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林业大学 > 新闻公告 >

我校青年学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回信精神

2020-07-11 0 新闻公告 来源:北京林业大学新闻网

  近日,我校青年学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回信精神,学习活动取得积极反响。青年学生纷纷表示通过学习深受鼓舞,今后定将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牢固树立远大理想信念,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将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在爱国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22届研究生支教团、科右前旗分团、车辆16-2班李晖表示,在学习后深感习总书记对我们青年的关爱和期待,也更明白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应做些什么。人生往往不是一条平坦的大道,可以径直通往人生的终点,需要我们一点点去拼搏,去奋斗。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应该以乘风破浪之勇,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将自己的人生理想追求融入党与国家大事之中,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今年九月我将奔赴西部开展支教工作,我一定谨记习总书记对我们的嘱托,不负期待,将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需要的地方!

  22届研究生支教团、河北阜平分团、林16-6 张晓颖谈到,我们学习了习总书记寄语高校毕业生的回信。经过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斗争,让我们切身体会到了“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的道理。玉不琢,不成器,我们广大青年毕业生,应该踏实前行,努力奋斗,刻苦学习,增长自己的本事和才干,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青春贡献。今年夏天我们即将奔赴祖国西部地区支教,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为祖国西部地区的建设添砖加瓦!

  西部计划志愿者、木工16-3 郭娅菲表示,一直以来,西部都是我非常向往的地方。很幸运,2020年的夏天,我以“西部计划志愿者”的身份为大学生活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点,能够切实投身于祖国边疆地区的建设,是一件多么骄傲的事情。在即将启程的时刻,看到习主席回给高校毕业生的一封信,我心底的声音越来越强烈: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们经历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斗争,在这场战役中我们看到了无数基层工作人员的不懈付出;这一年是即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一年,而我也立志作为基层志愿者加入其中,去体会这个时代赋予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习主席在信中告诉我们: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既然立志支援西部、建设新疆,那么就应该在基层勤奋学习,苦练真本领,脚踏实地的完成任务,为西部的建设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校科协学生骨干、人资16级毕业生陈泊锦谈到,毕业踏出校门的一瞬间,仿佛回到了四年前踏进校门的那一刻——带着理想而走来,怀揣信念而离开。四年的点点滴滴化作未来前进道路上的力量,我将受益终生。“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正如总书记所说,我们生逢其时,就要肩负重任,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在林大的四年让我学会了充实的科学知识,现在到了我为祖国贡献的时候,前进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但我知道,我不是不是一个人在奋斗,我的身旁有千万个和我一样的热血青年,他们怀揣着和我一样的理想——为党和国家奉献一生,在中华民族的复兴道路上印上自己的脚印!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虽然不会一马平川,但我们定将昂首疾走,踏平脚下的石坎、断沟!

  校研究生会学生骨干王恒星说,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使我深受感动、备受鼓舞,让我更加坚定了到基层服务群众的信心和决心。前进的道路从不会一帆风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一代青年矢志奋斗。作为一名农科的研究生,做给农民看、教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是我最大的追求。我要把感动化作力量,把心动化作行动,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积极投身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

  校学生会学生骨干杨思雨说,学习习总书记的回信,毕业生们勇担时代责任、践行西部建设的行动深深地感染了我。诗人艾青有句名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看到这句话我总是心有戚戚,家国情怀是一种源自内心的质朴情感,植根于心、内化于行、铭刻于骨、融化于血。在我国西部地区开放建设的战略背景下,毕业生们坚定地选择远赴边疆扎根基层,在国家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添砖加瓦。正如习总书记所期望的,这一代青年应当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作为祖国的一份子,我们青年一代必须要勇挑重担、努力创造,为我辈之青春书写绚丽多彩的华章、为祖国大地奉献青春的力量。

  校社联学生骨干吕瑞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回信中,提出了对高校毕业生所寄予的厚望,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而我,作为祖国的高校学生之一,作为信息专业的学生之一,我有责任和义务为祖国的繁荣与昌盛奉献力量。一直以来,我都希望自己有机会可以去偏远地区支教。我们都知道,中国目前的发展是不均衡的,有些贫困地区的孩子得不到完善的教育,那么,这些孩子可能一辈子都要困在大山里,走不出贫困地区,看不到外面的世界,更没有能力改善家乡的现状。因此,我想去帮助这些孩子们,帮助他们看到外面的世界,帮助他们走出大山,进而改善贫困地区的现状。我想,这些孩子们平日里是接触不到电脑的,而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电脑却可以帮助我们学到很多东西,看到更大的世界。那么,我希望他们可以通过电脑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让他们知道,只要努力学习,外面的世界就在等待着他们的到来,当然,也要告诉他们要合理使用电脑,将电脑作为学习知识的工具,而不是毫无节制过网瘾的工具。作为青年人,我们应该乐于奉献,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我们定当奉献青春与热血,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生社团代表郭永祥说,今年是及其特殊的一年,一场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每个人的生活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场疫情中,我们的党和国家不惧危险,奋战在前线,保护着我们,而作为学生、青年的我们也同样没有松懈,我们也在用自己的力量支持抗疫行动。社区服务志愿者、线上抗疫宣传等都有青年的身影闪烁其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斗争,让你们这届高校毕业生经受了磨练、收获了成长,也使你们切身体会到了‘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的道理。”这场疫情是对我们的一场考验,是人生中一段难忘的岁月。在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回信中还提到对毕业生奔赴基层、投身建设的肯定,寄托厚望并表示国家对青年新生力量的扶持。我认识的毕业的学长学姐中有很多选择了去支教,去基层,去建设,我从心里很敬佩他们,这是一种真切的高尚品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青年一代所应有的担当。作为一名设计专业的学生,或许没办法做到技术性的贡献,但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帮助真正有需求的地区,真正有需求的人们,帮他们把信息传达到外界。现代各种信息媒介的发展,是互帮互助的最大便利。而我们的专业所长就是理解需求,转达需求,帮助我们的基层工作者,去宣扬他们的真善美,去发现世界的美好。做有志向的青年一代,不在你的能力合适与否,而是要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的决心与追求,利用自己所长,勇担时代使命,奉献自己的青春与热血,把祖国建设得越来越强大。

  会计18-4团支部全体成员学习了《习近平回信寄语高校毕业生: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大家都有很深的感悟。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大家切身体会了我们国家的伟大,我们有幸置身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更是有幸生长于这个伟大的国家。这场疫情中,虽然我们无法身赴前线,但有的同学报名参加社区抗疫志愿者,有的同学联系身边的人一起向抗疫一线捐赠了口罩等必需品,另外有的同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居家隔离,趁此机会学习知识,全方面提升自己。作为见证中国抗疫的青年人,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坚定了成为优秀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信念,我们生逢其时、肩负重任。定会不辜负党和国家对我们的期望,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矢志奋斗!

  林学院林学19-4团支部王梦茹谈到,学习了习总书记对高校毕业生的回信后,“永远跟党走,一步不停留”是我脑海中跳出来的第一个想法。在今年这个特殊的情况下,习总书记的话让我对“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有了更深的感触。中国石油大学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奔赴基层工作的行为也为我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自古以来,中国士子们都始终秉持着忧国忧民的信念,无论是屈原忠君之心的投湖之举,还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志,都让我们为之赞叹崇敬。时至今日,也有一批批优秀的读书人为国家鞠躬尽瘁,奉献己身。在战疫途中,无数年轻人不惧生死,奔赴“战场”,比如军医大学的莘莘学子,比如刚出校门的卫校护士。他们是我们的榜样,以国家之任为己任也是我们每一位学子都应该肩负起来的职责。国家和党培养我们,投入了无数心血,我们也应该用实际行动去回报这片生养我们的土地。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我们要“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永远跟党走,一步不停留。愿天下学子都可以以己之力,忠智报国!

  人文学院心理19-2团支部成瑀说,读到了118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们想要赶赴新疆基层工作的消息时,我本就已经深受感召。当我得知他们受到了习主席的亲自回复作为激励时,便更加难以抑制自己心中的热血。联想到今天正是高考结束的日子,不禁回想起一年前自己高考完的样子,踌躇满志,欲大展宏图,实现一番报复。尤其当时是建国七十周年之际,全国人民都掀起了一番爱国高潮。后来,我精心挑选了自己喜爱的专业,并满心欢喜的来到了大学的校园。这一年光阴来去似箭,我也尽力掌握着自己应当掌握的知识,而当初炽热的愿望依旧不减当年。仔细想来,大学时光也就只剩下三年了。三年时间,正是今天奋战之后得意而归的高考考生为最终临门一脚所厚积薄发的时间。作为时代的青年,我们绝不能辜负长辈的期望,追随优秀前辈,将伟大的事业发扬光大,同时也要为后辈做好表率,将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推向高潮。如今的我们,站在时代的十字路口上,惟有以坚如磐石的信心、百折不挠的毅力、敢为天下先的气魄,不负初心,力争上游,才算对得起出生在这昌明伟大的不朽盛世。

  外语学院研究生会主席周琦说,在学习完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之后,我体会最深的就是习总书记对于青年学子们的关怀与肯定。由于疫情的缘故,“这届高校毕业生经受了磨练、收获了成长”,但是也正是经过对抗疫情的战斗,我们也有机会更深刻地体验到了“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的道理。自疫情爆发以来,青年一代勇于担当,敢于奉献,一直活跃在抗疫第一线。青年一代是国家的中流砥柱,更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作为青年一代,我会牢记习总书记的教诲,不断奋进,不断向前,克服一切困难,为祖国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给自己提出更高的目标,并向着目标不断前进。作为明年即将毕业的学生,我会努力提升自己,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前进的道路从不会一帆风顺,我相信自身的努力加上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各界对于毕业生的帮助与扶持,我们一定会度过此次难关,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做出我们当代青年应有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院硕马2019团支部修慧爽说,孟夏草长,弦歌不辍。所有的美好都已定格在这个不一样的夏日,这段“最酷毕业旅程”即将到站。未来,在伟大时代赋予青年的恢宏舞台上,一股青春的活力正缓缓注入。“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带着习总书记的嘱托,中国青年正在扬帆起航,做最出色的“后浪”。

  草学院本科生团支部、学生会学生骨干李贺洋说,学习了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回信,我感慨颇多。习总书记回信中,提出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作为一名学生干部,作为一名草业学子,前路也许未知,但却从不曾迷茫,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在政策的引导下、在学校的培养下,我更应当珍惜时光,不断提高思想政治领悟,夯实科学文化水平,强化体质全面发展。“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前进的道路从不会一帆风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一代青年矢志奋斗。我定将牢记习总书记嘱托,践行林业人精神,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勇担使命,奋力拼搏,将小我融入大我,将青春贡献给祖国生态环保事业。

  物业18团支部刘瑾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青年”,让代表们和广大青年振奋不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处于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作为青年人,我们更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做一个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人。118名高校毕业生将奔赴新疆基层工作,立志同各族群众一起奋斗、建设西部。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全国广大高校毕业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青年还需继续往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中去,勇立潮头,不负韶华,磨炼品质、增长本领,努力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一代,为托起伟大“中国梦”贡献青春正能量。

  编辑:邢海涛

  审核:刘 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青年学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回信精神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