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马、研马、用马”——马院教师撰文展示抗疫的中国力量
近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牟文鹏撰写的《“中国力量”何以源源不断》在人民论坛网上发表。该文章一经发表迅速被光明网、人民日报海外网、央广网、全国高校思政工作网、中国日报网等十几家主流媒体转载,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这篇文章仅是我校思政课教师撰写的40多篇“战疫”主题原创性文章的其中之一,戴秀丽教授撰写的《战“疫”时期如何上好思政课》、巩前文副教授撰写的《抗击疫情,做好自己的事便是英雄》、杨志华副教授撰写的《打赢疫情网络谣言阻击战》、蔡紫薇老师撰写的《决胜战“疫”,上好特殊时期的思政课》也先后在人民论坛网上发表,共同展示了抗疫的中国力量,发出了北林声音。
"学马、研马、用马"初显成效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科研发展取得的突破性进展。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高校思政工作的理论先锋,科学研究是重中之重,它是教学的自然延伸和强有力支撑,亦是学科建设的必经之路。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历史悠久,2016年1月学院正式成立以来,学校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建设,通过校内学科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纳入学校重点发展学科行列,强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思想引领地位。在校党委领导下、各相关职能部门大力支持下,学院学科科研发展以“凝练方向、打造团队、做强平台、筑牢底线”为主要着力点,跑出加速度、做出新贡献。
凝练方向,凸显行业马院特色
学院组织学科教师反复研究讨论,确立了以“基本+特色”的研究方向凝练思路,“基本”就是抓住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基本问题展开研究,如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共党史与党的建设;“特色”主要是紧扣国家发展战略、追随北林绿色特色,结合学科教师专业特点和研究基础,确立特色研究方向,如乡村振兴战略、生态文明教育、农村基层党建、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等。与国内综合性院校的马院错位发展,形成新的科研增长点和行业院校马院特色。
打造团队,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
马院教师学科背景多元,为实现“人尽其才”,学院按照学校学科布局调整的总体部署,紧密结合教师专业背景、研究方向和学术兴趣,合理布局学科结构,新增“党的建设”学科方向,先后打造“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生态文明教育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研究”“农村基层党建研究”等4个特色研究团队,真正实现了“人人进学科,人人有团队”。团队优势逐步显现,2016年以来,团队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科研成绩显著,获批校外各类研究课题57项,其中省部级以上课题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6篇,其中C刊43篇;出版学术著作15部;学院首篇SCI收录论文、学校高水平期刊论文均已发表,科学研究水平显著提升。
做强平台,加速科研资源汇聚
学院坚持引导科研平台主动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打造了“1+4”科研平台大格局。即,以“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为统领,共同建设好“绿色发展与中国农村土地问题研究中心”“生态文明教育研究中心”“基层党建研究中心”和“乡村传统文化振兴中心”等4个校级研究中心,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助力。目前,“1+4”科研平台已实现为学术团队汇集持续稳定的科研资源。学院成立以来,校外总到账经费已突破“千万”,单个课题经费资助达90万元。仅2019年,校外科研到账经费达446.6万元,其中,1项研究报告获国家领导人批示,服务国家战略能力和社会影响力明显提升。
立足专项,筑牢马院姓马底线
面向新时代,学院按照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要求,全面建设一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不断推进学科内涵式发展。学院在“基本+特色”的发展格局下,高度重视学科基本问题研究。在科技处的支持下,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问题研究专项项目,长期支持和培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基本问题研究,有效推动了高水平成果产出。2019年,学院依托专项培育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后期资助项目1项,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
2020年是马克思主义学院促进学科布局体系化和科研高质化的重要一年,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学院科研工作将持续聚焦基本问题研究,深化科研平台建设及科研团队建设,不断推动代表性科研成果产出。同时,要继续巩固学院特色研究方向,打造智囊团,努力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助力,为丰富和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作出贡献。
编辑:高大为 张嘉月
审核:刘 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学马、研马、用马”——马院教师撰文展示抗疫的中国力量
相关推荐
- 林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开展“立德树人”专题学习
- 防控动态|学校布置延期开学教学科研有关工作
- 生物学院“就业互助 研路同行”项目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 校领导检查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并和下沉干部座谈
- 草业与草原学院举办2020年元旦晚会暨评优表彰大会
- 35所高校来我校参观交流智慧总务建设工作
- 防疫科普|校医告诉你:防疫有我,增强自身抵抗力之调适心态,管理情绪
- 武装部多种形式开展两节慰问活动
- 我校师生热议全国“两会” 教育话题
- 研究生院与国际学院就留学生培养交流座谈
- 防控动态|校领导走访16个学院指导在线教学
- 防控动态|离退休老同志积极传播正能量 为战“疫”凝心聚力
- 我校教职工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迎接建党百年
- 北京林业大学召开“践行雷锋精神”冬奥志愿者座谈会
- 从我做起,合力抗“疫”——我校各群体立言 积极响应校党委号召(持续更新中)
- 我校关工委召开2020年工作会议
- 防疫动态 | 人文学院学生党支部向党组织回信做出集体承诺
- 校领导走访校园开展安全检查
- 致敬礼赞2020 团结奋进2021—信息学院工作回顾
- 水土保持学院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党史专题联学
新闻公告
- 实验林场上线教学实习预约系统 03-17
- 经管学院召开教职工大会总结部署工作 03-17
- 国际学院与草学院召开国际人才培养座谈会 03-17
- 我校7门课程入选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项目 03-17
- 校领导带队检查实验林场工作 03-17
- “智慧北林”信息化建设工作推进会召开 03-17
- 理学院在线启动首届数理文化节 03-15
- 校领导走访多家校友企业促进交流合作 03-15
- 我校部署2022年春季学期疫情防控工作 03-15
高考招生
- 北京林业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北京林业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北京林业大学2012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