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语言大学 > 新闻公告 >

【线上教学】信息科学学院:为线上教学铺好路,也是为抗“疫”做贡献

2020-03-10 0 新闻公告 来源:北京语言大学新闻网

近日,线上课程第二周开课顺利完成,信息科学学院各门课程平稳有序的进行,老师和同学们也逐渐适应线上开课的模式。

按阶段部署工作重点

这一个多月的工作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月29日到2月17日,做好线上教学准备,引导教师从线下到线上课程的思路转变。1月29日大年初五,信息科学学院成立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小组,学院领导对各项工作进行了部署。教务处发布了延期开学教学方案。信科院教务办首先要做的是:在2月10前梳理出这学期所有要开的课程和任课老师并汇总成表,且要求老师们在2月17日前确定线上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模式、教学平台,及到3月底的详细教学安排。在通知教师们将课程从线下到线上进行转变的同时,也需要辅助教师进行线上教学方案的推荐、选择和实施。这一阶段老师们主要需要了解线上教学的一些基本信息,了解并确定选用哪个或哪些教学平台,以及教学平台的使用方法。针对教师们此阶段的需求,教务办唐海燕老师2月4日在微信公众号“唐老诗”中及时推出了《教师如何利用网络在家完成教学任务?》,2月8日推出《如何开展线上教学1:北语慕课+学习通》,2月11日推出了《如何在家制作视频课件?》。

第二阶段:2月17日到2月28日,线上开课前一周到开课第一周结束,保障线上教学顺利开课。这一阶段,老师们已经确定了授课平台和授课方式,对于平台操作也在进一步熟悉中,在目睹了2次开学季的网络拥挤、平台问题后,老师们需要对自己开课时将会出现的问题做预案。教务办2月18日推出了《“云开学”大翻车,接下来该怎么办?》,同时针对老师们的提问,在2月20日推出《如何开展线上教学2:5步搞定学习通直播》。2月24日第一天开课,教务办当晚发布《开学第一天,这里有一份报告请师生查收》,2月26日发布《线上教学|信息科学学院师生的线上课程初体验》,对第一天开学的情况作了总结和汇报。在2月28日周五下午2点,第一周开课即将结束时,信科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成员在教学副院长罗智勇老师的组织下,准时进入腾讯会议平台,召开了新学期的第一次会议,对线上教学第一周进行了总结并对现有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以及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

第三阶段:线上开课第二周之后,线上课程平稳运行,总结、调整、优化课程,并进入毕业设计阶段。这一阶段,老师们对线上开课已经熟悉,可以按照教学计划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师更多关注的是提升教学技巧、优化教学方案等细节问题。这一时期的推送也是侧重这方面,例如3月2日推出《如何用微信小程序布置作业?语音、图片、视频及每日健康打卡都可以》,3月4日推出《云端教学|线上板书,见字如面》。同时,3月1日到3月15日,是学生们进行课程退补选的时期,要做好师生与课程的衔接。按照毕业设计日程安排,第2、3周是学生提交开题报告并进行线上开题答辩的日子,因此工作重心侧重于组织毕业设计。

提前做好工作非常必要

对于提前做好工作这件事,此次感触特别深。因这次疫情突发,学校封闭管理,不能到办公室工作,也无法访问办公室计算机上安装的教务系统管理端,许多工作都需要这学期的课表进行统计和核对。幸好在上学期放假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下午,教务办唐海燕老师和姚海燕老师,辅导员陈曲老师一起,把这学期的课程表打印出来并张贴在了教务办的墙上。疫情期间,院领导在值班时,帮忙拍了照片,通过网络传到微信群。这几张照片在后期的工作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例如老师们不方便查到自己的课表时,学生们发现自己查到的课表与老师的课表不一致时,直接转发给老师学生,有章可循,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老师们不禁感叹:假期前打印课表并张贴出来是做的最明智的一件事。如果这件事拖延到开学前做,可能这次突发事件中的工作就会多费周折了。

同事们的积极配合是工作顺利推进的保障

在此次线上课程的推进中,信科院的同事们都非常给力。每次的提议响应都很及时,而且老师们都积极分享教学经验,在教学中遇到问题时,随时会在“码农”微信群中进行讨论,并积极提供解决方案。老师们提供的经验和提出的问题,也是几次推送的内容来源。

做好师生的答疑服务工作

面对微信群、QQ群和私信的各种问题,教务办老师分分钟变身在线客服。老师们提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教学以及教学平台的使用技巧等方面,而学生的问题则涵盖方方面面,针对师生们日常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解答,教务办成员积极协商,及时给出解决思路及实施方案。

线上教学还将继续,线上教务也依然继续,坚守职责是每个人应该做的,愿同心协力,共克时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线上教学】信息科学学院:为线上教学铺好路,也是为抗“疫”做贡献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