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北师大举办地理学与可持续性国际学术论坛
11月23日至24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中国地理学会、国际地理联合会主办、国际地理联合会相关专业委员会(IGU commission on Geography for Future Earth, IGU commission on Agricultural Geography and Land Engineering, IGU Commission on Geoheritage, IGU Commission on Hazard and Risk, IGU Commission on Land Degradation and Desertification, IGU Commission on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IGU Commission on Water Sustainability, IGU Modeling Geographical Systems Commission, IGU Young and Early Career Geographers Working Group on Geography and Sustainability)协办、《地理学与可持续性(英文)》支撑的2021年地理学与可持续性国际学术论坛召开。本次论坛围绕“Geography of the Anthropocene: Transforming our world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主题设置了3个特邀报告会场和10个平行分会场,共同探讨以综合性的地理学视角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本次论坛以线上网络方式进行,吸引了超过500位地理学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人员、学者与研究生等注册参会,参会人员来自40个国家,覆盖了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美洲。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荣誉部长/中国地理学会监事长/国际地理联合会副主席傅伯杰院士、国际地理联合会主席/南非开普敦大学Michael Meadows院士担任本次论坛的共同主席。
论坛开幕式上,傅伯杰院士致欢迎辞并做了“Promoting Geography for Sustainability in the era of Anthropocene”主旨发言,阐述了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评述了地理学发展历程与发展方向,介绍了本次论坛的相关背景和组织情况。3个特邀报告会场邀请了Michael Meadows、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和工业研究组织Mark Stafford Smith、米克拉斯·罗梅里斯大学Paulo Alexandre da Silva Pereira、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邬建国、澳大利亚迪肯大学Brett Bryan、厦门大学院士吕永龙、日本东京大学Takashi Oguchi、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刘建国、美国肯塔基大学Stanley Brunn、美国奥本大学田汉勤分别围绕“Geographies of Climate Change, Disaster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Anthropocene”“Some ways in which geography can contribute to the global sustainability agenda”“Agriculture land degradation and ecosystem services loss in a changing environment”“Core questions and key approaches for the science of landscape sustainability”“Using geography to identify sustainable futures under global change: Insights from the past 25 years”“Systems analysis of sustainable path in China”“Avoiding human-induced geomorphological disasters for sustainable societies: lessons from Japan”“An Integrated Framework for Glob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Five Challenges Facing Planetary Sustainability”“How can the terrestrial biosphere be part of climate solutions? A wake-up call for the global climate community”作了大会报告。10个平行分会场共收到101份论文摘要,遴选了83位专家学者,围绕“土地退化”“灾害风险”“水资源”“农业地理”“地理模型”“土地利用”“城市化”“遗产公园”“地理教育”“地理学与可持续性青年特别专场”等主题,进行了报告交流。各分会场在现场报告交流的基础上,推选出了best speaker获得者。论坛闭幕式上,国际地理联合会主席Michael Meadows院士进行了论坛总结发言,宣布了24位best speaker获得者名单,高度评价了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并发出了参加国际地理联合会百年庆典的邀请。
论坛期间,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赵文武、蔚东英、李琰主持了特邀报告和开幕式、闭幕式,南非西北大学Frank Winde、斯洛文尼亚科学与艺术研究院Matija Zorn、罗马尼亚科学院地理研究所Monica Dumitra?cu、东京大学Takashi Oguchi、米克拉斯·罗梅里斯大学Paulo Alexandre da Silva Pereira、南京师范大学陈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李玉恒、罗马尼亚科学院地理研究所Gabriela Morosanu、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武旭同主持了10个平行分会场的报告。
据悉,本次论坛是在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即将迎来120周年、中国地理学会成立112周年,国际地理联合会迎来100周年之际召开的第一届地理学与可持续性国际论坛。地理学与可持续性国际学术论坛旨在推动地理学综合集成研究,服务区域与全球可持续发展,为全球地理学者提供交流和学习平台。
论坛期间的部分截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论坛]北师大举办地理学与可持续性国际学术论坛
相关推荐
- 北师大举办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专题培训会
- 【中国教育报】朱旭东、高鸾:构建在线教师教育体系
- 一带一路学院留学生热议习总书记给北科大巴基斯坦留学生回信精神
- [成果]地理科学学部教师杜恩在的研究成果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 北师大召开教代会执委(扩大)会议 研究部署双代会筹备工作
- [论坛]第六届“大数据时代的未来教育”论坛在福州举行
- 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青年服务先锋队获评“北京市青年文明号”
- [观点]张琦:如何发挥立法在乡村振兴中的保障作用
- 北师大参加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第七次会议并获“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教育学学科共同体”授牌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图书馆第二党支部开展线上学习活动
- 【中国教育报】一个支点,撬起深度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教育部“三区三州”中小学校长教育信息化培训观察
- [讲座]前驻外大使孙继文做客《专家讲座》为北师大作“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与“一带一路”建设专题报告
- 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举行专业硕士业界导师聘任暨座谈会
- [成果]北师大系统科学学院陈晓松教授课题组在厄尔尼诺长时间预测领域取得突破进展
- 图书馆党委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
-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师范类工作委员会举办2018年学术年会
- 党委统战部召开学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联席会
- 总务部党委举办“学史增信 力行服务”党史知识竞赛
-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预告]11.20 亲手绘制“兔儿爷”?你可以的!
新闻公告
- [观点]焦豪:数字化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03-16
- [预告]03.18 讲座:从“两会”看中国和教育 03-16
- 党委统战部召开学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联席会 03-16
- “看中国·看冬奥”展映仪式在京举行 03-16
高考招生
- 北京师范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