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张琦:脱贫攻坚精神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不变初心和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就24字脱贫攻坚精神的科学内涵,以及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的意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党总支书记、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教授。
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
张琦表示,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所形成的一系列伟大精神一脉相承,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和深刻清晰的内在机理,是一个有机整体,脱贫攻坚精神的六个方面,彼此间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统一于脱贫攻坚实践之中。
具体来讲,上下同心、尽锐出战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政治和组织保证。体现了我国发挥制度优势、集中精锐力量办大事的实践智慧和精神状态,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强大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路径和方法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以开拓创新理念全面引领脱贫攻坚。坚持找到“贫根”,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对贫困人口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在“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和“如何退”的问题上,每一个环节做到精准,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创新农村“三变”改革、涉农资金整合、扶贫小额信贷等新政策新举措,探索完善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电商扶贫等新模式新路径。
攻坚克难、不负人民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精神和动力保证。攻坚克难、不负人民,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不变初心和使命担当。脱贫攻坚中广大干部群众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迎难而上、攻坚拔寨,对960多万贫困人口实行易地扶贫搬迁、挪穷窝拔穷根,对“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集中攻坚,对28个人口较少民族重点帮扶……脱贫攻坚的难点一个个被攻克、一场场硬仗被打赢。贯穿其中不变的一条主线始终是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不脱离人民的基本需求。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领域的充分体现
张琦表示,脱贫攻坚精神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铸就中华民族新时代的精神丰碑,成为脱贫攻坚留给后世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是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遵循,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最充分、最生动的体现。二是实践和理论深化有效地回应了五大发展理念内在要求,是新发展理念的自觉践行。三是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治理方式的内在要求,丰富和完善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四是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次为脱贫攻坚提供了价值指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领域的充分体现。五是蕴含实事求是方法、矛盾分析方法、辩证分析方法、群众路线方法等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生动表达。
张琦认为,全面建成小康后,中国迈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我们还将在多方面进一步彰显脱贫攻坚精神的时代价值。
必须长期坚持、发展和弘扬脱贫攻坚精神
张琦说,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注解,蕴含着鲜明的实践指向。因此,必须长期坚持、发展和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将其借鉴运用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
脱贫攻坚精神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注入坚强力量。2020年全面脱贫摘帽后要接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这是消除绝对贫困之后减贫事业的继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初心和使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依然需要传承和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5年过渡期中要继续保持脱贫攻坚的精神状态,更进一步,再扶一程。
脱贫攻坚精神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动力支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赓续传承好脱贫攻坚精神,继续引领大家积极有为、不懈奋斗。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要继续坚持上下同心、尽锐出战,坚持县乡村三级书记抓振兴,将脱贫攻坚中形成的组织推动、要素保障、政策支持、协作帮扶、考核督导等工作机制,全面运用到推进乡村振兴,通过政府、市场、农民三方合力,汇聚全社会资源;继续坚持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推进机制模式创新、科技创新、品牌创造和营销变革等,全面激活农村资源、市场和主体,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活力;继续坚持攻坚克难、不负人民,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标尺,始终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让人民群众共享乡村振兴成果。
“在奔向全面高质量小康社会和共同富裕新征程上,必须大力弘扬以‘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为科学内涵的脱贫攻坚精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发扬上下同心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以尽锐出战的坚决态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精准的理念与方法解决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等问题。”
张琦说,要以创新手段不断把社会产品的“蛋糕”做大,以精准务实的实干精神和不负人民的情怀把“蛋糕”分好,不断提升人的全面进步与人民共同富裕水平,推动发展成果人人共享,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原文刊载于《中国妇女报》2021年10月15日第4版;
原文链接:http://paper.cnwomen.com.cn/html/2021-10/15/nw.D110000zgfnb_20211015_3-4.htm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观点]张琦:脱贫攻坚精神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不变初心和使命担当
相关推荐
- 烟台市“中华文化涵养师德”提升工程集中研修暨京师好老师生命成长营第11期在京举办
- [研讨]“学校关闭期间居家主动学习”国际研讨会召开
- 北师大“出版业用户行为大数据分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入选国家“出版业科技与标准创新示范项目”
- 《百名摄影师聚焦新中国70年》精选图片高校巡展在北师大图书馆开展
- [观点]冯刚、龚超:论《道德经》中的精神压力与道德人格的张力
- 北师大图书馆党委举行“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集体政治生日会
- 北师大举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书画摄影作品展
- [讲座]作家陈彦在北师大举办“以创作光大生命”专题讲座
- 第一届“亚太国际音乐治疗论坛”在北师大举办
- 2020南国北师生物科技研讨会暨细胞增殖及调控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举行
- 北师大组织开展2018年新教师岗前集中培训
- 北师大代表队荣获2020年国际刑事法院(ICC)模拟法庭英文赛中国赛区总冠军奖第一名
- [观点]胡必亮:中欧班列缘何能逆势增长?
- [研讨]互联网教育智能应用发展与治理规范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 北师大组织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干部赴延安培训学习
- [会议]北师大地理科学学部举办2020年学术年会
- 人民战“疫” 党旗飘扬 经管学院教工党支部召开线上专题组织生活会
- 全球发展战略规划小组赴数学科学学院调研
- [研讨]北师大组织研讨新一代教育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 2019年度“十佳内刊”揭晓
新闻公告
- [观点]焦豪:数字化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03-16
- [预告]03.18 讲座:从“两会”看中国和教育 03-16
- 党委统战部召开学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联席会 03-16
- “看中国·看冬奥”展映仪式在京举行 03-16
高考招生
- 北京师范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