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环学院功能化纳米材料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最新科研成果
本网讯 近日,我校化环学院功能化纳米材料团队撰写的题为“Ancillary ligand enabled structural and fluorescent diversity in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application for ultra-sensitive detection of nitrofuran antibiotics”的学术论文在《In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杂志上正式发表(2021, 8, 1290 - 1296)。《无机化学前沿》(In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位列中科院一区期刊,由中国化学会、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与英国皇家化学会合作出版。论文第一作者为化学专业19级研究生雷振,通讯作者为我校教师朱贤东和刘荣梅。
该论文通过辅助配体调控机制,制备了两种锌(II)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FCS-4和FCS-5,并将其用作硝基呋喃类抗生素的超灵敏检测。研究发现,吡啶基辅助配体的不同柔韧特性可导致不同的拓扑结构和荧光性能。在抗生素的超灵敏检测中,所合成的FCS-5对呋喃西林和呋喃妥因的检测灵敏度更高,其检测限可达0.22和0.15 ppm。机理研究表明,光诱导电子转移在硝基呋喃类抗生素的超灵敏检测中起着关键作用。该项工作为新型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基化学传感器的设计与构建提供了思路。
据悉,化环学院功能化纳米材料团队聚焦高度有序多孔结构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探索其在能源环境等领域的应用,并系统研究材料结构组成与能量转化之间的关系。目前,该团队成员研究成果在本领域国内外主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其中1篇论文成功入选ESI高被引论文,目前单篇引用率已达131次。
(文/图:李传平;审核:徐大勇;编辑:查桂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化环学院功能化纳米材料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最新科研成果
相关推荐
- 国际工程师学院图文信息中心正式开馆运行
- 学校召开学科评估工作汇报会
- 我校教师在全国金工与工训青年教师微课教学竞赛中(安徽赛区)荣获佳绩
- 校领导深入机械工程学院调研实验室建设和车辆工程专业认证准备工作
- 学校党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召开2022年第一次会议
- 新学期伊始 校领导巡查开学第一天教学运行情况
- 适应社会需求 优化专业布局 我校新增两个本科专业
- “云端线下”聚智慧 专家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 全国大学生管理决策模拟大赛校内选拔赛圆满结束
- 走出课堂 深入实践 我校毕业生走进奇瑞公司参观学习
- 加强顶层设计 学校专题研究提升新办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 学校召开“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协同工作会议暨新学期教学工作例会
- 我校国际教育学院召开新学期留学生座谈会
- 学校国际工程师学院7-9#学生公寓举行开工典礼
- 我校学子在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华东区赛斩获佳绩
- 学校召开辅导员代表座谈会
- 学校研究部署数据统计工作
- 我校教师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高质量科研成果
- 我校校友获“2021年安徽省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 荣誉称号
- 学校举办芜湖市鸠江区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
新闻公告
- 学校举行兼职教授聘任仪式 03-15
- 学校召开专题会议 部署疫情防控工作 03-14
- 九三学社安工程支社联合白茆镇政府开展植树活动 03-14
- 学校部署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03-13
- 省委调整我校党委主要负责同志 03-10
高考招生
- 安徽工程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工程大学201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5年安徽工程大学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工程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工程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工程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工程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2006年招生章程 08-05