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扶贫攻坚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暨北师大创新发展研究中心挂牌仪式在珠海校区举行
4月13-15日,“民族地区扶贫攻坚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暨北京师范大学创新发展研究中心挂牌仪式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国际交流中心举行。此次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珠海校区管委会主任王守军,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副主任谭卫平,国家民委国际交流司副司长张庆安,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傅爱兰,副院长李家永,北京师范大学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关成华,副主任涂勤,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4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共同见证北京师范大学创新发展研究中心的成立,并探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合作。
13日的挂牌仪式由李家永主持,与会嘉宾对北京师范大学创新发展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王守军致辞
王守军在致辞中表示,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可以致力于解决区域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和智力支撑。中心的成立是北师大积极参与国家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一个具体举措,也是服务社会的一个重要机遇。希望中心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成为把握创新发展前沿、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高水平研究智库,学校将全力支持创新发展研究中心的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傅爱兰致辞
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李家永主持
傅爱兰指出,希望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充分利用珠海校区“一体两翼”的优势,密切联系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做到扬长补短、突出特点、均衡发展,巩固和加强北京师范大学理论经济学的学科优势,打造成为政府、企业和公众信赖的权威咨询机构;高研院将为各中心在平台搭建、人才引进、国际合作、学术研究、社会服务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做好支撑和服务。
国家民委国际交流司副司长张庆安致辞
张庆安在致辞中对成立创新发展研究中心表示诚挚祝贺。他指出,北师大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大师云集,才俊辈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相信北师大能借首都和大湾区的多重叠加优势,双轮驱动,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教育、文化、健康、科技高端科教中心、研究中心和创新中心;北师大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一定会开拓创新,为学校和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北京师范大学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关成华致辞
关成华对出席会议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了欢迎和感谢。他表示,中心将立足珠海,响应学校“双一流”和”一体两翼“的建设发展要求,以学术为第一生命线,在严谨治学的同时致力于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为政府决策、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学术和智库支撑,使中心成为治学的净土、育人的沃土、创业的热土。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教授发表演讲
在研讨会阶段,甘犁教授发表了题为《一个激励相容的劳动奖励田野实验》的主题演讲。他根据近五年来在包括民族地区在内的部分地区进行的调查和实验研究成果,指出中国现阶段的现金转移支付水平非常低,补助政策激励效果不足。建立长期稳定、激励相容的转移支付制度,形成多劳多得的良性循环,最终调动起贫困人口脱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是行之有效的脱贫路径。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发表演讲
李实教授发表题为《中国扶贫的经验与挑战》的主题演讲。他首先肯定了过去40年中国的减贫成效,指出中国减贫脱贫重要的推动要素是经济高速增长和中国政府的强大执行力。但同时当前的扶贫工作也有很多挑战,比如减贫效果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儿童、残疾人和少数民族的贫困发生率更高等。最后,李实表示,中国在2020年能够实现脱贫目标,消除绝对贫困,但更艰巨的是减少相对贫困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发表演讲
张琦教授在题为《可持续生计视角下民族地区绿色减贫评估》的报告中指出,通过评估民族自治县绿色减贫指数,发现目前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与环境保护矛盾依然存在,民族地区具备的资源优势尚未完全释放,绿色减贫动力仍显不足;应强化民族地区绿色减贫理念、探索绿色产业化新途径、完善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制定绿色减贫考核评价体系,使民族地区实现绿色减贫。
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副主任谭卫平发表演讲
谭卫平副主任在题为《中国精准扶贫主要政策与经验》的发言中,分析了中国的减贫成就,指出我国立足国情,积极探索,勇于实践,通过建档立卡、派驻村工作队等精准扶贫措施,开创了一条由政府主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贫困道路。我国在自身减贫取得长足进展的同时,总结减贫过程中的有效经验,并与全球各个国家共享,共同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此外,研讨会围绕绿色发展动能机制、我国精准扶贫政策与经验、对口支援理论实践、产业扶贫、旅游扶贫、农村低保瞄准脱靶、民族交融、污染企业对减贫减缓作用、深度贫困地区面临的挑战和策略选择、异地扶贫搬迁、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等进行了深入讨论。
北京师范大学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涂勤总结致辞
涂勤教授做了总结致辞。他倡议与会各研究机构互相支持、互相协作,合作搭建民族地区扶贫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联盟,共同服务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积极响应。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民族地区扶贫攻坚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暨北师大创新发展研究中心挂牌仪式在珠海校区举行
相关推荐
- 董奇会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局长Mmantsetsa Marope博士一行
- 党旗引航——教育学部师生党支部开展“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教师在线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公益项目”
- 北师大校工会召开2018年度部门工会工作总结评优会
- [观点]教育开放说 | 终身学习视域下农村教育与培训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 兹拉特科·拉古姆季亚:疫情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 师大图书馆党委举办《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专场辅导报告
- [观点] 何毅亭:在第十届中国社会治理论坛上的讲话
- [荣誉]“开放辅导”与“智能教育机器人”分获亚洲数字化学习论坛(eLearning Forum Asia, eLFA)金奖与银奖
- 北师大5名师生在“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主题征文活动中获奖
- 聚首运河,点赞祖国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党委组织离退休人员参观座谈活动
- 学习延安精神 弘扬革命传统?——北师大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党总支赴延安开展专题教育培训
- 第四届中国VR/AR/MR创作大赛开幕式在京举办
- 世界银行前副行长伊斯梅尔·萨拉杰丁博士受聘为北师大新兴市场研究院特聘教授
- [论坛]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举办“从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中学习和理解科学与大自然” 专题讲座
- 北京师范大学组织在京师生员工开展集中核酸检测
- 北师大举办首届“创业、创新、创意” 校友论坛暨校友单位成就展
- “四史”学习我先行,齐心战疫在行动 ——历史学院2019级硕士党支部的一节特殊党课
- 北师大张欣欣同学荣获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
- [通知]关于申报北京师范大学2020年度宣传思想工作专项课题的通知
- 北师大举办“新时代中国语言文学的创新与发展” 长江学者论坛
新闻公告
- [观点]焦豪:数字化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03-16
- [预告]03.18 讲座:从“两会”看中国和教育 03-16
- 党委统战部召开学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联席会 03-16
- “看中国·看冬奥”展映仪式在京举行 03-16
高考招生
- 北京师范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