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筑起坚实的文化自信——第四届“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11月1日至3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举办的第四届“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香山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辽宁大学、湖南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河南大学、河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鲁东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京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七十余位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光明日报》《近代史研究》《史学月刊》《晋阳学刊》和中华书局等媒体同仁共同与会。
大会开幕式由北师大历史学院副院长李帆教授主持,北师大历史学院院长杨共乐教授首先致辞欢迎各位与会嘉宾的到来。随后的主题报告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耿云志研究员、北师大历史学院郑师渠教授、北师大历史学院陈其泰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郑大华研究员、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王先明教授分别就“了解世界,反思传统,筑起坚实的文化自信”“京津报纸舆论对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观察”“晚清公羊学的理论创造活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近代的文化走向”以及“关于革命史的形成、建构与转向的历史思考”等议题进行发言。
11月2日下午和3日上午是大会的分论坛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就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研究的相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宗教等议题以及与近代文化研究相关的理论、方法和视野进行小组发言、论文互评和小组讨论,会场秩序井然,讨论气氛热烈。11月3日下午的大会主题报告及闭幕式环节,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房德邻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黄兴涛教授、北师大文学院方维规教授、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陈先初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欧阳哲生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梁景和教授、复旦大学历史学系邹振环教授分别就“如何正确鉴别史料和解读史料”“日本和制汉字影响中国新名词问题的再思考”“概念史在东亚和中国”“李石岑对尼采思想的推介和阐释”“胡适与五四时期中西文化交流”“五四时期婚姻变革的基点与滥觞”以及“近代中国最早编译的百科全书《四洲志》”等议题进行发言。
主题报告之后的闭幕式上,三位分会场召集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湛晓白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瞿骏教授、浙江大学历史学系张凯副教授分别进行小组总结发言。随后,与会代表就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研究的相关理论与方法、视野与内涵进行自由发言,并对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对未来大会的持续召开提出殷切希望,希望藉此能够为中国近代史学科的蓬勃发展提供优质的学术平台和培养更多的新生力量,为中国的历史学科建设和人类的历史文化传承做出更多的贡献。最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李帆教授宣布第四届“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闭幕。
“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于2007年创立的历史学高端论坛。自2007年以来每四年举办一届,目前已举办三届,在学界产生很大反响。“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旨在立足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研究前沿,汇聚国内外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交流最新研究成果,研讨最新动态和学术趋势,推动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研究的持续和纵深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此次“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便是贯彻落实这一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心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近代文化研究与贯通古今的中国文化研究,并从文化反思、文化再生、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等视角对中华文化进行全面和系统深入的梳理和研究,产生出《中国文化通史》《中国文化发展史》《中国近代文化概论》《中国近代文化史》等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在史学研究领域形成鲜明的特色和扎实的积淀,为推动中国文化研究和文化建设,进而提升文化自觉和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必要的学术参照。这也必将为新时代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提供有力的借鉴与参考,同时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研讨]筑起坚实的文化自信——第四届“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相关推荐
- 北师大举办新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系列专题培训
- 2020年“一带一路”教育论坛在线举行
- [预告]03.18 专家讲座:拉丁美洲与中拉关系
- 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扩大会议 专题学习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精神
- 北师大接受“亚洲校园”项目第三轮联合质量监控现场考查
- 校工会召开七届四次教代会提案工作评审会
- [成果]化学学院张俊波教授团队研发的肿瘤显像药物1.1类新药获国家临床试验批件
- 北师大举行“我和我的祖国”2019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
- 生命科学学院组织师生赴延安实践学习
- [观点]庞丽娟: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 [讲座]“试论‘波拿巴主义’的现代意义”主题讲座在北师大举办
- [预告]11.04 专家讲座|汉字中的大千世界
- 孙红培带队对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开展监督检查
- 校工会和发展规划处联合召开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会
- 第十五届中日高等教育交流研讨会暨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第四次会议在日本举行
- 北师大举行2018-2019学年秋季学期教学工作会
- 北师大新增一项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
- 北师大组织教师参加牛津大学Teaching and Learning线上教学发展培训
- 第三届中国VR/AR/MR创作大赛颁奖典礼在京举行 “金铎奖”花落各家
- [成果]北师大一带一路学院20多篇文章(新闻)被“学习强国”转载
新闻公告
- [观点]焦豪:数字化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03-16
- [预告]03.18 讲座:从“两会”看中国和教育 03-16
- 党委统战部召开学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联席会 03-16
- “看中国·看冬奥”展映仪式在京举行 03-16
高考招生
- 北京师范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