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体医融合优势,运动健身科学防疫
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医体融合、综合学科攻关优势,认真部署科研转化攻关项目,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科技支撑。
学校在抗疫第一时间开设了在线“运动新知学院”,推出“北体教授说”、“宅家健身”、“在线直播”等三个栏目,进行线上科普,宣传普及疫情防控知识,满足疫情防控期间人民群众居家科学健身需求。通过校内媒体平台和光明日报、人民网、《中国体育报》、《现代教育报》等主流媒体合作,《运动新知学院》居家直播25次,线上累计参与健身人数超4000万;《冠军带你练》系列短视频累计发布50集,播放量超300万次;快手平台“居家科学运动”话题,播放量突破1亿;发起线上赛事,健身舞蹈大赛、全民跳绳挑战话题量超4000万。学校发挥专业优势,勇担社会责为社会传递正能量,为全国抗击疫情“一盘棋”做贡献。
《运动新知学院》公益课
“冠军带你练”、“居家科学运动”
李卫教授(体能学院)疫情期间拍摄《中学生居家体能训练》视频,得到全国教育系统网站转发。
王晓军教授(武术学院)创编的“明目增视功”,有效改善疫情防控期间居家网络办公、线上教育导致的眼疲劳的问题,该功法经北京体育大学、新华社、央视频、学习强国、人民日报等官方平台传播,纸质教材和电子书均已出版。
“明目增视功”
武冬教授(武术学院)创作的“科学健身法”,在北京体育大学北体传媒、新知学院、中国体育报等媒体发布。
“科学健身法”
杨玉冰教授(武术学院)为居家学习的小朋友设计了趣味十足的“少儿十二生肖拳”帮助小朋友锻炼身体、舒展拉伸。
“少儿十二生肖拳”
胡晓飞教授(武术学院)创编的“少儿八段锦”,配合郎朗上口的练习歌诀,有效应对中小学生长期居家学习的特殊情况需求,被纳入“新冠肺炎”保健指南。
“少儿八段锦”
李雪梅老师(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围绕疫情防控需求,联合体育工程学院,设计了远程居家科学运动指导小程序。
成立“运动促进心肺功能康复研究中心”
为更好应对疫情防控,学校在前期科研人员与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成立了“运动促进心肺功能康复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中心依托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运动康复和运动医学专业及北京市高精尖学科运动康复医学交叉学科,集中多学科专家优势,服务于国家需求,重点在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心肺功能康复和运动促进心肺功能康复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面对疫情,中心科研工作者们争分夺秒加快研究步伐,努力攻关新冠肺炎患者“康复”环节,打通医学体系的“预防-治疗-康复”板块链路,用专业特长为治愈患者彻底康复提供科学方法和科技支持,目前已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
钱菁华教授(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主编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运动康复指南》电子书已出版,并与武汉当地医院开展相关临床试验,为新冠肺炎出院患者提供简便、易行、有效的运动康复指导,帮助他们“重塑身心健康,重返健康生活,回归社会角色”。
宋亚峰教授(中国运动与健康研究院)专家团队,针对当下疫情和未来健康需求研发了智能口罩。“智能口罩”可测量呼吸的潮气量、肺活量、通气量、消耗能量,最大摄氧量及心率等数据,实时跟踪收集心肺功能的各项生理指标,为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居家康复提供准确、便捷的评价体系;通过调节不同的呼吸康复训练模型,实施心肺功能康复服务的实时监控,为新冠肺炎患者愈后提供安全有效的心肺功能康复支持。
胡晓飞教授(武术学院)创编的“强体助肺健身术”,特别针对“新冠肺炎”的预防和满足预后康复的实际需要,目前已被译成英、德、法三种语言在10多个国家推广,并在4月中旬为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的医护人员开展6次线上培训,将其应用到抗疫工作的第一线。
“强体助肺健身术”
成立中国体育战略研究院,启动“新冠疫情对我国体育的影响及应对”项目研究工作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系统防范和化解新冠疫情给体育战线带来风险的过程中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学校的学科优势和科研优势,承担起建立中国特色体育战略咨询体系的重要任务,成立中国体育战略研究院,作为体育战线重要智库平台。
研究院的建立对于系统防范和化解新冠疫情对体育战线的影响,推进后疫情时期体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截止目前,已经印发5期《信息专报》并呈阅相关部门领导。
从科学视角出发,为疫情防控建言献策。
疫情发生以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术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学院、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商学院、人文学院、体能训练学院、体育工程学院、心理学院、中国游泳运动学院、中国奥林匹克高等研究院、中国运动与健康研究院、中国体育政策研究院、研究生冠军班等学院师生积极在主流媒体、网站发声,为疫情防控献言献策。截止目前,累计发表理论文章40余篇。
学校积极设计并开展防疫宣传讲座,增强民众对疫情的了解及疫情防控的信心、向社会传递更多正能量。
张力为教授、毛志雄教授《筑起抗击疫情的心理长城》公开课
体育商学院开展《学者谈:疫情对中国体育产业的影响及发展建议》,探讨疫情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助力我国体育产业的转型与发展。肖淑红和林显鹏教授发挥专业优势,开展线上培训大会,助力各省市体育产业复工复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发挥体医融合优势,运动健身科学防疫
- 上一篇:坚持跟队科研服务,助力国家队备战奥运
- 下一篇:学术活动及项目申报
相关推荐
- 入选!教育部首批!
- 全运佳音|我校师生全运赛场展风采
- 服务“双减”政策,聚焦青少年健康成长,北体大在行动
- 致敬老将!我校校友齐广璞夺冠!
- 北京体育大学“汉语桥”团组项目《魅力冬奥:三亿人的冰雪奇缘》全球线上直播课顺利结束
- 贡献体大智慧丨我校智库成果获得北京市委领导重要批示
- 北京体育大学举行2021级学生军训动员大会
- 重磅!我校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杯 | 我校学生徐梦桃、孔凡钰、齐广璞取得优异成绩
- 北京体育大学助力“冬奥有她”项目冬奥火种展示活动
- 学校党委常委会暨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学习传达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 打造一流冰上人才培养高地 | 我校与天津市体育局共建北体中国冰上运动学院
- 我校召开“三大球”文化建设丛书项目研讨会
- 北京冬奥组委会同我校编制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报告集(2022)》发布
- 国家冰壶挑战队吹响集结号,我校中国冰上运动学院三位学子入选
- 奥运第八日“北体战队”收获2金2银
- 专访“双奥”教练李卫,谈北体人的使命担当
- 相约北京|服务冬奥测试赛,北体青年在行动!
-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学习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
- 东京残奥会 | 我校学子再为中国代表团获得四金一银三铜!
新闻公告
- 北京体育大学从严从紧部署校园疫情防控工作 03-16
- 使命在肩 中国冰上运动学院与冰雪未来双向奔赴 03-16
高考招生
- 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体育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体育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各地分专业招生计划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