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魏浩:积极扩大进口引领高水平对外开放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将是“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都发生了新变化,我国进入各类矛盾和风险易发期,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从外部环境来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此起彼伏,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各国带来严重冲击,也给世界经济带来重创。从内部环境来看,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部分重点产业的关键环节基础十分薄弱,创新能力不能达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国内生产供给与国内需求不匹配问题日益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政府提出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也不是放弃参与国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是加强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双循环。也就是说,在坚定不移继续积极参与国际循环、提高参与国际循环的深度和广度的同时,大力发展国内循环,提高国内循环的运行效率,把国内循环做大做强,在此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国际循环对国内循环的促进作用。以往我国主要是以出口的形式参与国际循环,但在新的国内外环境背景下,再过度强调出口、片面强调出口已经与新的发展形势不符,进口是连接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关键纽带,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进口的战略作用。积极扩大进口也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主要举措。其实,中央政府早在2012年就提出要积极扩大进口,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指导意见,其本意就是要加强进口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积极扩大进口将更有效率地实现内外市场联通、要素资源共享,通过发挥进口的互补效应、成本效应、竞争效应、高质量效应,促进国内循环发展、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了积极扩大进口,中国政府做出了巨大努力。构建多个积极扩大进口的平台,例如,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培育一批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加快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在疫情背景下,第三届进博会如期举办,既体现了中国同世界分享市场机遇、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真诚愿望,也体现了中国坚定不移积极扩大进口、全面扩大开放的决心。颁布多个积极扩大进口的政策和指导意见,例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进口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等部门关于扩大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意见的通知》。提高进口便利化程度,中国海关通过全面实施预报关、升级港口基础设施、优化海关监管以及公布进出口合规费用四个方面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程度。2019年,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取消通关环节的116项证件证明当中的92项。降低物流成本,进口合规成本从2017年的每个标准集装箱915.9美元降至2019年的318美元,降幅达65.3%。提高通关时效,2020年7月全国进口整体通关时间38.5小时,比2017年压缩60.4%。不断降低部分产品的进口关税,在2001-2019年期间,中国关税总水平从15.3%降至7.5%,降幅达51%,自2018年11月1日起,中国降低1585种产品的最惠国税率,平均降幅达23%,自2019年1月1日起,中国降低706种产品的进口关税,自2020年1月1日起,中国下调859项产品的进口关税,587种产品的关税降幅超过50%。
在“十四五”时期,中国要发挥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要展会平台作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实施积极扩大进口的过程中,外资企业通过参加进口博览会,一旦与中国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有可能初期是以进口的形式进行交易,随着交易规模的扩大,后期外资企业可能会在中国直接建厂生产,建厂生产的前期可能只是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后期可能会开拓国际市场,从事出口业务。也就是说,以进口博览会为平台,以“进口”促“投资”将是提高中国利用外资规模、促进出口的一个新途径、新模式。积极扩大进口不仅可以促进外资来华投资,而且可以带动各类国际人才到中国工作。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中国积极扩大进口,不仅仅是贸易政策表现形式的简单变化,更重要的是中国对外开放理念、路径、制度的变化,积极扩大进口将促使国内各类政策制度联通互动,加速推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各类进口展会平台、开放新高地不仅具有积极扩大进口的作用,而且,也是为全面开放、高水平开放积累经验、探索道路的。进口博览会具有主动扩大对外开放效应、吸引国际投资效应、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效应、激发进口潜力效应、服务国内消费升级效应。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具有贸易促进和贸易创新两大功能。完善自由贸易试验区布局,赋予其更大改革自主权。海南自由贸易港将对接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实行货物贸易零关税,打造中国对外开放新高地。
中国市场潜力巨大,中国进口具有持续性、稳定性。中国有14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大市场,预计未来10年累计商品进口额有望超过22万亿美元。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今年中国扩大开放的步伐仍在加快。正如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所说,今后中国将秉持开放、合作、团结、共赢的理念,通过建设开放新高地,促进外贸创新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双边、多边、区域合作,仍将一如既往地积极扩大进口,扩大对外开放,让世界共享中国市场。
毫无疑问,中国将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积极扩大进口,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进口博览会将成为中国进口的重要平台,将成为中国对外开放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事件,中国进口将引领高水平对外开放,将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做出历史性贡献。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进口研究中心主任魏浩
原文链接:http://xh.xhby.net/pad/con/202012/29/content_872167.html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观点]魏浩:积极扩大进口引领高水平对外开放
相关推荐
- 北京师大资产经营公司举办2018年度民主生活会
- 北师大图书馆党委举行“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集体政治生日会
- 图书馆党委第二党支部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期间重要讲话精神
- [讲座]前驻外大使汪晓源来我校举办“拉丁美洲与中拉关系”专题讲座
- 北师大对口帮扶云南怒江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第三期专项培训结束
- 涂清云到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进行疫情防控专项检查
- [观点]林崇德、黄四林:注重师德培训的顶层设计
- 周作宇参加哲学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 “迎百廿校庆,传木铎金声”——庆祝建校120周年师生校友校园健康跑暨校旗传递启动仪式举行
- [成果]环境学院毛显强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文揭示光伏产品贸易自由化对全球碳减排的重要意义
- 图书馆组织青年馆员助力文化建设活动设计方案评选
- 北师大召开2020-2021学年院系学生工作总结考评会
- 北师大外文学院召开青年教师在线座谈会
- 中国核学会射线束技术分会成立大会召开
- [论坛]北师大举办地理学与可持续性国际学术论坛
- [论坛]“中国公司治理50人论坛”第二届主题论坛暨第十五届中国公司治理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
- 李晓兵参加天文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
- 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探索北京城市副中心网络研修新样态
- 教育学部第十一届学术文化节开幕式暨名家讲坛首场活动举行
- 中国海洋大学一行来访北师大座谈交流
新闻公告
- [观点]焦豪:数字化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03-16
- [预告]03.18 讲座:从“两会”看中国和教育 03-16
- 党委统战部召开学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联席会 03-16
- “看中国·看冬奥”展映仪式在京举行 03-16
高考招生
- 北京师范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