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石油化工学院2020年十大新闻
【编者按】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北石化人众志成城,奋力夺取了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的双胜利,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特将2020年度学校重要新闻事件进行了回顾与总结。经学校研究,确定了北京石油化工学院2020年十大新闻。 内容如下:
一、团结一心众志成城 全体北石化人共渡疫情难关
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全校教职员工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以最快的速度、最严的措施,围绕师生“学、食、住、行”建立起了全天候、全方位、全链条的战“疫”防线,确保了校园疫情防控“零感染”和学校各项事业持续发展“不断线”。学校1236门次课程、59730学时的线上教学任务圆满完成。中法工程师班与外方合作院校积极应对,启动在线教学和考试。海内外合作单位、友好院校、校友通过各种途径向学校发来慰问,与北石化守望相助、共抗疫情。学生分八批次实现平安返校。
二、“十三五”事业发展圆满收官 开启“全力打造新时代首善之区工程师摇篮”新征程
围绕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内涵、特色、差异化发展,办学定位、目标和发展路径更加清晰明确,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主要指标显著增长,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综合实力、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大幅提升,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步入发展新阶段。
三、深化改革创新 学校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学校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打造学科交叉融合新平台。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人工智能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项目申报,共享人工智能、大数据、高性能计算资源平台,在深化信息共享与学术交流等方面开展深入的实质性合作。目前,人工智能研究院作为一个学科交叉、学校直属的独立科研机构,初步形成了以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机器人以及智能医疗、油气化工智能化为主,主干学科优势初显的学科框架。聚焦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完成安全工程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合署,全方位融入首都特大城市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科研技术服务。在危险化学品、粉尘防爆、应急管理、检验检测等方面继续深化与市应急局、各区应急局、大兴生物医药基地等部门和企业的合作,承担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现状评价监督检查、市粉尘防爆安全管理规范编制及隐患治理效果评估、供热企业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修订及演练等。疫情期间指导企业安全生产抗疫物资,通过电视、报纸宣讲科学防疫知识。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横向技术服务项目到账经费突破千万,创历史新高。
四、首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科技创新能力获得新提升
2020年新增纵向科研项目超过50项,尤其是首次牵头申请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2020年竞争性科研经费到款额逼近6000万元,创历史新高。申报获批1项北京高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科研攻关项目,北京日报予以专题报道;同步实施校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科研攻关项目7项。获授权发明专利62项,科技成果转化10余项,本年度最新检索的SCI、EI收录论文数量继续稳步增长;荣获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科技奖励,协办“2020中国化工学会科技创新大会”。突出科学精神、创新质量、服务贡献的科技创新能力获得新提升。
五、获批3个国家级和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人才培养工作再上新台阶
机械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3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安全工程、制药工程获批北京市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自动化、制药工程2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获批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4门、优质本科教材课件4项。持续加强教育教学改革,获批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和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工科招生专业近半数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崔丽敏副教授获得第四届“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奖”。
六、多名教师受到北京市级表彰 人才队伍建设收获新成果
宇波教授获得“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称号,2名教师获评北京海外高层次人才、杨丹副教授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和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戴玉华教授获得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2人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学校引进新教师46名,在新引进教师中试行准聘长聘制,学校人事制度改革迈出重要一步。
七、开办清源书院人文素养大讲堂 人文通识教育不断加强
清源书院人文素养大讲堂是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加强人文通识教育的重要举措。大讲堂邀请北京大学十名专家学者,每周以讲座形式,深入浅出地为同学们讲授历史知识、文学常识、哲学基础知识、艺术鉴赏等专题,让学生熟知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状况和特点,认识并欣赏其中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进而提高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悟、鉴赏和运用能力。通过课程系列讲座的学习,增强大学生的历史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培养应用型大学学生高尚、健康和优美的人文精神。
八、揽获省部级三等奖以上奖项260余项 创新创业教育硕果累累
在“互联网+”大赛、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暨第二十二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热处理大赛、金相技能大赛、高分子材料实验实践大赛、高分子材料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家级、市级比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2020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2项金奖和优秀团体奖,两项作品荣获国赛铜奖,依托学科竞赛的创新创业教育蓬勃开展。
九、全力“助攻”毕业生就业 用心用情打造史上最特殊毕业季
2020年就业形势空前严峻,全校上下联动,校内外广泛动员,13场线上线下大型校园招聘会,1000余家招聘单位,有力“助攻”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就业率高居北京市属高校前列。在史上最特殊的毕业季里,全校师生历经云答辩、云招聘、云典礼、云晚会……,从一对一面试指导到微信直播打包快递,用心用情打造了北石化史上难忘的“云毕业”。
十、积极对接北京市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需求 对外交流合作更加务实深化
开展密集调研,与北京市文物局、密云区、山东东营市进行交流座谈,加强和大兴区、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市应急管理局、生物医药基地以及各类企业的合作,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开放办学步伐加快。设计指导小黑垡村农产品推广商业平台的建设,做好做实引智帮扶与消费扶贫工作。
(宣传部、新闻中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2020年十大新闻
相关推荐
- 喜讯!我校《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关于垃圾分类倡议书
- 做“思想纯良有品质、攻坚进取有胆识”的新时代北石化人——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开展纪念“五四”运动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 “踏上工作岗位 青年报效祖国” 各毕业生团支部举办促进就业主题团日活动
- 全方位对接首都安全生产需求 更好服务首都城市安全运行和高质量发展
- 学校召开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暨研究生导师培训会议
- 学校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
- 学校隆重举行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
- 我校为一起危险化学品爆燃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做出突出贡献
- 这个“双节” 我们一起度过——学校组织国庆中秋校园系列活动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与北京市科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暨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科协成立大会举行
- 大兴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士忠来校指导检查人大代表补选工作
- 疫情防控,北石化在行动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教育基金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七次会议召开
- 2020年全校纪检监察干部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开班
- 弘扬延安精神 担当行业责任—罗学科校长为本科生讲授思政课
- 北石化四门课程、四门教材课件获评2020年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和“优质本科教材课件”
- 人文社科学院教师曹淑艳团队发布《中国塑料的环境足迹评估》报告
- 首善之区 建设有我——我校青年志愿者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专项行动
-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筹备党代会,谋划十四五”专题学习扩大会
新闻公告
- 我校机械工程学院获批一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 12-29
- 我校氢能研究中心获批两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 12-28
- 学校召开干部宣布会 宣布干部任免决定 12-17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赴首钢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 10-19
- 学校领导走访慰问教师代表 09-10
高考招生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2018年招生计划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