歧视的精神战争;而具体的、不同类型的人能够在“人类”的概念之下共存和谐,就更加需要相互之间真诚的尊重与友谊,需要奥林匹克文化所体现的和平与友谊的价值观。


《卓越与和平:古希腊竞技运动中的政治德性》

发言人:蔣小杰北京体育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蒋小杰教授在发言中指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为了和平而采取的政治目标,无法割断其对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这种承继纽带。竞技赛事通过提供一个有着特定边界的时空情境,让人们可以在其中平等地聚会、搁置世俗的冲突、容忍甚至庆祝彼此的差异,是人们为了和平而采取的一种超越性行动。


《政治德性与最佳城邦》

发言人:贺方婴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贺方婴教授在演讲中指出,政治德性是中希文明共同关注的问题。她认为,古希腊诗人荷马把德性视为是政治生活的追求之中唯一神圣的东西,这与中国古典圣人的德性政治的教诲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


《希腊城邦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发言人:方旭重庆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古典文明研究中心研究员


方旭教授从希腊城邦共同体精神延伸到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指出奥林匹克运动弘扬的卓越、友谊、尊重和团结的价值观和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价值观多有相通之处,体现了两个伟大文明的价值共契。


《“礼仪之邦”中国和希腊的历史形式与文明互鉴》

发言人:陈戎女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导,现任北语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人文学院副院长


陈戎女教授在演讲中指出,中国的射礼结合了身体竞争与君子之德的修炼。竞技运动在古希腊社会文化中更是扮演了综合性的角色,培养出引导人的身体行为与精神的礼仪文化,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力。


《中华礼乐文明的和平本质》

发言人:谢茂松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资深研究员,中国道路与中国文明研究中心主任


谢茂松认为,中华文明的底层结构是礼乐文明,“和”是礼乐文明处理人与人、人与天地之间相互关系的根本原则,由家和万事兴不断往外推扩到国家、天下以及天地之和的德性共同体,中华礼乐文明具有和平的本质。



闭幕式上,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古典文明研究中心副主任、《经典与解释》主编娄林作结束语。他表示,现代性的漩涡导致人类的精神秩序出现问题,面对这一问题如果要提出一个解决方案,必然要从人类最成熟的古典经验获得。他强调,中华和古希腊文明的对话既含有相互交流的含义还含有相互争锋的含义。他提到,“元者始也,旦者晨也。”在2022年的元旦举行此次论坛蕴含着对未来的期待。



李文堂教授总结发言。他表示,古希腊作为欧洲文明与奥运精神的双重源头,其重德性、中道、和平、友谊与共同体精神的文明特质与中华文明基本精神多有相融互通之处,中华文明重礼乐、仁义、和合、中正的精神体现了文明的和平本质,与奥运的和平友谊等人文价值观相契合,冬奥会在北京的举办为加深两国文化和历史连结提供了新的契机。各位专家学者通过学术研讨将两种古老文明的相融相通之处进行深入阐发,为奥林匹克精神赋予更加丰富与深刻的内涵,同时也在当今世界不断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危机与不确定性之际,为处于冲突与对立之中的不同国家、地区与组织之间增强对话、理解与团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出一种理性和平的呼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文明 和平 友谊——中华文明与古希腊文明的精神对话》学术会议在我校举办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