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师范大学 > 新闻公告 >

“价值与文明:中国共产党100年” 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举行

2021-11-04 0 新闻公告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新闻网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总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价值意蕴,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新时代的发展,10月16日,“价值与文明:中国共产党100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举行。本次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中心主办,哲学国际中心(珠海)承办。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安徽大学、内蒙古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哲学研究》杂志社、《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网等新闻媒体和出版界的编辑记者近百人与会。


开幕式上,珠海校区党委书记韦蔚、哲学学院院长吴向东分别致辞。开幕式由哲学学院副院长罗松涛主持。


韦蔚在致辞中着重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和哲学国际中心(珠海)近年来的建设和发展情况,对来自全国各地参加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



吴向东代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中心、哲学国际中心(珠海)致辞。他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对中国道路的百年探索中,始终包含着价值文化的面相: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价值建构为核心,推动着文化的变革,文明形态的创新,经历了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中国道路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文化革命、文化建设到文化自信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价值与文明的一系列标识性概念和丰富的思想与实践成果。它们主要包括:(1)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构筑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与中国精神;(3)坚守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4)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这个重要历史节点,总结中国共产党价值与文明百年探索的丰富历程,探究其价值建构与文明创新的内容、方法和路径,反思其探索创新的内在逻辑和基本规律,将会有力促进价值文明观基础理论研究,从哲学的层面展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与文明新境界,深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道路的自我理解,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开幕式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刘大椿、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欧阳康、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龙静云、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冯颜利、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杨学功围绕“价值与文明:中国共产党100年”会议主题,分别就“智能时代人类文明的交流与互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态整体主义及其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创新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贡献”“论‘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了首场主题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陈立新、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杨生平、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张立波、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林进平、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白刚就“中国道路的前进定力”“文明的本质及其价值”“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去、现在与将来”“中国共产党人与正义诉求”“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了会议主题发言。



本次学术研讨会为期两天,期间包括“青年圆桌论坛”,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近30名博士后与研究生将围绕会议主题展开研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价值与文明:中国共产党100年” 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举行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