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师范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庆师范大学 > 新闻公告 >

感受榜样力量 传承工匠精神 全国劳动模范张增成做客“世范报告会”

2021-04-30 0 新闻公告 来源:安庆师范大学新闻网

“我的起点不高,也不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但我相信勤能补拙。”4月28日,安庆师范大学举办新时代“英模 大师进校园”专题报告会,“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安徽省技术领军人物”“江淮杰出工匠”张增成分享了自己从一名普通车工成长为首席技师的30年历程。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汪时珍出席会议并为张增成颁发校外辅导员聘书。全校300余名师生聆听了报告。报告会由学生处主要负责人主持。

有心才能事成 机遇留给有准备的人

“从学生时代起,我就梦想着有一天能从事与电气控制相关的工作。”张增成表示,青年时代,自己就经常动手拆装收音机和电视机,机缘巧合下在一张两元钱票上认识了车床,便一直心心念念地想去操作这先进的设备。高中毕业后,张增成来到安庆中船柴油机有限公司,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产业工人。车工是一门技术含量基本靠经验的工作,枯燥且辛苦,但经过几年的车工生涯,张增成熟练地掌握了相关技术,为后期从事数控机床维修打下坚实基础。在通过应聘获得维修电工职位,进入公司进口卧式加工中心后,张增成明显地感受到这条路并不是那么好走,“只有高中学历的我,要维护好这台‘洋设备’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他说,公司搬迁投产初期,面对一些棘手问题时,只能完全依赖外方专家,自己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当时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掌握先进技术,‘驯服’这些‘洋设备’。”这一年,张增成22岁。张增成立下目标后,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学习上。技术资料都是英文,他就随身携带英汉词典,不厌其烦地翻译和抄写数控系统英文说明书;不会计算机、PLC编程,他就翻遍安庆市新华书店的相关书籍,记下几十本厚厚的笔记。有志者事竟成,在面对厂家将机器设置密码锁死造成停机以达到让公司将未达标的设备签署验收协议时,张增成凭借自己日常积累的知识和维修经验,最终破解设备数控系统加密程序,为公司赢得了话语权。

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而张增成就要“努力当状元”。在掌握核心技术后,张增成从处理传感器信号不灵的小毛病,到改进一项工艺、优化换刀机械手控制程序,再到改造进口卧式加工中心数控系统、改造深孔钻数控系统,自身能力和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培养技术团队践行工匠精神

“一枝独秀不是春,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三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公司成立了以张增成姓名命名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依托这一平台,他将多年积累的技术知识和工作经验,采取理论加实践的形式,在大师实训室进行模拟,通过现场维修、设备改造等实际操作,让学员们掌握数控设备维修技术本领,还编制了相关教学PPT,为公司及安庆市高技能人才研修班授课,培养了一批数控设备维修技能型人才,张增成结合人生经历,用自身事例向学生们讲述了坚持、传承、创新、奉献的意义。

自2013年至今,张增成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技术能手、安徽省技术领军人才、中船集团高级专家、江淮杰出工匠等荣誉称号,张增成兢兢业业,始终热爱自己的工作,他说:“我将继续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好技能大师示范带头作用,学党史,办实事,努力做一名新时代的优秀的电气设备维修人员。”

“能够自学并且精通复杂的专业知识真的很厉害,张增成老师的自学能力和劳动精神是我非常需要。”社会工作2019级张淼表示,听完报告最大的感受就是佩服,“我们青年学生应该向劳动模范学习,学习那种刻苦钻研精神和工匠精神。”

据悉,学校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劳动能力培养,注重第二课堂的学习效果。学校还将邀请更多的劳动模范、各行各业优秀人物进行宣讲,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不断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在平凡的岁月中绽放出不平凡的精彩。(撰稿:叶启婷夏子晴 摄影:孙欣梦 许闯 审核:华秀梅 陈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感受榜样力量 传承工匠精神 全国劳动模范张增成做客“世范报告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