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新闻传播学院承办的2021中国互联网大会未成年人保护论坛在京召开
7月15日,“2021中国互联网大会未成年人保护论坛”在北京召开,该论坛为2021(第二十届)中国互联网大会分论坛之一,本次中国互联网大会主题为“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互联网引领数字经济新发展”。本次论坛旨在促进互联网平台落实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有效推动未成年人网络保障机制建设。论坛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中国互联网协会调解工作委员会与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联合承办。
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副理事长黄澄清在致词中表示,过去多年来,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在未成年人权益、青少年心理健康、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保护等方面有诸多举措与经验。此次联合启动“未成年人保护公益课项目”,采取公益捐赠的模式,有中国互联网协会指导,公检法系统和各合作伙伴提供专业课程设计、讲解,网络教育机构提供教育平台的技术能力,多方携手推出适合互联网传播的法治文化课程,本次论坛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平台未成人保护发展报告(2021年度)》、推动未成年人保护的公益举措,加强行业自治,与未成年人一起建立互联网上“爱”的家园。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是一项非常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政府监管、企业履责、社会监督、学校引导、家庭约束、司法保护的多元参与、协同共治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模式。”论坛上,未来网董事长马兴民在致辞中表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一是要推动依法保护见实效。建立完善不同层级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服务机制、区域督导机制,让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延伸到每个角落,覆盖到每个孩子;二是要加大媒体监督力度,媒体要发挥更大的监督作用,依照法律法规,对侵犯未成年人权益、危害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严重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不良行为坚决揭批;三是要促进社会参与,企业要不断提高行业自治,发挥行业自律和专业服务的功能,保证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必须尊重、保护每一个未成年人权利,对可能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现象和行为设置一定的风险防控机制,并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济措施。;四是要创造更多有益的内容产品,坚持贴近未成年人、贴近时代,创作更多未成年人喜爱的内容产品,发挥科普、教育、感化、警示的作用,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副会长、数字治理分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院院长李韬表示,实现未成年人自由全面发展目标,让每个少年儿童享有尊严地生活,有一个共同而美好的未来,需要保障未成年人免于侵害的权利和促进发展的权利。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互联网发展研究院“青少年网络素养”课题组长期致力于青少年网络素养的研究,开创了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和实践体系,开展了大量的学术科研和教育实践创新工作。同时,北师大自觉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纳入数字治理研究内容,建构了一套互联网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未成年人保护是其中重要评价指标。北师大愿与社会各界一道,加强未成年网络保护方面的交流合作,致力于保护未成年人免于侵害、促进其全面自由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究中心主任方增泉发布了《中国互联网平台未成人保护发展报告(2021年度)》。报告综合选取六类145个互联网平台为样本,采集其用户协议、隐私条款等文本内容,以《未成年人保护法》等10多项法规政策为框架,综合信息提示、技术保护、防沉迷(综合)管理、应急投诉和举报机制、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科学普及和宣传教育等六个维度的16个指标,通过量化的指标分析现有互联网平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现状、特征与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呼吁构建起企业、家、校、社会四位一体的保护网。
在论坛的主题发言环节,最高检研究基地、北师大未成年人检察研究中心主任宋英辉作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亮点解读,总结了新颁布的未保法的一些特点,包括针对未成年人保护一些突出的问题回应社会关切、立足实际总结有利的经验、加强地方立法、完善保护体系并织密保护网络、完善细化规定增强法律的刚性。而在法律条文的设计上,新的未保法亮点多多,具体包括确立了最有利未成年人的原则、明确了国家的兜底责任、建立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确定了强制报告制度、实行密切接触未成年的人员入职查询和从业禁止、规范媒体的报道并明确烟酒彩票售卖网吧经营性的场所还有酒店等经营所的责任、规定了检察机关的监督权并督促机制起诉权公益诉讼权等等,以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等等。
中国互联网协会调解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林子英以《课件、试卷、解析中的著作权保护边界》为题发言,梳理了信息教育平台在维权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在线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盗版资料侵权、法律边界不清晰等法律问题。关于音视频网课版权保护,新的版权法提出了视听作品的概念,比从前电影作品的界定更加宽泛,在这一问题上给予了很好的解决方案;而针对于具体的试卷资料,林子英认为应该对于不同的类别具体分析,从而更好地进行作品保护。
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周宗奎则以《青少年网络素养的培养》为题,发表主题演讲。周宗奎介绍了华中师范大学青少年网络心理行为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成果,所了解到的青少年网络使用信息状况,以及在网络素养教育课程体系上的探索。
在圆桌讨论环节,现场以未成年人网络保障机制建设为主题,邀请到了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执行院长高华俊,团中央青少年权益部协商代言处处长滕素芬,北京中关村双榆树一小校长丁凤良,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部、“四叶草”团队检察官李思瑶作客圆桌对话,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究中心副主任祁雪晶主持对话。高华俊指出,未成年人保护已经从传统的网络保护发展到新时代的网络保护,保护的内容、主体、方式都要发生变化,在社会保护中营造儿童的友好环境,加强社会工作,对于未成年人行为上的风险进行预防、干预和矫治。滕素芬分享了团中央在维护未成年人网络的合法权益方面所做的工作,团中央充分推动未成年人网络立法,利用强有力工作的平台和工作机制加强网络空间专项治理,积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建立新型权益保护机制,发挥政策倡导和社会倡议功能,代言青少年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上的合法诉求。丁凤良说明了学校在未成年人保护上如何进行具体的实践,包括学校教师对学生进行正向的引导,进行互联网登陆的时候怎样进行文明的发言和使用,怎样科学合理地把互联网的优势用于学习,如何应对学生带手机到校园等等。李思瑶介绍了检察机关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中所充当的角色,检察机关不仅要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还要立足司法保护的定位去落实和监督其他五大保护,督促其他未成年人保护的主体去履行好保护职责,并分享了一些检察机关在具体案件中的具体措施,希望各界共同参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论坛]新闻传播学院承办的2021中国互联网大会未成年人保护论坛在京召开
相关推荐
- 北师大举行2018级本科新生军训开训典礼
- 周作宇一行赴日参加“第十一届中日大学校长论坛”
- 聚首运河,点赞祖国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党委组织离退休人员参观座谈活动
- 北师大实验小学举行系列活动庆祝六十华诞
- 美国威廉玛丽大学代表团一行访问北师大
- 北师大举行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报告会
- 北师大中外合作办学“中加水安全硕士项目”首届学生毕业
- “价值与文明:中国共产党100年” 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举行
- [观点]胡必亮、奥托尔巴耶夫:全球性挑战需要人类作出全球性正确决策
- 东盟副秘书长访华团访问北师大
- 昌平教委一行来北师大教育学部座谈交流
- 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助推北京城市副中心教育新高地建设
- 第五届“大数据时代的未来教育”论坛举办
- 汉语文化学院师生赴江西考察实践
- [成果]北师大地理科学学部傅伯杰院士团队提出“完善森林恢复,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15”
- 副校长周作宇带队赴玉龙县调研并签署对口扶贫系列协议
- 机关党委部分党支部联合邀请张润枝老师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报告
- [论坛]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教师参加世界银行灾害风险管理与韧性基础设施论坛
- 第十五届全国“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年会召开
- 第五届孔子新汉学计划·京师哲学暑期学堂开学典礼举办
新闻公告
- [观点]焦豪:数字化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03-16
- [预告]03.18 讲座:从“两会”看中国和教育 03-16
- 党委统战部召开学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联席会 03-16
- “看中国·看冬奥”展映仪式在京举行 03-16
高考招生
- 北京师范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